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4,92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從萬曆皇帝開始,白銀、黃金、貨幣、財政如何形成今天的我們?
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從萬曆皇帝開始,白銀、黃金、貨幣、財政如何形成今天的我們?
上一张
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從萬曆皇帝開始,白銀、黃金、貨幣、財政如何形成今天的我們?
下一张
prev next

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從萬曆皇帝開始,白銀、黃金、貨幣、財政如何形成今天的我們?

作者: 李弘
出版社: 大是文化
ISBN: 9789865612375
出版日期: 2016-04-2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60.00
市场价格: RM69.98
本店售价: RM62.2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你知道「鈔票」是清朝咸豐時的發明嗎?
  ◎同樣是大量印鈔票,為什麼英國成就霸業、中國卻搞得民窮財盡?
  ◎鴉片戰爭的起因不是鴉片,是貿易順差——因為大清帝國賺太多白銀。
  ◎武昌起義之後,國父為什麼要把總統位子讓給袁世凱?跟借錢有關。

  
  中國,一直自己寫歷史改朝換代,直到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一聲令下,英國貿易艦隊強行介入,
  英國人用政府借貸、貨幣發行、國際貿易,強行闖入大明王朝這個封建的中國,
  最後,全盤改寫了中國現代史。
  
  作者李弘女士,大學念的是金融,並在研究所時期到英國劍橋念歷史。
  她用金融梳理歷史的脈絡,從金融的角度看中國歷史。
  
  ◎白銀時代──當銀兩作為支付工具,也引發了戰爭
  明朝萬曆皇帝的時候,「中國製造」的產品已經賺遍全世界。
  大明王朝滅亡,流寇是結果而非原因,原因與「銀本位」有關。
  為了把中國產品賣給全歐洲人,女王特許成立「總代理」英國東印度公司。
  這家公司在全世界蒐集白銀買中國貨,他們怎麼促成英國成為世界首強?
  中南美洲鬧獨立,導致國際銀價波動,短缺白銀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怎麼辦?
  為了扭轉貿易逆差,強行進口鴉片至中國,引起鴉片戰爭。
   
  ◎英行時代──央行本來只服務國王,後來為何服務全民?
  英國長期打仗,讓國庫虛空。英王把債務動到人民身上,催生出英格蘭銀行。
  英行除了替政府發行債券外,還替政府發行貨幣,中央銀行的概念從此誕生。
  咸豐皇帝因缺錢而發鈔,為什麼這鈔票市場不要?同時期英國皮特首相卻因大量印鈔而幫助英國打勝法國?
  為何中國因金融而衰敗,而英國卻因金融而富強,甚至建立日不落國?
  
  ◎分流時代──讓貨幣和稅務告訴你為何末民初中國四分五裂
  大清帝國只有民間金融,皇帝不需要,因此金融無法誕生在中國。
  貿易能完整金融制度,但大清也不買舶來品,哪來的國際貿易。
  割地賠款和五口通商,導致外國銀行們在中國發行鈔票,同治皇帝號稱中興,卻根本忘了金融。
  光緒皇帝提倡洋務運動,沒料到厘金稅制肥了地方瘦了中央。
  中國到底什麼時候才建立中央銀行之類的機構?
  
  ◎集權時代──貨幣到底是建國還是害國,問蔣介石就知道
  國父為什麼要讓袁世凱當總統?梁啟超為什麼要替袁世凱賣力?跟錢有關。
  北伐成功為什麼中國不算統一?因為貨幣還沒統一!
  貨幣崩盤怎麼讓國民黨丟了大陸?怎麼會同時催生了人民幣?
  人民幣非金本位也非銀本位,卻取代法幣流通,創下貨幣發行史上的奇蹟。
  中國的華爾街本來在天津你知道嗎?為何搬去上海?
  為什麼全球經濟對策都聽英國凱因斯的,世界霸權卻從英國變成美國?
  
  ◎精英時代──二十世紀開始,世界不由政客主宰,而是金融精英
  政客治理國家,但金融精英主宰世界,尤以央行行長們為首。
  中央銀行行長在位時間往往比總統還久,哪些行長在主宰世界?如何主宰?
  主導世界的不是大企業家,而是金融巨頭們。他們連債務都能包裝成金融商品拿來賣,釀成金融危機,別說你身邊沒人受到雷曼兄弟影響。
  接著,金融法規鬆綁、加上購併,造成大而全的金融超市出現,也形成大到不能倒的麻煩。金控集團對國家經濟而言,是福也可能是禍。
  
  金融並不是在歷史的一角盤踞,它一直主導著現代歷史的演變,
  金融在歷史上的定位,占的分量,需要你我脫離主觀意識去看,
  透過本書,你將得以擁有新的歷史深度!
  
名人推薦
  
  實踐大學財金系講座教授、湖南大學金統院特聘教授海外院長/沈中華
  厚朴投資董事長/方風雷
  中國世界經濟學學會理事、經濟學家/王福重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
  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常務副會長/衣錫群
  中央匯金副董事長/李劍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弘


  資深投行人士,英國劍橋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師從大英帝國史與全球史名家。職業生涯主要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領域。喜愛收藏與寫作,曾出版《京華遺韻》,展現西方人版畫描繪的帝都老北京。

  目前為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總經理,公司戰略規畫委員會負責人,在中國與美國獲得學士,碩士與MBA學位,職業生涯主要在金融領域。1998年加入中金,先後擔任投行部總經理、執行總經理等,曾服務於中國人民銀行、美國富國銀行、摩根士丹利(亞洲)、匯豐投資銀行等機構或公司,擁有超過25年投行經驗。


目錄

推薦序一銀在世界飄盪,直到到了中國,他才找到安生立命之處/沈中華
推薦序二金融造就日不落國,讓中國近代史轉向/方風雷
自序一切皆屬「未來」:金融仍在改變歷史
 
第1章    白銀時代──

銀兩作為支付工具,實體貨幣誘發實體戰爭
女王伊麗莎白直指萬曆皇帝
白銀飄洋過海,製造大明王朝巨額順差
「中國製造」兩百年前就賺遍全世界
銀本位推翻明朝,卻造就大英帝國
貨幣觀念啟蒙時代:中國人避、西方人迎
女王特許,這家公司讓英國躍居強國
東印度公司炮火金融,統治印度
鴉片扭轉貿易逆差,大清大英衝突難免
銀價波動了東印度公司,促成鴉片戰爭
多行不義,公司統治時代終結
 
第2章    英行時代──
央行本來只服務國王,後來為何服務全民?
英王沒錢,促使倫敦成為商貿金融中心
英法戰爭催生英格蘭銀行,央行誕生了
替政府發債、替政府發鈔,中西想法不同
咸豐印「鈔票」換打臉,皮特首相卻打勝仗
咸豐徵厘金促亡國,皮特徵所得稅得霸業
銀行其實沒幫到工業革命
十八世紀就有「泡沫」,連累股份制企業發展
倫敦紳士資本主義的兩張臉孔
世界金融中心為什麼是倫敦?
央行本來很自由,何時開始有了公共責任?
 
第3章    分流時代──
貨幣與稅務告訴你清末民初為何中國四分五裂
金融為什麼誕生在英國、而非中國?
大清帝國只有民間金融,皇帝不需要金融
大清國不買舶來品,哪需要國際貿易
國家支持的販毒——鴉片戰爭打開五口通商
中國土地上流通外國貨幣,同治皇帝忘了金融
赫德,在清朝當官的英國人,財金改革救中國
洋務運動幫不了資本形成,肥地方瘦中央
外國銀行們在中國發行鈔票,國家主權何在!
大清的新精英階層與金融現代化
李鴻章終於上了金融課,大清終於有戶部銀行
 
第4章    集權時代──

貨幣幫你建國、害你亡國,問蔣介石就知道
有了金融,英國用錢打開中國,不用槍砲
財政部長梁啟超的壯志與未酬
袁世凱憑甚麼取代孫中山?就憑他借到錢
英國首強地位為什麼被美國取代?
北伐成功為什麼中國不算統一?貨幣還沒統一
中國難道沒有銀行家了嗎?有,陳光甫
中國的華爾街怎麼從天津變上海?
世界從此美國說了算,但財金對策聽凱因斯的
貨幣崩盤,國民黨丟了大陸
非金非銀本位,人民幣的信用奇蹟
 
第5章    精英時代──
20世紀70年代開始,世界不由政客主宰
政客治理一國,金融精英主宰世界
統治世界的央行行長們
金融巨頭們呼風喚雨,不小心淹死自己
啥都不缺,就缺人品,所以必須監管
客戶利益至上,金融業者忘了嗎?
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概念都能包裝成金融商品?
大而全的金融超市,大到不能倒的麻煩
另類投資基金,靜水深流的大贏家
金錢流動如何改變二次大戰之後的世界
我們說的不是金融,是信用!
 
後記 精英的時代也過了,我們要自己掌握金融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