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0,84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天主教 > 天主之城:拉丁文中文全譯本(修訂二版)
天主之城:拉丁文中文全譯本(修訂二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天主之城:拉丁文中文全譯本(修訂二版)

作者: 聖奧古斯丁
出版社: 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 2014-07-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000.00
市场价格: RM152.12
本店售价: RM135.3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天主之城》為希坡的奥古斯丁所著。公元413年,羅馬城已被哥德蠻族攻破,當時人們把羅馬帝國的衰退歸咎於基督徒之離棄傳統多神宗教。當時羅馬城已被哥德蠻族攻破,人們把羅馬帝國的衰退歸咎於基督徒之離棄傳統多神宗教。奥古斯丁覺得有必要著書回應此攻擊,於是提筆寫作此書。

  

  《天主之城》(拉丁文:De Civitate Dei)共分兩部,二十二章。

  奥古斯丁在書中說明,羅馬的衰退是肇因於道德的衰退;基督教不但不是羅馬衰退的原因,反而有助於道德的提升。但基督徒所歸屬的不是羅馬帝國或任何地上之城,而是上帝之城。地上之城與上帝之城最根本的差別在於,前者人民的共通點在於對自己的愛,後者則是結合於對上帝的愛和因此而生的對彼此的愛。在對比這兩個城從起源到結局的過程中,他對人類的群體生活有深入的討論,也建構了基督教的歷史觀。

  

  本書共分二十二章。第一部份一至十章主要在駁斥對基督教不實的攻擊,第二部份十一至二十二章則說明地上城和上帝城的不同起源、進展和結局。

  第一部(第一至十章)主要在論述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駁斥對基督教不實的攻擊;第二部份(第十一至二十二章)則說明地上城和上帝城的不同起源、進展和結局。

  奧古斯丁在書中說明,基督徒所歸屬的不是羅馬帝國或任何地上之城,而是天主之城。地上之城與天主之城最根本的差別在於,前者人民的共通點在於對自己的愛,後者則是因對上帝的愛和因此而生的對彼此的愛而結合。

  在對比這兩個城從起源到結局的過程中,他對人類的群體生活有深入的討論,也建構了基督教的歷史觀。 

本書特色

  ★全球唯一一本依據拉丁文原典翻譯的中文全譯本。
  ★輔大哲學暨宗教系教授高凌霞修女(教授)校訂、導讀。
  ★天主教神學家聖奧古斯丁,曠世鉅著。
  ★神哲學經典原著,全新修訂、編校、潤飾。

名人推薦

  本書第一版由輔仁大學文學院高思謙院長校對、修改、潤色。
  天主教于斌樞機主教提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奧勒利.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


  曾任北非城市希波的主教,故史稱希波的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天主教則通譯其姓為「奧斯定」。

  西元354年,奧古斯丁生於北非今阿爾及利亞境內,他是家中的長子,父親是羅馬的稅吏,母親莫尼佳(Monica)則是虔誠的基督徒。少年時的奧古斯丁才華洋溢,放蕩不羈。16歲前赴迦太基就學,同年父親過世,17歲時便與一鄉下女子同居,18歲生有一子。19歲那年,受西塞羅影響,接受摩尼教善惡二元論的信仰,後來又受新柏拉圖主義大哲學家普羅提諾(Plotinus)之影響而放棄摩尼教。

  奧古斯丁曾自述生命中有兩人讓他受到感召而悔改,一位是為他流淚禱告達31年之久的母親莫妮卡,另一位即是米蘭主教安波羅修。30歲那年,他跟從安波羅修學習天主教信仰與神學,有心信奉基督教,33歲便在米蘭受洗禮,成為基督徒。

  42歲,他在北非希坡(Hippo)擔任神職,後繼任主教,在任終身。奧古斯丁任希波主教時期,曾參與四場與異教徒的論戰,分別是對摩尼教的善惡二元論,隨即展開護教;對多納徒派的聖禮觀,發展出因功生效的觀念;對伯拉糾(Pelagius)的罪與救贖觀,發展出自由意志、原罪、救恩、預定、神的主權及不可抗拒的恩典等論說;對異教的指控,寫下《天主之城》的鉅著。

  奧古斯丁生平著作多達113冊,主要作品有《懺悔錄》、《上帝之城》、《三位一體論》,對基督教神學有極大的貢獻。他的著作也影響了日後的經院哲學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和宗教改革家喀爾文。

  因奧古斯丁對天主教教義有重要建樹,故被天主教會封為聖人,稱聖奧古斯丁(Sanctus Aurelius Augustinus),76歲辭世。

譯者簡介

吳宗文


  台西天主堂神父、主任,雲林縣文生高中校長。1991年辭世。譯有《生活在基督內》、《宗教哲學》、《聖奧斯定傳》等書。

審校者簡介

高凌霞


  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留學法國,後在美國華盛頓天主教大學攻讀物理與哲學,現在是輔仁大學哲學系與宗教系兼任教授。著作有《馬里旦論存有直觀與知識統合》、《士林哲學》(與鄔昆如合著)。譯有《法蘭西的文星:蒙田》、《神存在嗎?》等書。


目錄

第一卷:奥古斯丁駁斥將羅馬之難歸咎於基督教之不拜神明的謬說。

  
第二卷:回顧在基督之前的時代羅馬人就已遭受的災禍,原因是他們的神明把他們帶進腐敗和邪惡中。

  
第三卷:羅馬的外在(身體與物質的)災禍。

  
第四章:賞賜帝國給羅馬的不是神明,而是獨一真上帝。

  
第五章:討論命運、自由意志和上帝的預知;並及古羅馬人品德的來源。

  
第六章:討論范羅(Varro)對神學的三分法,以及神明無能對未來生活的幸福有任何的貢獻。

  
第七章:討論市民神學(Civil Theology)的「優選神明(select gods)」,並論崇拜他們並不能得到永生。

  
第八章:略論蘇格拉底及柏拉圖哲學;駁斥阿普留斯(Apuleius)所言,鬼魔是神明與人之間的媒介而應受崇拜。

  
第九章:討論一些人主張將鬼魔分為善的與惡的兩類。

  
第十章:論波非利(Porphyry)的救贖教義。

  
第十一章:進入本書的第二部份。討論地上城和天主之城的不同起源、進程和終局。對世界之受造多所臆度。

  
第十二章:天使與人的受造;惡的起始。

  
第十三章:死亡是懲罰,源於亞當之犯罪。

  
第十四章:人最初之罪的刑罰與後果;人本來可以不帶肉欲而繁衍後代。

  
第十五章:聖經歷史中地上城與上帝城分別的進展。

  
第十六章:由諾亞至以色列列王時代的上帝城歷史。

  
第十七章:由先知們到基督時代的上帝城歷史。

  
第十八章:從亞伯拉罕到世界末日的地上城與上帝城歷史之對比。

  
第十九章:概論對至高善的不同哲學看法;將這些看法與基督教對幸福的信念作比較。

  
第二十章:論最後審判,以及聖經新舊約對此之宣告。

  
第二十一章:論惡人在地獄中受永刑;論各種對此信念的反對意見。

  
第二十二章:論聖徒的永樂,身體的復活,以及初代教會所行之神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