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57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雍正帝(二版)
雍正帝(二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雍正帝(二版)

作者: 馮爾康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1-11-2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90.00
市场价格: RM59.33
本店售价: RM52.8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最富爭議的盛世皇帝,兩岸共推的雍正研究權威
要懂雍正帝,唯有馮爾康

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誅忠?
篡位暴君,或明君改革家?

做人難,做皇帝更難 ── 雍正帝

  從登基到駕崩,雍正帝的傳聞之多,在清代皇帝中排名「第一」。
  華人世界最具權威、公信力的雍正研究專家 ── 馮爾康,
  從大量過去不曾曝光的史料中,
  抽絲剝繭、全面還原這位謎樣的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  
  概括而又有一定深度地揭示雍正帝的功業與為人,
  從多方角度呈現這位深知「為君難」的盛世皇帝

  關於雍正帝
  清世宗雍正(1678-1735),姓愛新覺羅,名胤禛,康熙帝第四子。45歲登基,在位時間13年,享年58歲。作為帝國之君,他上承康熙,下啟乾隆,奠定「康乾盛世」。雍正好書法,對雕塑、繪畫有很高的鑑賞能力。
  
  後世對雍正帝的爭議
  雍正帝寫了「為君難」一匾懸掛於圓明園中,
  即日常批閱奏章之殿「勤政親賢殿」;
  他對「為君難」思想有著深刻的理解,深知它對君主為人施政的重要性,
  並將之視為座右銘,時時刻刻惕勵自己按照君主的準則去行事,做君主應該做、必須做的事情。
  從他向臣工問好與祝願、關懷官員的生活與家屬,
  賜福字、荷包等吉祥物,賞賜物品,賞賜醫藥、關懷臣工身後,這些事情來看,
  他應該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可怎麼有人批評他是「竊國大盜」?

  雍正有一套獨到的養身見解,
  他認為心寬念純,不邪魔外道,心繫國家百姓,為他們操勞,
  將自身置之度外,自然就可以心寬體胖。
  他喜歡說胖,以胖作為健康指標。
  雍正的死因是中風?是丹藥中毒?

  雍正帝是中國歷史上成功的改革家,是清朝的承前啟後者,是傑出帝王。
  綜其一生:批寫奏摺最勤、最多的皇帝;
  接見中下級官員最多、最認真的皇帝;
  才華橫溢的皇帝;
  活得最累的皇帝;
  性格多面而鮮明的皇帝;
  多面人生的皇帝;
  朝野議論中心的皇帝;
  後世有大爭議的皇帝;
  毀譽交集的皇帝;
  有傑出貢獻的皇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馮爾康


  1934年生,江蘇儀徵人, 1959年開始執教於南開大學,2002年退休。現兼任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著有《雍正傳》、《清史史料學》、《清代人物傳記史料研究》、《中國社會史概論》、《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18世紀以來中國家族的現代轉向》、《顧真齋文叢》,主編並主撰《中國社會結構的演變》等書。
 


目錄

開篇

第一章    雍正帝小檔案

第二章  雍正帝的座右銘:「為君難」
一、鑄造「為君難」寶印
二、「為君難」觀念的淵源
三、「為君難」的核心內容
四、虔誠的「敬天法祖」 觀念
五、各種祭祀天祖的活動
六、體諒臣下與勇於認錯
七、強調君臣以誠相待
八、對臣工的要求
九、以民為本,推行教化

第三章  雍正朝的君臣關係
一、雍正初年的股肱之臣
二、雍正六年《古今圖書集成》的受賜者
三、雍正末年的寵臣及顧命大臣
四、異乎尋常地關愛臣工
五、肆意辱駡臣工的劣行

第四章 雍正帝的學識與政策、政事
一、妙解經典,重農敦本
二、對康熙帝政策的繼承與革新
三、雍正朝的「學習」秋獮
四、與沙俄簽訂「恰克圖條約」
五、曾靜投書案與全新的國家認同觀
六、留養承祀:死刑犯裁決的新類型
七、兼顧法與情的朝審
八、《聖諭廣訓》與民間社會的情況
九、「異端」新解
十、君臣同樂的重陽節賦詩會
十一、雍正帝的著述

第五章  雍正帝的性格與養生之道
一、不知疲倦的工作狂
二、複雜多面的性格
三、敏銳的洞察力
四、細緻入微的作風
五、雍正帝的年節
六、雍正帝的五十大壽
七、雍正帝的藝術情趣
八、雍正帝的養生之道與身體狀況
九、研製丹藥與服藥

第六章  雍正帝的歷史地位
一、從乾隆初政看雍正帝的改革
二、雍正帝改革的歷史意義
三、成功改革家雍正帝
四、雍正帝挨駡的深層原因

參考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