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7,10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戀戀台灣風情:走過日治時期的這些人那些事
戀戀台灣風情:走過日治時期的這些人那些事
上一张
戀戀台灣風情:走過日治時期的這些人那些事
下一张
prev next

戀戀台灣風情:走過日治時期的這些人那些事

作者: 林衡道,邱秀堂
出版社: 賽尚圖文
出版日期: 2014-05-0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20.00
市场价格: RM48.67
本店售价: RM43.3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戀戀台灣風情》共一百二十二篇小故事,透過這些故事,您將能想像、建構出台灣早期的完整風情、民俗風貌。

  全書分成「遙想台灣:城市.風貌」、「懷念台灣:食俗.風情」、「描繪台灣:生活.風俗」、「紀錄台灣:歷史.名人.趣聞」等四大主題,包括人物軼事、宗教信仰、山水風物、政經民俗、古蹟諺語等。每篇不脫台灣風土史事,卻比一般寫鄉土歷史者視野來得開闊,因為內容、景物遠涉中國大陸與日本的采風,其中,亦有以古托今的隱喩,是研究近代台灣歷史的重要輔佐史料。

  林衡道教授生前卻很謙虛的說:「談不上是史料,只是個人時光隧道的回憶小品文而已。」

  話雖是如此,假如不是近代名門出身,不是橫跨清治、日治兩時期的台灣首富板橋林家之後,絕不會有如此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閱歷。林教授得天獨厚,上承先世餘蔭,自己又飽讀中外經史典籍,尤其博聞強記的本領,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因此可以肯定的說,只有古蹟仙林衡道教授才能真實展現日據時代到經濟奇蹟這段歷史中的「台灣風情」,讓人戀戀不已。

  書末收錄關於「古蹟仙」林衡道教授其人其事。

名人推薦

  研究歷史的人,生命永遠不會褪色,它會在時間的長流裡璀璨發光。介紹台灣人文歷史地理的這本佳構,也終於有了成為顯學的一天。懷念林老,也為他慶賀得到邱秀堂這樣的傳人。──張香華(國際桂冠詩人)

秀堂妙筆生花,能將父親口中的舊台灣城市風情、飲食文化、文學、生活習俗、娛樂、宗教、諺語、名人趣聞,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及活潑的用詞,融會貫通,整理出這本「戀戀台灣風情」,而且又補上多篇創作文稿,畫龍點睛,豐富了書的內容,穿越時空地傳達了林衡道教授的精神,不愧是青出於藍。──林蕙瑛(林衡道教授長千金、東吳大學心理系教授、諮商婚姻諮商師)

  林老師足跡所至之處,能馬上將所見的古蹟文物與歷史文獻互相映照,因此別人研究台灣史是平面的,但林老師的講述是立體的,有實際的古城牆、古寺廟、古宅第,甚至古墓可以印證,讓人感受深刻。──李乾朗(傳統建築專家、台藝大客座教授)

  邱秀堂是一個很奇特的女子,她的工作,橫跨了古蹟的研究與調查到老夫子動漫的推廣活動,性質各異,但她都能將它們整合在一起,而且每次都做得有聲有色!──陳牧雨(水墨畫家、吳三連文藝獎得主)

  林衡道以衣著儉樸的台灣史蹟活字典著稱,經常帶著媒體記者與青年學生們,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聽他指著一堆危頹的磚瓦廢墟,敘述曾經的風華絕代、冠蓋雲集;對著古厝或寺廟的燕尾飛簷或馬鞍屋脊,陳設、匾額,細數每個掌故緣由。──葉毓蘭(中央警察大學副教授)

  翻閱這些書稿,看著看著,彷彿回到史蹟會營隊,跟隨林教授那雙「牛伯伯大皮鞋」,一會兒走進大正十年的台北街頭,一會兒瞧瞧台灣泉州人的剪刀符 ……。──汪詠黛(專欄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邱秀堂


  台灣文史專欄作家、美食評審。

  曾擔任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纂、中華文化總會機要秘書、中國文化大學觀光系教師、台灣公共電視籌備委員會編撰。

  現任職老夫子哈媒體(股)公司董事長、老夫子漫畫總編輯。

  1998年榮獲中國文藝協會(台灣)頒發「文藝獎章」。

  出版作品
  《台灣詩薈─作者簡介考輯》、《鯤海粹編》、《 台灣風情》
  《鄭成功全傳─大事年表》、《台灣北部碑文集成》、《老夫子珍藏亮相》等。

  最新著作:《老夫子香港采風 1香港道地私房景點遊》、《老夫子香港采風2 精采香港逍遙遊》

林衡道教授

  林衡道教授民國四年(1915年─1997年)生於日本東京雜司谷,父林熊祥,母陳師桓。滿月後返即回福州,八歲離開福州到台灣並入樺山小學,十二歲至日本求學,畢業於仙台市帝國大學法文學部,經濟學科,是板橋「林本源」長房後裔。

  林衡道教授在淡江大學、東吳大學、真理大學、藝術學院任教,父子先後任職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推動台灣文獻史蹟之調查、編修、出版不遺餘力,成果甚為豐碩,並傳為美談。  

  林教授生前足跡遍及台灣,踏勘各地古蹟並整理出版《臺灣史蹟採訪》多冊及有關台灣歷史民俗等書籍,  如《台灣史蹟源流》、《台灣一百位名人傳》 、《鯤島探源》、《台灣民俗論集》、《台灣勝蹟採訪冊》 等。 文 學、詩歌、小說創 作以《絲綢的手帕》、《前夜》 著稱。

  人皆稱先生為「古蹟仙」、「臺灣活字典」、「台灣史蹟百科」。

  1994年獲行政院文化獎。


目錄

推薦序
戀戀台灣風情「古蹟仙」          張香華
古蹟仙的美好年代                林蕙瑛
傳承台灣最美的風情              李乾朗
古蹟仙與邱秀堂師生情            陳牧雨
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古蹟仙      葉毓蘭
林花謝了春紅                    汪詠黛
老夫子王澤向古蹟仙致敬             王 澤
師生之誼寫下的美好回憶          林嘉澍
序 文
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古蹟仙         邱秀堂
因緣際會生風情 (1996年版序文)  邱秀堂

遙想台灣:城市‧風貌
001台北曾經是海洋
002台北公會堂
003台北的地標
004細說「市長官邸」
005台北的聲音
006紅磚的街道
007天橋下的皮鞋匠
008台北帝國大學二三事
009大正十年台北街頭好熱鬧
010新高堂日治台灣最大書店
011板橋林本源堂堂店號
012北投溫泉泡澡樂園
013瀰漫芬芳味的朝陽街
014西門紅樓
015西風吹在永樂町
016菊元首創不二價
017日本女人阿勝與八勝園旅館
018古蹟與文學
019善導寺的由來
020善光寺緣起
021臨濟寺由來
022在台北的日本佛寺
023台灣神社空留兩對獅子
024台北南菜園歡迎光臨
025北宜交通今昔
026日據時期的飛機旅行
027女人如廁大不便
028無聲電影時代有看頭
029永樂座走入歷史的戲院
030臺北「大正丁」的今昔
031鐵路大飯店完全英國氣派
032木造車廂大有情調
033昔日草山今日陽明山
034「小劍潭」古碑今何在
035三山善社和福州山
036龍山國小怪談
037車籠埔與吳家墓園

懷念台灣:食俗‧風情
038光復前的台北酒樓和菜館
039光復當初臺北的菜館
040福州廚梅師,抓得住台北仕紳的胃
041鴨子上得了桌面上不了檯面
042蔡培火東京開餐廳
043中華軒的福州肉鬆響叮噹
044台北的西餐拓荒史
045中秋月餅
046中秋的節回憶
047在來米蒸籠留香
048霞海城隍廟口小吃好滋味
049豬腳麵線補運改運
050豆腐乳的故事
051蒜頭與甲午戰爭
052日人買「酒方」送菸酒牌照
053「搓圓仔湯」洋涇_日語
054教會與婦女的現代化
055「刀自」的由來
056 祝牛生日快樂
057竹篙的民俗

描繪台灣:生活‧風俗
058板橋林家娶親場面大
059超級大戶挑女婿
060台灣人的官迷
061台灣泉州人流傳剪刀符
062羅漢腳‧聘金‧童養媳
063觀音佛祖探源
064瑤池金母在台灣
065灶神信仰今昔談
066拈香拜佛築塔藏經
067七月十五義民廟賽豬公
068鼠與民俗
069石碑、棒球、小學生
070台北府城與安山岩
071日治時期的環保措施
072那一年我搭內台連絡船
073輕便鐵路駛台車
074福州航路海上去來
075日據時期台灣有三多
076走紅台灣的日本諺語
077台灣人怕「四」和「九」的數字
078諺語教育一代傳一代
079福州話與閩南話
080番婆庄這一地名
081平埔族的課館與釆田福地
082日本皇族遊台灣
083日本風俗在台灣
084日本人殉情風吹不到台灣
085日人求財拜狐狸
086臺灣名山方丈的遊學地───湧泉寺
087從東和禪寺說起
088三十三番觀音拜一回
089船隻以丸命名為敬神

紀錄台灣:歷史‧名人‧趣聞
090日治時期台灣的琉球人
091台籍日本兵的悲哀
092高砂義勇隊九死一生
093金門的歷史
094中山堂:二二八另類政府
095二二八紀念館和紀念碑
096甘谷街的革命因緣
097東沙島觀光前途看好
098鴨母王朱一貴
099蔣渭水與政治運動
100訪問蔣渭川
101黃土水與「水牛群像」
102徐坤泉其人其事
103詩鐘名家王夷軒
104四十年代旅日台灣學者
105郭雨新事母至孝
106楊兆嘉的軼事
107吳濁流軼事
108林獻堂與台灣省通志館
109憶耀翁辜顯榮先生
110林爾嘉簽名信用保證
111四十年代的大富翁──賴清添
112高源發是布店加公車大王
113不在任地的總督
114日本陸海軍在台角力
115台灣總督府松崎萬長有一手
116台灣神社與能久親王
117矢內原忠雄與台灣
118日本安那其在台灣
119鈴木商店破產倒台
120日共血濺基隆港
121漢文記者筆塚情
122乃木太夫人墓碑四十萬

附錄:
林衡道教授生平簡介暨著作要目
陪林衡道教授最後一程
教授縫補過一生──歷史學者林衡道惜物又愛物
老師,叫我「乾媽」太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