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2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一碗粥的修行:從禪宗的飲食精神,體悟生命智慧的豐盛美好
一碗粥的修行:從禪宗的飲食精神,體悟生命智慧的豐盛美好
上一张
一碗粥的修行:從禪宗的飲食精神,體悟生命智慧的豐盛美好
下一张
prev next

一碗粥的修行:從禪宗的飲食精神,體悟生命智慧的豐盛美好

作者: 吉村昇洋
出版社: 橡樹林
ISBN: 9789865613204
出版日期: 2016-08-0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5.64
本店售价: RM40.62
促销价: RM38.34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一碗粥,一種生活修行,讓一切變得簡單美好!  
  ◆透過每天都必須做的事情──吃東西
  ◆用心感受經常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
  ◆其中必蘊含著令人心懷感激的生命能量  
  ◆獻給工作忙碌、壓力過大、容易疲勞、精神緊繃、厭倦外食、亟欲改善鬱悶體質的你!
  

  對於只要不吃飯就無法生存的人類來說,用餐是最不可或缺的日常行為,因此蘊含了更多值得我們全神灌注去體驗的生活哲理。
  
  作者吉村昇洋曾在日本佛教最大宗派曹洞宗的總持寺之一──永平寺,度過兩年的修行生活。在這裡,從每天早晨的「一碗粥」開始,發現「我」的生存之道,並重新看待自己與食物間的關係,以飲食實踐佛法──任何一件日常瑣事,只要認真地重視它,就是修行!
  
  修行結束後,作者積極推廣禪宗飲食哲學,引導大眾透過每天都必須做的事情──吃東西,覺察自己與他人、他物的關係,放下心中執念、不滿及無止境欲望,擺脫疲憊、易怒、無法專心等困擾,再一次從容自在地面對工作、家庭及人際關係,真正體悟生命智慧的豐盛美好!
  
  本書是作者十年來推廣「禪宗飲食哲學」的心得總整。全書分為「飲食」、「烹調」、「整理」、「生活」四個章節,45篇深入淺出的精蘊況味,飽含豐富人生的生命真諦,帶領讀者將之契入心靈、融入生活,實踐禪宗精神,進而獲得出乎意料的全新體會!
  
本書特色
  
  ◎來一碗美味的生活禪!透過烹調、品嘗、收拾整理的過程,領略禪宗簡單生活帶來的美好。
  ◎將禪宗精神融入生活情境,日常生活的平凡動作,就是訓練靈性的好時機。
  ◎內附簡單精進料理和高湯的做法,以及做菜、整理廚房的撇步,讓你輕鬆下廚。
  ◎還有許多佛教儀式及歷史典故等小常識,兼具知識性與心靈啟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吉村昇洋


  1977年3月出生於廣島縣。擔任曹洞宗八屋山普門寺副住持、臨床心理師、相愛大學兼任講師。於駒澤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修畢佛教學碩士學程(佛教學碩士)、於廣島國際大學綜合人類科學研究所修畢實踐臨床心理學專業學位學程(臨床心理學碩士)。
  
  在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度過2年2個月的修行生活,下山後曾任職於永平寺史料全書編纂室,之後回到廣島的寺廟。
  
  2005年11月起,在虛空山彼岸寺的網站上發表精進料理食譜「禪僧的廚房~大人的精進料理~」,推廣透過「飲食」將禪佛教融入日常生活當中,經常到各大學、文化中心以及各種活動中擔任講師。著有《不執著,自快樂(暫譯)》、《舌尖上的禪滋味:六十道精進料理食譜》等書。

譯者簡介

洪玉珊


  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
 
  旅居美國,曾任職於國會圖書館,現為自由譯者。目前為止的人生和用字遣詞都充滿驚嘆號,認為生活就是要為了旅行、美食、電影、動漫和演唱會四處奔波。


目錄

第1章 飲食
從每天早晨一成不變的粥,發現「我」的生存之道(粥,是永平寺的根基)
一碗粥裡面蘊含著調整身體、令人心懷感激的能量(粥的十大好處)
察覺筷子重量的專注力不容小覷(進食與佛教修行)
不要為了悟道而吃(五件吃飯前應該知道的事)
別吃肉類、魚貝類及刺激性強烈的食物(必須忌口的食物)
「被吃掉的一粒米」和「吃飯的我」,是絕對平等的(對待食物的態度)
我們吃的不是食物的生命力,而是大眾媒體的訊息?(我們吃下肚的東西)
細數咀嚼的次數,用心「仔細品嘗食物的味道」(知道自己適當的食量)
用愉快的心情,把分量很多、外形很漂亮的食物讓給其他人(為了其他人而讓出自己的利益)
在永平寺裡,不說「我要開動了」和「我吃飽了」(「我要開動了」和「雙手合掌」的關係)
請用雙手捧起飯碗(優雅地對待餐具的方法)
每吃一口食物,就把手中的筷子放下(筷子的禮儀)
如果感覺吃不下了,就把剩菜整理收集成一小包來處理(優雅地處理剩菜的方法)
培養出能夠品嘗食物美味的心靈與身體(「真美味」和「不好吃」是什麼意思?)
 
第2章 烹調
若能了解烹調食物的人,用餐的心境也將隨之改變(料理與佛教的關係)
即使不懂烹飪的修行僧,在永平寺裡也漸漸地精進廚藝(誰都能煮得一手好菜)
一開始就不要選用會產生廚餘的食材(為了提升做菜的效率)
正因為精進料理可用的食材有限,反而更能激發創意(有了限制才更有趣)
僧侶們為了重現永平寺的口味,在修行後也試著下廚(永平寺的料理如此美味的原因)
精進料理就像「自己憑著真本事來一決勝負」那般地純粹(精進料理的三個特徵和第六種味覺)
只會用二分法看待事物的人,佛教稱之為「凡夫俗子」(食材無貴賤之分)
青椒種子的纖維可以用來煮湯(食材要從頭到尾徹底利用)
不要認為「我做菜給你吃」,而是懷著「請讓我為你烹飪」的心(烹飪與用餐)
請用餐者告知適當的餐點分量(了解用餐者的食量)
無須對用餐者言聽計從,但烹飪者也不得傲慢(烹飪者的三種心態)
永平寺的料理沒有食譜,只靠口頭傳授(不要盡信食譜!)
食物的口感要保留一點硬度才好(料理的口感)
慎選家庭料理的調味料比食材更重要(選擇優質的調味料)
高湯不是「提取」,而是「導引」出來的(關於高湯)
請自己動手試著導引出高湯的清爽香味(高湯的基底)
用早粥來開啟一整天的好心情(早粥實踐法)
 
第3章 整理
利用做菜的空檔清洗廚具(清洗餐具的順序)
認真的態度展現出自己的本性(面對麻煩瑣事的態度)
飯後用茶水清洗餐具(精進料理儀式中的餐具洗淨法)
永平寺不用洗碗精洗碗,擦乾餐具前先用熱水沖洗(推薦用熱水洗碗)
碗盤和餐具都要朝同一個方向整齊排好(整理餐具的排列方法)
菜刀要立刻清洗,馬上擦乾(仔細思考清洗餐具的順序)
在永平寺裡,木桶、餐具、水槽裡的積水全都要徹底清除(麻煩瑣事和藉口)
鈍化的菜刀和鋒利的菜刀,哪一種比較危險呢?(使用菜刀的方法)
添購讓自己有動力下廚的廚具(準備廚具的方法)
 
第4章 生活
什麼都吃的自己是一種傲慢的存在(我吃故我在)
剛開始修行生活,「想吃」的欲望依舊高漲難耐(透過進食來正視自己的欲望)
不關心櫥櫃有沒有關好的人,無法做出美味的料理(認錯的雅量)
所有的存在,隨時都不斷地改變(如何應用佛法?)
永平寺僧侶們的「認真態度」,讓我們體會到何謂存在之美(展現美感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