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8,37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建筑 > 民生東鹿&后象
民生東鹿&后象
上一张
民生東鹿&后象
下一张
prev next

民生東鹿&后象

作者: 林志銘
出版社: 暖暖書屋
出版日期: 2015-11-1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0
本店售价: RM51.4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從點到線再到面
在藝術裡凝聚的社區意識
民生社區裡的公共藝術嬉遊記

  在早期台北城的版圖中,民生社區尚屬未開發的邊陲地帶;曾幾何時,戰後美援資源與技術的投入、城市向東發展的都市政策,讓民生社區這個首度引進最新的美式社區概念、高品質與高標準的生活環境,開始熱絡起來,甚至發展成人們嚮往的「高級」聚落。在多數人的價值定義中,民生社區象徵著優質生活與追求頂尖的優越感。

  民生社區,這座位於台北東區的聚落,是傳說中的「花園城市」,社區裡的大小公園,是都會中珍貴的綠意;公園與街區裡的樹木,隨著年復一年的四季輪轉,為街區變化出不同的表情;近代,這裡的幽緩與綠意不斷吸引著餐飲業者、多元的創意工作者進駐,使得老舊的民生社區成為一處充滿藝文氣息的生活區域;不同影視團隊到此取景,多元的電影題材,更豐富了社區故事的想像。

  然而,從八十多年前曾存在於基隆河畔的磚窯廠、一望無際的田野與溪流,及沿著溪流旁的米粉寮,這些僅留存於老一輩居民的環境記憶;到都市規劃概念造就了她今日的環境特質,餐飲、服飾、創意業者的進駐,帶來民生社區為人所憧憬的熱絡與文藝氣息;再因擁擠與過度商業開發,讓社區居民不斷遷徙變換。隨著民生社區初代居民的凋零,新一代的住民與後來的移入者,對於社區發展都有不同的看法,存在且辯證著不同的價值觀點。

  這本書,記錄了民生社區埋藏的扉頁,以及一個發生在民生社區的當代藝術事件。2014年,一群外地的藝術家帶著他們的創作,來到民生社區進行一段遊學計畫;無論是談著社區發展的「民生東鹿」與「后象」、透過「洛克搖搖馬」、「西瓜好朋友」來述說社區人物的故事,或是在公園裡跟孩子們聊著社區童話的「故事附件」,藝術的進駐,讓居住於這裡的孩子們,擁有一段特別的生活經驗,這一場藝術行動,透過集體參與所形成的美學成果,更成為另類的地方標示;序列的地景藝術物件,透過住民的分享,吸引了外來者的參訪;在當今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不斷的擴張、傳播,再詮釋出另一種台北都會生活的新頁……這是一段透過多面向的住民屬性,來成為「家」的討論;在這裡,藝術創作不再是被仰望的議題,而是一種媒介,與人們一起標示出生活在台北都會中,對於家的想像與認同。

  民生社區,也與各地的生活聚落一樣,曾走過風華歲月與種種困境,典藏著一段段屬於自己的故事。在這2014這個藝術行動中,藉由不同的時代價值與生活議題,分別以在地與外地的思考角度,表述著對於這座社區的不同見解……在這裡,藝術的目的,並非在於成就創作的表現,其價值,是如何在集體共識下,重新詮釋出「家」的定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志銘


  投入人文研究領域近三十載,長期於大學執教,並專研建築學及藝術教育,城鄉文化為其研究主軸。於學術沈潛的過程,從藝術文化的研究者與教育者,成為城鄉美學的推廣者,每年在島嶼的各處生活聚落間穿梭數萬公里,然而,其間感受的夢想與感動無法被里程計數,寫作是唯一的抒發方式,分享與訴說著每段旅程中,那些蘊藏溫度與生命觸動的島嶼生活經驗。


目錄

前言    用藝術語言描繪的一段台北風景
當年,曾在基隆河畔的磚窯與飛行場
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家」
在世代交替中逐漸變遷的社區
社區藝術故事開始的那一年

Ⅰ飛行場與米粉寮的往日記憶
當年,曾在基隆河畔的磚窯與飛行場
那段由荒野、溪流與米粉寮構成的風景
年節的氣味,是思念家鄉的方式
隨著交通網絡的形成而開啟了社區開發的先機
由荒野與農田蛻變為「花園城市」的當代住宅
引進西方集合住宅概念的建築構成
獨步台北的公共設施與文教環境
由「台北飛行場」到松山航空站
從一座吊橋到綿密的交通網絡
社區在災難中的蛻變
在優質環境中的負面發展與價值差異
在永續保存與都市更新之間

Ⅱ 在「夏天‧二○一四年」中閱讀社區
一段藝術的暑假「遊學」計畫
Wendy店長與Babble店長的社區生活
在社區裡逐漸形成的「新寵物」樂園
Rocking Anything
故事附件
西瓜好朋友

Ⅲ 老房子、老樹與老鄰居
在人與土地的時代變遷中閱讀過去
第一代居民生活記憶中的社區
對富錦街的開通與中斷間的思考
黑暗頹敗的後巷‧新巷弄美學文化
社區的孩子長大了
由寄居之地到安身立命的居所
在烘焙中尋找童年時媽媽的味道
風華、凋零與重生的民生戲院
融合產業知識與當代行銷思潮的新經營觀
成為行銷台灣茶文化的傳統茶館
從人生經驗中,畫出生命的意境
由到此工作的外地人到社區居民所看見的變遷
都更的時代趨勢與今昔觀點的花園城市
老樹,在觀光與居住之間的價值認知
在孩子的培育中自我學習
臥虎藏龍的志工團
把聲音與畫面的想像留給孩子
虎爺與豹媽的咖啡小店
天天記錄著社區生活影像的小店
成為人們的心靈陪伴與安慰之處的小店
社區裡的兒童與青少年的關懷據點
另一個談著生命教育的志工團
由住在社區旁的孩子,成為社區裡的美術老師
畫室不只是教室,還是讓孩子們快樂的遊樂場
透過畫室而聯結出的鄰里情感

Ⅳ 透過藝術語言解構與再詮釋出的一段社區故事
透過藝術旅人重新閱讀社區人文
法定公共藝術的改革方向——地方意識的公共藝術行動

後記
在人們的價值辯證與自然演繹下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