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1,55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社会议题 > 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
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

作者: 川北稔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21-09-2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60.00
市场价格: RM54.76
本店售价: RM48.74
促销价: RM48.19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這是臺灣的未來嗎?
七、八十歲高齡父母,扶養四、五十歲中年子女,
全家陷入孤立無緣的絕境……
 
當人生遭遇挫折,脫離常軌,
我們總還以為「家」可以靠,誰知道早就不能靠了?
 
  ★深度探討日本重大社會議題──「8050問題」之專書!
  ★精神科醫師、作家【蔡伯鑫】專業審定!
 
  人口高齡化與未婚化、就業環境嚴苛、社會安全網不甚完備、「成年兒童」日益劇增、親子關係沒有終點……多重因素造成「7040問題」「8050問題」浮上檯面──七、八十歲的年邁父母與四、五十歲無業或繭居的子女同住,導致家境貧困,與外界失去連結。
 
  2019年,日本發生一起震撼社會的弒親悲劇──七十多歲的前外交高官忍痛殺死四十多歲的繭居兒子。正當輿論圍繞在繭居族、啃老族等各種標籤,對當事人議論紛紛時,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個家庭會陷入如此孤立無援,甚至走上絕路的地步呢?
 
  現代家庭的深層困境──從「依賴共生」到「孤立無援」,最後「分崩離析」
  【困境1】過度高漲的家庭期待
  當需要他人伸出援手,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多半是家人;當雙薪夫妻需要他人照顧子女,也是先拜託自己或配偶的父母;當一個人鑄成大錯,大眾總是一味指責原生家庭。
  ──「是家人就該幫忙!」「爸媽是怎麼教的?」這樣的單一價值觀成為每個家庭沉重的枷鎖。
 
  【困境2】子女遭遇人生挫折,陷入「繭居」狀態
  受到霸凌、遭逢事故、失去工作、經濟困頓、離婚喪偶……一旦在社會上碰了壁、脫離既定的人生軌道,只剩下「家」能接住這群人,於是家庭被迫承擔全責。
  ──「家」成為唯一的安全網,但究竟能撐到什麼時候呢?
 
  【困境3】兩個世代的雙重孤立
  社會普遍對「健康」的青壯年容忍低、支援少,無業或繭居的子女認為:「我做錯事了……」父母則感到「可恥」,同時自責,於是關起門來自行解決「家醜」。
  ──事實上,現代的家庭並不具備讓孩子心靈「復原」與重返社會的功能,使得子女問題更加隱蔽且長期化。
 
  【困境4】從「7040問題」到「8050問題」,再到「9060問題」
  隨著時間流逝,家庭資源耗盡、父母衰老死亡,脫軌的孩子依然回不了正軌,更失去了最後一道安全網。這個重擔將消磨整個家庭,直到分崩離析為止。
  ──親子關係沒有終點,最後全家「一同倒下」!
 
  用「復原」的概念,拯救瀕臨崩潰邊緣的「極限家庭」
  ■ 孩子獨立與否,並不完全是父母的責任。
  ■ 遭遇人生挫敗的子女,需要的不是重新教育,而是被視為一個「成年人」。
  ■ 「自立」,並非完全不倚賴他人,而是分散依賴對象。
  ■ 高齡父母積極使用長照、家事服務;繭居子女認識義工、與同好交流興趣……有助於進一步向外公開家庭內部的困境。
  ■ 家人相互扶持的同時,也邁向各自的道路、過上各自的生活。
  ──當每個家庭成員滿足各自現階段的需求,不再執著於身為「父母」或「孩子」的角色,就是走上「復原」之路。
 
本書特色
 
  [1]全臺第一本深度探討日本重大社會議題──「8050問題」之專書!從社會學視角與第一線支援人員互相對話,剖析現代家庭的深層困境。
 
  [2]今日日本,明日臺灣!對於專業人員與政策制定者,本書直搗問題核心,並提出具體解法與嶄新視角。對於一般讀者,身處在高齡化與單身化的現代社會,「8050問題」將是必然且益發嚴重的社會問題,隱性貧困、孤立無援、兩代相殘,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各界推薦
 
  ★王浩威|作家
  ★沈政男|精神科醫師
  ★陳景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
  ★楊斯棓醫師|年度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
  ──重磅讚譽!(依姓名筆畫順序)
 
  「臺灣社會目前對於繭居族尚未特別重視,但隨著人口老化與無業在家的年輕人愈來愈多,勢必步上日本後塵。本書廣泛蒐集日本實際案例,詳細剖析形成原因,也提出處理對策,相當值得臺灣社會參考。」 ──沈政男|精神科醫師
 
  「本書不斷提醒兩代之間都要有所警惕,致力往獨立的目標發展。無法獨立,可能是父母過度付出,也可能是子女需索無度所造成。對專業人員或政策制定者而言,本書更像是一記當頭棒喝──錯誤的政策,導致繭居問題變得更嚴重。」 ──陳景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川北稔(Kawakita Minoru)
 
  1974年出生,神奈川縣人。愛知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名古屋大學研究所博士後期課程修畢。從社會學的角度調查與研究兒童拒絕上學、青壯年與中高齡繭居等孤立相關課題。
 
  合著作品包括《社會學角度探度「繭居」──媒體、當事人、支援活動》(Minerva書房),個人著作包括《「貧困兒童」系列4 長大成人,建立社會》(明石書店)等。
 
審定者簡介
 
蔡伯鑫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作家。現任職於基隆長庚醫院。著有《空橋上的少年》。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
  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目錄

【推薦序】把自己藏得太久的人 ──精神科醫師/沈政男
【推薦序】破「繭」而出的新家人關係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
【繁體中文版編序】臺灣「高風險家庭」
 
序言
嚴重衝擊社會的兩大事件
中高齡繭居狀態者的現況
高齡化、不婚化,以及八〇五〇家庭
從社會學角度與第一線支援人員互相對話,探討繭居問題
如何克服八〇五〇問題?
 
第一章 育兒生活沒有盡頭
繭居問題總是關上門解決
何謂「繭居」?
日本的繭居人口超過一百萬人
繭居狀態形形色色
繭居的原因與期間
工作經歷與家庭結構
繭居的背景
開始繭居之際
【個案1-①】女兒因為母親的一句話而受傷/後悔過去的育兒方式
【個案1-②】兒子求職失敗/確診為發展障礙
家長的心理導致繭居問題遲遲無法解決
家屬會調查
僵化的親子關係
遭受子女的言語或肢體暴力
父母因為子女繭居而感到羞愧
支援窗口的問題
痛苦的諮詢經驗
思考自己死後的子女生活
父母究竟要當到幾歲?
育兒沒有盡頭所招致的後果
 
第二章 社會網絡薄弱日漸普及與八〇五〇問題

引進長照服務時發現有人孤立無援
繭居與拒絕長照服務導致雙重孤立
銀髮族諮詢中心接到的諮詢有八成是:「該拿沒工作的孩子怎麼辦?」
【個案2-①】照護成為與外界接觸的契機
【個案2-②】親子雙方都拒絕支援
造成外人難以介入的背景
難以區分是否為繭居
「可能陷入孤立無援」的家庭
終身單身率節節高升與不離家獨立
可能導致全家一起垮的經濟因素
第二次嬰兒潮世代與非勞動力人口的比例
任何人都可能陷入孤立無援
全家一起倒下引發的棄屍事件
鄰里的角色是發現孤立無援的家庭
接納所有人的支援窗口
造訪支援窗口的年邁母親
窗口過去經手的繭居個案
錯過諮詢階段的家庭
【個案2-③】腳踏實地建立信賴關係
【個案2-④】「領低收入戶補助還不如死了算了」
【個案2-⑤】錯過支援時機
支援獨自留在家中的繭居狀態者
個人隱私與介入支援
支援人員的難處
本人與家人都並未察覺自己的困境
如何支援繭居狀態者與八〇五〇家庭?
 
第三章 繭居支援的線索
針對無業或繭居狀態者的支援
代表性諮詢窗口
【個案3-①】支援端向心急的父母提出建議
階段性支援體系
【個案3-②】建立歸屬型支援協助案主與同儕重建關係
【個案3-③】透過就業輔導了解自己的專長與弱點
【個案3-④】藉由醫療恢復身心穩定
針對身心障礙者的制度與福利
支援體系的極限①──年齡造成的「斷裂」與「障礙」
支援體系的極限②──就業輔導的對象範圍縮小
支援體系的極限③──拒絕心理諮商
支援體系的極限④──家屬身心俱疲
目前的制度無法避免支援中斷
【個案3-⑤】根據家屬給予的資訊接近案主
必須提供資訊與選項
擴大繭居狀態者接受支援的機會
突破過去支援體系的嘗試①──就業輔導
突破過去支援體系的嘗試②──生活支援
建立關係、守護、介入
支援單位緊密合作促成多方支援
【個案3──⑥】陪同前往獸醫院
【個案3──⑦】契機是提供食物
從解決日常生活的煩惱開始
何謂「接受支援的能力」?
提升接受支援的能力
結合體制內與體制外的支援
【支援個案A】繭居原因/繭居情況/支援方式/支援端分析
【支援個案B】繭居原因/繭居情況/支援方式/支援端分析
 
第四章 如何拯救瀕臨極限的家庭?
不想給旁人添麻煩
家庭規模逐漸縮小,結構日益脆弱
對於家庭的期待高漲
重視子女的家庭主義
親子關係長期化
子女何時獨立?父母何時卸下育兒重擔?
隱性貧困
不想給孩子添麻煩卻又放不下
為何這些家庭陷入封閉狀態?
社會開始以育兒為優先
平成時代家庭所面臨的矛盾
既有的支援體系所面臨的極限
「復原」的概念
何謂「多方支援家屬」?
全方位蒐集資訊,了解個人需求
繭居狀態者的自由與責任
如何接納個人自立門戶?
如何界定單憑家屬守護的「極限」?
如何拯救極限家庭?
跨越「親子依賴共生」的方法
【支援個案C】繭居原因/繭居情況/支援方式/支援端分析
【支援個案D】繭居原因/繭居情況/支援方式/支援端分析
 
結語
孤立無援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
不了解八〇五〇問題的實際面貌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