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9,90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用詩藝開拓美:林明理談詩
用詩藝開拓美:林明理談詩
上一张
用詩藝開拓美:林明理談詩
下一张
prev next

用詩藝開拓美:林明理談詩

作者: 林明理
出版社: 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 2013-02-0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24
本店售价: RM47.3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由山東大學文學院吳開晉教授題字推薦。

  作者通過對現代詩藝的深入研究,創造了別樹一格的詩歌闡釋系統;既有理性評論的眼光,又能以抒情之筆一字字娓娓道來,形成評論美文。本書共收錄三十九篇評論文章,評論之詩人包括非馬、林莽、狄金森、胡爾泰、楊牧、歐德嘉、麥穗、莫云、楊濤、白荻、艾青、吳德亮、藍雲、汪啟疆、陳義海、向明、方秀雲、羅智成、余光中、景翔、楊宗翰......等人。

作者簡介

林明理

  1961年生,台灣雲林縣人,法學碩士,曾任臺灣省立屏東師範大學講師,現任中國文藝協會理事、中華民國新詩學會理事,詩人作家。著有《秋收的黃昏圖文書》(2008高雄春暉,精製版)、《夜櫻──林明理詩畫集》(2009高雄春暉,精製版)、《新詩的意象與內涵──當代詩家作品賞析》(2010.03臺北文津)、《藝術與自然的融合──當代詩文評論集》(2011.03臺北文史哲)、詩集《山楂樹》(2011.08臺北文史哲)。《回憶的沙漏》中英對照譯詩集(2012.02臺北秀威)、《湧動著一泓清泉──現代詩文評論》(2012.03臺北文史哲)、《清雨塘》中英譯詩集(2012.12臺北文史哲)、《用詩藝開拓美──林明理談詩》(2013.01臺北秀威)

  *獲《中國今世詩歌獎(2011-2012)指摘獎入選》
  *應邀於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擔任詩歌評審老師聘書
  *2012年獲安徽省「霍山黃芽」杯全國詩歌原創比賽「榮譽獎」
  *2012.9.9人間衛視『知道』節目專訪1小時,播出於第110集
  *中國河南省開封「全國詠菊詩歌創作大賽」獲銀牌獎(20112.12.18)
  *2012年10月編輯出版山西大學新詩研究所《當代著名漢語詩人詩書畫》,負責臺灣地區編委


目錄

簡論《非馬藝術世界》的審美體驗
在觸物興懷中找尋歸宿--淺釋林莽的詩〈一條大江在無聲地流〉
王潤華和他的新詩創作研究
真樸的睿智--狄金森詩歌研究述評
在詩中找尋歸宿--淺釋胡爾泰的詩
追尋深化藝術的儒者--楊牧詩歌的風格特質
靈魂與神秘的偉大交匯--淺釋歐德嘉詩三首
湧動著一泓清泉--讀麥穗詩集《歌我泰雅》
簡論米蘭.里赫特《湖底活石》的自然美學思想
Brief Analysis on the Aesthetic Thoughts of Nature in Milan Richter's Zive Kamene z jazerneho dna
略論陳義海的詩歌藝術
書畫中捕捉純真--讀楊濤詩選《心窗》
一支臨風微擺的青蓮--淺釋莫云的詩
時空的哲人--淺析林亨泰的詩歌藝術
引人注目的風景--淺釋白萩的詩三首
一棵挺立的孤松--淺釋艾青的詩
一株輕巧、潔白的海桐花--讀李若鶯詩集《寫生》
杜國清詩歌的意象節奏
讀張德本《累世之靶》
多維視角下的詩人藝術家吳德亮--讀《臺灣的茶園與茶館》
堅守與清逸--淺釋藍雲的詩
渴望飛翔--讀汪啟疆詩筆抒豪情
簡潔自然的藝術風韻--讀余光中的鄉土詩
在詩國裡解放自我--試析林豐明詩歌的意象力
深冬裡的白樺--讀向明詩集《閒愁》
美的使徒--淺談西川滿的文學思考
趙天儀生態詩思想初步探究
靜謐中的禪思--評潘郁琦的詩
把愛植根在土地上--評陳坤崙的詩
淒美的翔舞--讀方秀雲詩集《以光年之速,你來》
輕酌曉月賦詩葩--讀羅智成《春天讀詩節-現代詩的100種可能》
生命的沉靜與豁達--讀藍雲的詩〈路燈〉
岩上:將孤獨輾轉於命運的軌跡之中
愛倫.坡的詩化人生
別具一格的《長夜之旅》--淺釋景翔的詩
空間的歌者--讀楊宗翰的詩

附錄 文藝書評
楊奉琛:以觀心自在為心靈依歸
試論《周世輔回憶錄》的文學價值
禪悅中的慈悲--讀星雲大師《合掌人生》
評古遠清《從陸臺港到世界華文文學》
讀《生活有書香--人間佛教讀書會的故事》
作者林明理六年來文學作品目錄(2007-2012冬)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