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0,84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美的情愫:藝術家與我
美的情愫:藝術家與我
上一张
美的情愫:藝術家與我
下一张
prev next

美的情愫:藝術家與我

作者: 何政廣,陳長華
出版社: 藝術家
出版日期: 2015-10-1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60.00
市场价格: RM54.76
本店售价: RM48.74
促销价: RM48.19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藝術家》雜誌創立於1975年,是台灣目前發久的藝術雜誌,在2012年更同時和美國「Art Forum」、英國「Art Review」等獲選為全球十大頂級藝術雜誌,成為亞洲唯一入選的藝術類雜誌,肯定了《藝術家》作為世界性重要中文美術雜誌的角色。
 
  四十年前,何政廣先生在一群藝文界朋友鼓勵和催生下創辦了《藝術家》,一路走來,為封閉的台灣美術環境帶來新的氣息。一本雜誌,不只傳遞藝術、文化的知識,同時也記錄了台灣社會的脈動和國際思想的潮流,反映了台灣數十年來美術發展的現象與成果。
  
  《美的情愫—藝術家與我》一書所敘述的篇章,是由《藝術家》創辦人何政廣先生口述,再經藝文工作者陳長華先生撰文。何政廣先生作為台灣藝文活動的推動者,不但親眼見證了台灣美術發展的變革,更因為長期在藝術領域的躬耕而結識了許多藝壇好友。也因此,透過了解其人的生平故事,便如同在閱讀台灣藝術發展史一般,進而窺探當代美術的真實世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政廣


  榮獲1996年行政院新聞局圖書主編金鼎獎藝術家出版社發行人、《藝術家》雜誌、《藝術收藏+設計》雜誌發行人

  國立台北師院藝術科畢業

  經歷
  ●教育部兒童讀物資金管理委員會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總編輯
  ●大學藝術系所評鑑委員
  ●《兒童的》雜誌總編輯
  ●《雄獅美術》首任主編
  ●東華書局兒童部總編輯
  ●國立臺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諮詢委員
  ●台北市文化局諮詢委員
 
陳長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畢業

  經歷
  ●國立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專門委員
  ●文建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秘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
  ●《聯合報》記者。

  著作
  .《臺灣現代美術大系——抒情印象繪畫》、《家庭美術館——劉興欽》
  .兒童讀物「台灣美術家系列」《黃土水》、《廖繼春》、《楊三郎》等
  .散文《最初的溫柔》、《美感經驗》、《打開記憶的盒子》等


目錄

[1]
故鄉的芬芳泥土    8
生在鹿寮坑     8
民間畫師父親     20
藝術兄弟     26

[2]
在台北師範的日子    30
乘坐慢車赴考場     30
母校在芳蘭之丘     30
師長和同學     36

[3]
創作,從刀和筆開始    38
在宿舍走廊做木刻     38
學習日語與閱讀     42
報章投稿     42

[4]
省教育廳的記憶    54
兒童美育與美術課本     54
兒童讀物編輯小組與《兒童的》雜誌     58

[5]
雄獅美術時代的步履    66
李阿目一席談     66
主編美術雜誌初體驗     69
辦雜誌,跟時代同步     72

[6]
《藝術家》的誕生與成長    76
1975年6月創刊     76
《藝術家》的封面     86
《藝術家》的訂戶與作者     88
《藝術家》的時代風貌     94

[7]
《藝術家》雜誌與洪通    100
南鯤鯓傳奇人物     100
主辦洪通畫展     104

[8]
藝術天空無限寬廣    116
美國國務院邀請訪問     118
美術館之旅     120
兩岸美術交流     124

[9]
美的轉檔和傳播    138
承辦官方出版品     140
藝術家出版社     148

[10]
附錄    156
《藝術家》雜誌40年分類項目

•關鍵字:廖繼春(p.46)、薛心鎔(p.50)、劉其偉(p.79)、李葉霜(p.81)、陳其寬(p.81)、趙無極(p.83)、席德進(p.89)、林保堯(p.98)、唐能理(p.113)、邵大箴(p.127)、陳英德(p.129)、林惺嶽(p.131)、林明哲(p.133)、王亞明(p.136)、蕭瓊瑞(p.143)、陳奇祿(p.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