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建筑 > 浮動城市:日本當代建築的啟蒙導師 菊竹清訓的代謝建築時代
浮動城市:日本當代建築的啟蒙導師 菊竹清訓的代謝建築時代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浮動城市:日本當代建築的啟蒙導師 菊竹清訓的代謝建築時代

作者: 磯 達雄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14-04-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20.00
市场价格: RM63.89
本店售价: RM56.86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伊東豊雄說:菊竹先生的早期作品,至今來看,
  依舊走在時代尖端,而且越發光采。

  建築師原廣司曾評價年輕時的菊竹:他將設計出超越美麗的建築,
  也將挑戰讓人毛骨悚然的建築。

  內藤廣如是說:遠古的記憶與超近代,
  就是菊竹先生的創作之所以震憾我們心靈的要素。

  而今,他的建築在四十年後依舊是年輕建築家的參考範本──

  本書收錄刊登於建築專門雜誌《日經ARCHITECTURE》,由磯達雄(撰文)與宮澤洋(插圖),以建築師菊竹清訓為題企劃的《建築巡禮》特輯,並依報導完成的年代順序編輯而成。25篇報導中,有5篇曾刊登於《日經ARCHITECTURE》,其餘20篇是新作。此外,在菊竹清訓設計事務所的協助之下,包括未公開發表的報導在內,走訪現場,盡全力企劃與調查的作品總數超過八十件。

  〔建築應該要像細胞一樣的新陳代謝〕

  「為何會被菊竹的建築吸引呢?」作者磯達雄如此問道,其中一個理由,也許是從小深植腦海中的記憶。以菊竹為首的代謝派建築師描繪的巨型建築(magastructure),對於未來都市的規劃案,經常被編入一九六○年代孩童的學習圖鑑等圖書。即使不曉得菊竹這號人物,但他構想的都市,對於科幻未來都市的想像已經烙印在我們這世代的心中。

  菊竹的設計中,有各式各樣麻煩的問題點,卻也靠著技術逐一解決這些問題。而且解決對策不只是補全不足的部分,甚至擴及建築的整體概念與形態。譬如,都城市民會館(一九六六年)與佐渡格蘭飯店(一九六七年),為了解決受制成本考量,必須減少樁子數量的問題,於是前者設計出以樁子上端為中心,做出扇形結構,後者是以巨型立柱,建造出如橋梁般的大梁。這些技術超越一般建築予人的美感與規模感,覆蓋了整座建築物。猶如增生的病毒般,支配著宿主。

  建築師原廣司曾評價年輕時的菊竹:「他將設計出超越美麗的建築,也將挑戰讓人毛骨悚然的建築。」一九六○年代的菊竹完美實現了這般預言。藉由日新月異的尖端技術,菊竹建造出一座座前所未有的獨特建築物,我想這就是菊竹建築的最大魅力吧。

  進入七○年代後,菊竹建築又多了一項魅力,那就是體貼使用者的貼心設計。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為了促進銀行與各地區之間的交流,而精心設計的一系列京都信用金庫分行(一九七一~一九九三年),以及建築物四處可見貼心設計,希望讓孩子們能盡情嬉戲的黑石Holp孩童館等。在這些建築中,菊竹還設計了許多體貼使用者的家具與陳設。

  八○年代後,菊竹也留下許多作品,還擔任過好幾次博覽會總策劃等要職,始終是活躍建築界最前線的一號人物。雖說如此,他還是繼續研究自己最感興趣的主題,那就是海上建築與集合住宅的「かた」(技術)。走過代謝派風潮,唯獨菊竹還是繼續訴說著這股風潮繼續存在於現代的意義。

  對於技術方面的追求,他也是直到最後都不曾懈怠。晚年的代表作品就是刻意壓低高度,上方架著鋼筋大屋頂的軸立巨蛋建築,像是川崎市市民美術館(一九八八年),以及北九州媒體巨蛋(一九九八年)均屬於這類建築。此外,島根縣立美術館(一九九八年)更是兼具六○年代菊竹作品的大膽風格,以及七○年代以後的纖細,堪稱是菊竹建築的集大成。

名家推薦

  專文導讀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

  王俊雄/實踐大學建築系教授
  王增榮/比格達工作室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謝宗哲/亞洲大學室內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龔書章/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文=磯 達雄


  1963年生,埼玉縣人。1988年畢業於名古屋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1988~1999年,任職於《日經ARCHITECTURE》,2000年自立門戶,2002年創設編輯事務所.Flick Studio,並擔任桑澤研究所以及武藏野美術大學兼任講師。著作有《634(武藏野)之魂 The Parts of TOKYO SKYTREE》、合著《高山建築學校傳說》、《有故事的昭和現代建築》、《後現代建築巡禮》、《我們夢想中的未來城市》等。

插圖=宮澤 洋

  1967年生,東京都人,但在千葉縣長大。1990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政治學科,畢業後進入日經BP社。明明唸的是文組,卻被分配到《日經ARCHITECTURE》編輯部,從此與建築結下情緣。2005年1月~2008年3月負責《有故事的昭和現代建築》的連載,2008年9月~2011年7月的《建築巡禮後現代篇》,2011年9月開始連載《建築巡禮/古建築篇》。

譯者簡介

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譯作有《超譯尼采》、《原來設計是一種品味》、《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一個人的老後》等。

  個人部落格:blog.yam.com/mickey1036(東京兔跳格子)


目錄

專文導讀 阮慶岳


菊竹清訓的生平介紹
菊竹建築進化圖

Chapter1 1950年代-1960年代
Sky House 1958
正方形住宅的先驅
出雲大舍廳舍1963
做為「依代」的建築
館林市廳舍1963
高樓層的懸臂樑工法
東光園1964
浮在半空中的客房
都城市民會館1966
怪獸般的建築
佐渡格蘭飯店1967
通往明日的橋樑
岩手縣立圖書館1967
一整排山形拱頂的造型
島根縣立圖書館1968
曲線的平面與怪物般的架構
荻市民館1968
出現在城下町的諾亞方舟
久留米市民會館1969
一旁是隨時會暴漲的河川

作品年表+現存調查1955-1969
【附圖說的作品】
石橋文化中心美術館1956
梅林寺茶屋1958
島根縣立博物館1959
石橋文化中心音樂堂1963
淺川公寓1964
德雲寺納骨堂1965
岩手縣教育會館1965
松本伸理容室1965
橫濱駿河大樓1966
板橋區立板橋保育園1967

Chapter2 1970年代-1980年代
芹澤文學館1970
四個巨大的中核
京都信用金庫1971
公眾之「傘」
火之山公園山頂展望設施
壇之浦停車場休憩設施
和布刈停車場休憩設施1973
演繹出絕佳的觀景動線
黑石Holp兒童館1975
代謝派的孩子們
人工海上都市(Aquapolis)1975
海上都市之夢.通往水平線彼端
西武大津購物中心1976
將逃生梯呈現在造型上
田部美術館1979
靈感來自踩風箱的鐵皮屋頂
銀座劇場大樓(Le Theatre Ginza)1987
波浪狀外牆
川崎市市民美術館1988
又低又圓的巨蛋屋頂

作品年表+現存調查1970-1989
【附圖說的作品】
駿河銀行情報中心1971
貝納.畢費美術館1973
井上靖文學館1973
柴又帝釋天鳳翔會館1973
Pasadena公寓1974
荻市廳舍1974
銀座大樓1974
筑波研究學園都市松見公園1976
西友河邊店1980
出雲大社神祜 殿1981 
輕井澤高輪美術館1981
熊本縣傳統工藝館1982
京都信用金庫大津分行1983
境港臨海飯店1985
川崎市綜合教育中心1985
弘前市社會福祉中心1986
豊島區立千登世橋教育文化中心1987
西武百貨店渋谷店LOFT館1987
福岡市廳舍1988
高崎市營住宅 東貝澤天水團地1989

Chapter3 1990年代-2000年代
東名高速道路海老名服務區休憩設施1991
白與黑的長牆
江戶東京博物館1992
空虛的紀念碑
大分縣臨海文化中心1992
岸上的大型客輪
島根縣立美術館1998
令人讚嘆的美麗屋頂
九州國立博物館2004
雲朵造型上,覆著段狀設計的建築
日本國際博覽會(愛‧地球博覽會)
彷彿遊走在樹叢上方的環球迴廊

作品年表+現存調查1990-2008
【附圖說的作品】
赤坂Residential Office INFINI 1990
奈良公園館1991
早稻田大學戶山校區圖書館大樓1992
久留米市廳舍1991
飯能樟木鄉村俱樂部1995
江戶東京博物館休憩設施1995
北九州媒體巨蛋1998
昭和館1998
吉野里歷史公園歷史中心2000
日經印刷Graphic Garden2008

菊竹雪女士的訪談
Sky House的生活,以及關於父親的回憶
結語1(磯)
結語2(宮澤)
作品名稱索引
《日經ARCHITECTURE》刊登期數與採訪日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