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0,24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覺悟有情乘願來
覺悟有情乘願來
上一张
覺悟有情乘願來
下一张
prev next

覺悟有情乘願來

作者: 竹慶本樂仁波切
出版社: 德謙讓卓
出版日期: 2014-06-0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1
本店售价: RM51.4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您可能也会喜欢下列商品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那些已超越痛苦且不再被悲心所侷限的眾生,稱為「菩薩」。

  他們為了一切有情眾生而達到解脫,

  並且透過在這輪迴世間都會經歷的痛苦、苦難和苦惱,

  與所有眾生建立心的連結。


  這顆無畏之心,充滿了好奇,
  為了找出真相,不怕深入探索痛苦與苦難的本質,
  這樣的心就是「願菩提心」,
  它不是一種證悟的理論,
  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修道的真心體驗。

  《覺悟有情乘願來》是「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中文版的第五本書,也是繼「佛法入門系列」、「小乘教法系列」之後,「大乘教法系列」的第一本書。按課程教材的規劃,大乘系列以「無盡悲心」為主題,所有的探討,將會由悲心而入,從菩提心而出。「悲心」在互動頻繁的人際社會中並不陌生,但在大乘教法中所講的「悲心」,並不是相對性的恩惠、施予,而是心的一種本然狀態;修習佛法的人不是做什麼來展現悲心,而是去除什麼,以令這顆心當下的體驗,自然任運。

  本書由兩大主軸構成,第一部分「無畏之心」,敍述選擇了「較大的車乘」的行者,他們有一些共通的特質,最簡單來說,就如同一首西藏的詩偈所言:「所有的眾生,無論是在天空裡飛的、水裡頭游的或陸地上走的,無一例外地都想要朝著快樂而去。」

  他們希望一切有情都脫離痛苦、奔向快樂。為此他們以廣結善緣的方式,熱情勇敢地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踏上修心的旅程。他們的幸運、智慧,如同佛的孩子;他們的精進、付出,如同菩薩。

  本書第二部分「萬法唯心」,則進入四部宗派裡的「唯識宗派」見地,「心」、「識」的作用與體驗,在這裡被精確且詳細的辨析,從粗略的、向外的能、所感知,到細微的、向內的自明、自覺,每一章節不是教義的陳述,謹供研讀而已,而是一次又一次體驗實相的撞擊,深刻、驚心動魄且美麗。

  本書內容一部分來自於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早年的教學,一部分來自竹慶本樂仁波切在進行已有二十年的「知識寶藏閉關」專講,或者是在全球弘法的開示。本樂仁波切說:「經由大乘的教法,我們將發掘出那珍貴的、無私的、對於一切眾生的慈愛悲憫之心,也因此我們竭盡所能、奉獻一切,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與覺醒而努力。」大乘教法系列的中文版預計共有五本,德謙讓卓文化將陸續出版。

  「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系列已出版的有:
  【佛法入門系列】:《佛陀佛陀請開門》《沒有我時我是誰》
  【小乘教法系列】:《從前有位阿羅漢》《寂滅為樂二乘人》
  【大乘教法系列】:《覺悟有情乘願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竹慶本樂仁波切(Dzogchen Ponlop Rinpoche)


  是藏傳佛教寧瑪派與噶舉派新一代大師中最出色的學者與老師之一,亦是一位實修的成就者、書法家、視覺藝術家和詩人。

  學習時期的本樂仁波切,在尊貴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等多位大師座下領受教法與訓練,同時成為大圓滿與大手印兩大傳承的持有者。

  本樂仁波切的教學方式幽默清新,飽含傳承自其根本上師 竹清仁波切的豐沛力量以及不拘形式的原創力,深受東西方弟子愛戴。

  本樂仁波切是「那瀾陀菩提佛學中心」與「正知國際學院」創辦人。已出版的中文著作除了本課程系列,還有《狂野的覺醒》、《離死之心》、《普賢王如來祈願文》、《叛逆的佛陀》等書。


目錄

中文版作者序
 
編輯室報告
關於「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

第一篇   無畏之心

第一章  無我和慈悲

第一講  自我不實存,顯相為空性,空性即明性
第二講  奔向快樂:菩提心

第二章 菩提心,崇高的願景

第三章  成佛之因、實踐與修道次第


第四章  證悟與善知識
第一講  自覺的智慧
第二講  善知識,連結佛心

第二篇   萬法唯心

第五章 四部宗派概述

第一講  總論
第二講  見地的次第

第六章 八識、感知與概念
第一講  如夢的體
第二講  解脫概念心

第七章 一切種識與六道
第一講  唯識的見地:三界唯心
第二講  六道的體驗

第八章 三性
第一講  無二元的自覺
第二講  習性的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