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戏剧 > 李漁戲曲學三論
李漁戲曲學三論
上一张
李漁戲曲學三論
下一张
prev next

李漁戲曲學三論

作者: 高美華
出版社: 國家
出版日期: 2016-04-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900.00
市场价格: RM136.91
本店售价: RM121.85
促销价: RM115.00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李漁戲曲相關研究論文共十篇,著重文本的細讀和理論的闡釋,依主題分別納入結構論、批評論、藝術論與附編。其內容與觀點不乏創發之處,具有學術參考價值。

  作者在「結構論」中,以創作的角度,理析李漁的戲曲結構理論,肯定他強調構想面兼顧執行面自成體系的架構,指出他內在結構與外在結構的交疊之處。再透過其小說和劇曲的創作,分析其內在結構受外在結構影響而改變的事實。最後以文體學的視角,提出李漁在戲曲外在結構制約下的求新之道。

  「批評論」中,細讀了李漁《評鑑傳奇二種》,提出李漁在「專業角度的批評」與「鑑賞角度的引導」的二種批評態度。再以《十醋記》為例,探求李漁參與《閱定傳奇八種》的情況,提出題序與編者同為李漁的大膽假設。

  「藝術論」中,主要以李漁傳奇的「淨丑」藝術出發,闡述他對淨丑的看法,融入他對人生的體悟,分析劇作中的情節人物和排場,並提出作戲和游戲為戲曲核心的藝術實踐。其次,藉淨丑人物在婚媒形像中的塑造,略談其人物塑造的不足之處。最後歸結到「歡喜心、游戲筆」,論述李漁「游戲神通」總體精神的呈現。

  「附論」是李漁《耐歌詞》的探討,可作為李漁詞曲互涉的觀察和補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高美華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碩士、博士。現任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兼成大藝術中心演藝組組長;曾任嘉義師範學院語言教育系講師、副教授兼系主任。專長領域為詞曲、戲曲和語文教育,開設詞曲選及習作、蘇辛詞、古典戲曲評賞、古典戲曲製演、戲曲專題、國文科教材教法等課程。教學資歷二十餘年,自高中、專科到大學,經驗豐富,並參與成大實用中文寫作計畫,累積多篇論文成果。著有《楊升庵夫婦散曲研究》、《明代時事傳奇研究》、《鳳凰谷鳥園志》、《蘇辛詞選注》等學術專著。又浸淫崑曲藝術理論與實務多年,推廣傳統戲曲不遺餘力,擔任成大國劇社指導老師,並粉墨登場;近年專研李漁詞曲及其傳奇劇作,發表多篇論文,結集為專書《李漁戲曲學三論》。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