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24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瘋狂的科舉
瘋狂的科舉
上一张
瘋狂的科舉
下一张
prev next

瘋狂的科舉

作者: 潘劍冰
出版社: 龍圖騰文化
出版日期: 2014-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0.84
本店售价: RM54.1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如今科舉已經廢除一個多世紀了,在今人眼裡的科舉已經幻化成一個抽象的名詞。在這麼一個考死人不償命的國度,你可知以前的人怎麼考試?八股文什麼模樣你可見過?武狀元怎麼考?什麼是「開天窗」?什麼是「小三元」、「大三元」?以前的人怎麼作弊?

  比通俗的更專業,比專業的更通俗,夠風趣、夠刺激、夠獨特,最生動、最真實、最深刻地告訴你影響中國一千三百年來最重要制度的真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潘劍冰


  80後實力派作家。出生於閩南古鎮,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以「幽默兼優雅,深情且深刻」的獨特寫作風格深受讀者喜愛,近年來已出版《率性林語堂》、《豪客丁玲》、《民國課堂》等多部著作。


目錄

序言 科舉不好,沒有更壞
第一章 再回首,私塾已百年

  私塾的學生們沒有固定的活動時間,但是死板的教育制度讓他們尋找一切可能玩樂的機會,那個時代的孩子身上的那種野性,以及他們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精神,是現在的人所無法比擬的。
  一 難忘的入學第一天
  二 以前的啟蒙教育是這樣的(上)
  三 以前的啟蒙教育是這樣的(下)
  四 你所不了解的八股文(上)
  五 你所不了解的八股文(下)

第二章 別拿秀才不當幹部
  雖說「秀才」兩字不起眼,離做官還八字沒一撇,但在士紳自治的體制,這些秀才紳士們在處理公共事務的過程中,自然也享受了種種好處,積累了人脈,致富的門路也多了起來,不少人開始從無產階級發展為地主階級。
  一 「雞肋」化的縣試和府試(上)
  二 「雞肋」化的縣試和府試(下)
  三 院試: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上)
  四 院試: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下)
  五 秀才:光榮由此開始(上)
  六 秀才:光榮由此開始(下)

第三章 從秀才到舉人的長征路
  秀才,官方的稱呼叫「生員」。生員又分為附生、增生、廩生三個等級,廩生就可以吃上皇糧了。而決定秀才等級的考試為三年兩考,第一年歲考,第二年科考。科考不及就丟掉了考舉人的資格。很多沒中舉的秀才常年參加歲科試,以至於患上了考試綜合症。
  一 秀才好做歲考難
  二 貢生:「飛機」中的「戰鬥機」(上)
  三 貢生:「飛機」中的「戰鬥機」(下)
  四 監生:「母校」只存在於想像中
  五 書院:古代的高等學府(上)
  六 書院:古代的高等學府(下)

第四章 我是舉人我怕誰
  范進中舉的故事我們早已耳熟能詳,中舉的前一刻范進還要抱著老母雞到集市上去換口糧,後一刻卻可呼風喚雨,這樣劇烈的反差難怪他要開心得差點失心瘋。中舉的確是一件需要大慶特慶的事,很多人就是從此開始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中了秀才後,別人稱他為「相公」,而中了舉人後,就要改口叫「老爺」了。
  一 讓人愛恨交加的貢院
  二 你所意想不到的鄉試(上)
  三 你所意想不到的鄉試(下)
  四 發榜後的悲喜劇(上)
  五 發榜後的悲喜劇(下)

第五章 牛氣沖天的進士們
  金榜題名時,象徵著無上榮耀的午門中門將為鼎甲三人徐徐開啟。出宮時,狀元、榜眼、探花特例走午門正中,這門平時只有皇帝才能通過,就連皇后也只有大婚那天才能走一遭,其他王子皇孫、文武大臣都沒機會從這出入。
  一 會試背後的較量(上)
  二 會試背後的較量(下)
  三 真實的殿試
  四 鼎甲產生的內幕(上)
  五 鼎甲產生的內幕(下)
  六 人生至樂:金榜題名時(上)
  七 人生至樂:金榜題名時(下)

第六章 狀元是怎樣煉成的
  科舉路上的跌跌撞撞和高中狀元的榮光背後,有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幕後故事:有人溜鬚拍馬,有人受賞提攜,也有人「三更燈火五更雞」勤讀不輟……狀元是怎樣煉成的,各種模式可資借鑒。
  一 畢沅:從秘書到狀元是條捷徑
  二 錢棨:大清「六元」,唯我一人
  三 龍汝言:拍馬狀元的詭譎人生
  四 張謇:從軍歸來奪魁首
  五 劉春霖:第一人中最後人

第七章 翰林院的幸福生活
  知道翰林都是些什麼人嗎?他們是當今天子的近臣,是未來皇帝的老師,七品縣令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皇帝長什麼樣,而翰林卻可以直達天聽,對皇帝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發生槓桿效應,撬動旁人仕途。
  一 翰林院那些事兒(上)
  二 翰林院那些事兒(下)
  三 驕傲無比的翰林們(上)
  四 驕傲無比的翰林們(下)

第八章 防不勝防的考試舞弊
  清朝的考試迴避制度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各種名目非常繁瑣,一言難盡。除了親屬迴避外,尚有籍貫迴避制度,所以每到鄉試季節,考官與考生都要上演一齣跨省大遷徙,堪比現在的春運。
  一 舞弊與反舞弊的戰爭(上)
  二 舞弊與反舞弊的戰爭(中)
  三 舞弊與反舞弊的戰爭(下)
  四 清代科場大案(上)
  五 清代科場大案(中)
  六 清代科場大案(下)

第九章 武科舉與洋進士
  科舉雖然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但是每一個時代的人們對於功名的狂熱心態都是不會改變的,給這些留學生們一個名分,授予官職,為我所用,這才是一舉兩得的救病之方。
  一 武科舉的劇情與花絮(上)
  二 武科舉的劇情與花絮(下)
  三 洋海歸也可以考進士(上)
  四 洋海歸也可以考進士(下)
  五 科舉的落日與帝國的斜陽

附錄 本書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