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6,54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諜戰風暴:911前後的中情局局長
諜戰風暴:911前後的中情局局長
上一张
諜戰風暴:911前後的中情局局長
下一张
prev next

諜戰風暴:911前後的中情局局長

作者: 喬治.田奈特
出版社: 時英
出版日期: 2014-01-1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0.84
本店售价: RM54.15
促销价: RM53.54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九一一事件前,中央情報局局長不僅是中情局一個單位的首長,更是美國十幾個情報機關的共同首長,負責統合各情報機關在情戰行動、情報研析、預算爭取等各方面的工作,以代表美國的情報圈各機關,向總統和國會提供情報事務方面的報告,自然與美國總統之間的互動關係也非比尋常;而在國際事務上,中情局透過它和各國情報機關之間的合作關係和影響力,也在正式的外交關係之外建立起另一種形式的溝通管道。

  田奈特局長在中情局前後服務了九年,是近年來中情局在位最久的局長,他在位的期間,美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脅,也使得中央情報局面對前所未有的工作挑戰,更使得田奈特局長個人面對了極大的壓力。因此他的回憶錄除了提供他個人的工作經驗、工作感想、情報機關與其他機關的互動模式之外,也提供對於近十年來幾件重大事件的內幕觀察。

  中東因為昔日帝國主義留下的歷史因素關係,宗教與民族的衝突形成現代恐怖主義興起的源頭。雖然按照事件型態、作案方式,現代恐怖主義又分為傳統的恐怖主義和非傳統的恐怖主義,不過這是學術研究上的分類,實務上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則相同,只是各國受到威脅程度的不同,重視的程度、投注的資源也不盡相同。九一一事件正是因為久懸未決的中東問題,成為美國建國兩百多年來,外國勢力第一次在美國本土之內發動、並造成重大傷亡的攻擊事件,也自此影響了美國對外的外交立場和作為。事件發生之初,各國多認為這是一場類似珍珠港事件的意外突襲,但田奈特局長在書中對於事件前後的警訊、研判、應對,都有極為詳盡的說明,說明這不是一場沒有預警的攻擊,而美國在事後立即發動一場以情報為主導的對阿富汗戰爭,說明了中情局在反恐戰爭上所投注的心血。

  美國於一九九一年和二OO三年兩次攻打伊拉克,都證明了在軍事上是極為成功的戰術作為,直可與二次大戰初始時德軍的「閃擊戰」相媲美。但一九九一年的戰爭是四天之內結束作戰而後撤軍,二OO三年的戰爭在政治上是尚看不到伊於胡底的「另一場越戰」,也成為二OO八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戰議題。田奈特局長在書中透露某些被歸類為「保守派」的人士,以他們「自己的那一套事實」代替了情報的事實,似乎顯示二OO三年的戰爭是有人基於「意識型態」、而不是基於「實質威脅」,以致發動了一場「不是情有可原的戰爭」,這也再一次的強調了軍事專家提醒的一件事:「戰爭不是只注意如何戰勝,更應注意要如何結束」。

  美國轟炸中共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是非常重視的一件事,究竟這是一場「偏離了方向的炸彈、或是一枚轉了方向的飛彈」的誤炸?還是針對中共協助南斯拉夫的情報作為,所採取的刻意警告?各界的解說不同。田奈特局長在本書中以四頁的篇幅說明這是一件「應注意、能注意、而未予注意」的失誤。從書中透露的細節可知,美軍憑藉先進的科技,對於戰場經營和管理的技術,值得各國注意、學習的典範,不過,先進的科技如果缺少了人為的仔細,一樣會造成嚴重的失誤。

  本書的第二章,對於情報機關面對未來的時代,應該思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如何領導統御一個有各種英才的組織、如何成為具有競爭力的機關、建立眾人所共知的遠景及投資於人才的訓練,都提出極為寶貴的經驗,其中領導者的心胸和視野是田奈特局長認為最重要的;而在最後一篇後語中,對於情報機關現有的缺點、未來的發展、和保持情報的獨立性,也都提出了個人的建言,深值情報機關的負責人員參考。另外,田奈特局長在書中一再強調,除了以電子監偵、網路蒐集的方式蒐集情報外,諜報活動還是機密情報蒐集中最基本、有效、及時的方式,形成了在第三波、第四波的蒐集方式外,傳統的第一波蒐集方式仍然有其重要性,值得所有負責國家安全決策的人特別注意。而田奈特局長也誠實的指出,情報不是萬能,「評估就是當你不知道的時候所做的事情」,情報也經常很難完全的「先知先制」,而決策者根據情報所做的決策,應該自己承擔決策的後果,這一點值得各界詳加理解。

  田奈特局長書中一直強調諜員情報的重要性,對於中情局在對伊拉克情勢情報作業上的失誤,也並未避諱提出說明。雖然「保守派」人士一直以「自己的那一套事實」做為鼓吹對伊發動戰爭的藉口,但中情局對於伊拉克是否擁有核子武器一事,始終沒有能夠掌握到具體的情報,這是最大的失誤;中情局對於此一事實的研判,也因為海珊的個人因素,始終未能做出有說服力的判斷,是第二個失誤;而中情局對於更高階長官錯誤的情報性言論,所表示出的「沉默表示同意」的態度,是第三個失誤。因此,中情局對於美國發動的對伊拉克戰爭,有其「應該分擔的責任」,似乎不是過分的講法。而中情局對於重大情勢的研判,許多是基於「推定的事實」,這與以諜員情報蒐集的「客觀的事實」做為研判的素材,做法上不同。

  外界批評中情局對戰俘實施刑求及將恐怖份子囚禁在關塔那摩灣美軍基地監獄為「現代的古拉格」,中情局的官方立場一向是否認其事,在田奈特局長的書裏也沒有明白的承認此事,不過從書中的字裏行間卻可以見到似乎確有其事,這在一個標榜人權與法治的國家而言,的確引起爭議。

  田奈特局長對於華府政治圈的洩密、中傷、爭權、諉過,也有第一手的感受和描寫,這似乎是各國都遭遇到的問題,只是情報機關基於掌握的資料較多、遭到的顧忌較大、感受的強度較深。不過田奈特局長也指出來,各界對於情報機關的作業容或有不同的意見,情報機關的作業可以,也應該被討論,但是不應該懷疑情報機關的動機。這一點對於藍綠之爭激烈的我國,應該可以做為參考。

  外界對田奈特局長主持下的中央情報局,尤其在發動對伊拉克戰爭一事上扮演的角色,不是沒有非議。外界傳言,鮑爾國務卿對於中情局提供的伊拉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情報有誤,以致他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講受到批評一事,對中情局極為不滿;美國一位保守派人士於二OO七年出版的一本名為「Sabotage」的書,也曾經以極為保守派的立場,強烈批判中情局有意暗中破壞小布希總統的保守政策。不過在每一個人都把事實攤在陽光下後,真實的一面究竟為何,相信讀者都能做出認定,而參證各方的觀點之後,田奈特局長的這一本書還是值得一讀的書籍。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喬治.田奈特


  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中央情報局局長

  喬治城大學任教

譯者簡介

蕭台福


  中央警察大學、留美碩士

  曾任國家安全局第一處副處長 主管國際情報

  現任香港鳳凰衛視邀請任情報事務評論員

  香港前哨雜誌撰稿人

  曾出版情報生涯30年一書(被查禁)


目錄

前  言
姚  序 
譯者序  
出版的話  
第1章 泥巴路 
第2章 燃燒的鑽油平台 
第3章 焦頭爛額 
第4章 媾和 
第5章 衛河會談之後 
第6章 阿拉法特 
第7章 風雨欲來 
第8章 「他們就要來了!」 
第9章 九一一 
第10章 我們在作戰 
第11章 錯失機會 
第12章  攻進庇護所 
第13章 恐怖威脅表列 
第14章 他們要改寫歷史 
第15章 軍火販子和上校 
第16章 引發戰爭的原因 
第17章 「大家都能同意的問題」 
第18章 沒有命令、指導和管制 
第19章 手到擒來 
第20章 公開案情 
第21章 另類外交手段 
第22章 追查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第23章 未竟的任務 
第24章 十六個英文字 
第25章 不如歸去 
結  語 
銘  謝  
附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