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57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政治 > 民主政治原理(全三冊)
民主政治原理(全三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民主政治原理(全三冊)

作者: 陳安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4-05-3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700.00
市场价格: RM258.60
本店售价: RM230.1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民主政治原理》試圖在對民主歷史文獻的批判,與對民主政治實踐的案例分析基礎上,闡述陳安教授身為一名學者的學術觀點與政治理念。本書的討論與分析力圖保持學術客觀性,遵循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所闡明的全部論點均基於這一不言而喻的真理,即只有自由–民主制度(liberal democracy)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國家的穩定與强盛絕無可能長期建立在對人民的自由與政治權利的剝奪基礎上,只有政治民主,即人民的自我統治、自我管理,才是人類終極生存狀態。

  全書分三卷、六個部分,共十九章。第一部分挑戰廣為流行的民主定義,即民主就是「人民的統治」。它指出「人民統治」乃一虛幻概念,它在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也永遠不可能出現。第二部分通過分析近代以來民主政治的演變、形式與內容,探討當代世界民主制度的運作機制。第三部分旨在解釋民主制度為何在運作過程中常異變為多數暴政或少數統治,建立在剝奪人民基本自由與政治權利基礎上的專制政權為何能長盛不衰。第四部分檢驗民主政治的社會經濟文化宗教基礎,民主與經濟制度、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因果關係,以及關於民主的種種悖論。第五部分追溯民主政治的歷史起源,透過比較近代西方國家通向民主化的不同道路,闡述自由國家如何向自由-共和國家轉變、並最終形成自由–民主國家的「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y)。第六部分集中於當代第三世界民主化的理論與實踐,討論新興民主國家的成功與失敗及其教訓。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安


  1955年12月出生於江蘇南京市。新加坡國立大學榮譽院士,政治學教授。獲有法學碩士、文學碩士、哲學碩士,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先後分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柏克萊加州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從事研究與教學。

  學術研究成果(均為單獨署名)包括英文專著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 in Rural China: Market, Finance,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Restructuring Political Power in China: Alliances and Opposition, 1978-1998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1999);英文論文見於世界一流學術刊物,包括Politics & Society、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Modern Asian Studies、China Quarterly、Modern China、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Journal of Democracy、Democratization、Journal of Communist Studies and Transition Politics等。早年在中國國家最高一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大量(中文)研究論文,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世界經濟與政治》、《世界經濟》、《西歐研究》等;並於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與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著作(合著)與譯著。在從語言學轉向政治學前,在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外國語》(1980年第4期)上發表關於英文語法結構轉換的學術論文。

 


目錄

▍第一卷
序言
第一部分:「人民統治」的神話
第一章  民主是什麼?  
第一節 對於民主的理解
第二節 民主與專制的分水嶺
第三節 民主制度定義
第四節 民主制度核心要素
第五節 民主與專制混合體
第六節 我們為什麼要民主?
第七節 民主的八大問題
第二章  四分五裂的「人民」如何統治?
第一節 誰是「人民」?
第二節 「統治」是怎樣發生的?
第三節 統治與國家起源理論
第四節 關於人民的「共同意志」
第五節 結論
第三章  從「人民統治」到「多數統治」
第一節 關於「多數統治」的理論
第二節 專制向民主的過渡模式
第三節 社會的階級分裂
第四節 社會分裂的其它因素
第五節 多數統治的悖論
第六節 「多數」是如何形成的?
第七節 結論
第四章  人民多數的統治能力
第一節 不同層次的「多數統治」
第二節 民眾政治意識的空白
第三節 「人群心理學」的啟示
第四節 「羊群行為」與人類理性
第五節 影響選民的非常規因素
第六節 民眾的愚而好自用
第七節 要求直接民主的背後
第八節 政治上被操縱的民眾
第九節 女人與選舉政治
第十節 行為怪異的選民
第十一節 結論

第二部分 人民的政治代理人
第五章 人民被誰代表?
第一節 「代議民主制」的本質
第二節 社會組織與利益集團
第三節 政治黨派與政客
第四節 關於政黨組成的理論
第五節 比較政黨歷史演變
第六節 結論
第六章 民眾利益與政黨政治
第一節 加入政黨與政治參與
第二節 何謂「政黨制度」?
第三節 政黨制度比較
第四節 政黨的社會基礎
第五節 政黨作為階級政黨
第六節 工人政黨與議會道路
第七節 為什麼工人不支持工人政黨?
第八節 階級分野對選舉政治的影響
第九節 結論
第七章 民主選舉與政府制度
第一節 政黨執政的選舉機制
第二節 選舉制的歷史演變
第三節 關於混合選舉制
第四節 決策權與行政權
第五節 三種政府制度
第六節 比較政府制度
第七節 對中國民主的啟示
第八節 結論

▍第二卷
第三部分 游離於民主與專制之間
第八章 民主淪為多數暴政
第一節 多數暴政的邏輯
第二節 社會多數暴政
第三節 多數暴政:從社會到政治
第四節 政治多數暴政的根源
第五節 如何避免多數暴政?
第六節 結論
第九章 精英民主與寡頭政治
第一節 生活中的寡頭政治
第二節 「寡頭政治鐵的規律」
第三節 什麼是精英民主理論?
第四節 精英統治的現實世界
第五節 熊彼特的精英民主理念
第六節 人民反對「人民的統治」
第七節 國家精英是民主中流砥柱
第八節 國家精英決定國家命運
第九節 結論
第十章 專制政權興盛之奧秘
第一節 專制統治的「路徑依賴」
第二節 專制統治的社會基礎
第三節 愚昧國民的培育
第四節 對民主正當性的質疑
第五節 「開明專制」的可能性
第六節 產生「開明專制」的因素
第七節 國家領袖的責任感
第八節 當代專制政權的死穴
第九節 結論
第四部分 民主制度的優勢與劣勢
第十一章 民主政治之社會基礎
第一節 民主與資本主義
第二節 西方的民主社會結構
第三節 第三世界的民主社會結構
第四節 民主與「現代化理論」
第五節 民主與公民社會
第六節 民主國家自治問題
第七節 傳統政治文化與民主
第八節 宗教與民主
第九節 結論
第十二章 民主政治與經濟發展
第一節 「專制促進經濟」論的淵源
第二節 專制與現代依附發展
第三節 專制與新興工業體
第四節 專制與「現代化理論」
第五節 對專制經濟優勢論的評判
第六節 專制優勢的特殊條件
第七節 政治制度中立論
第八節 民主的經濟優勢論
第九節 民主與經濟的數學分析
第十節 思想自由與科學進步
第十一節 民主與政府素質
第十二節 結論
第十三章 民主政治的三大悖論
第一節 政治民主與經濟自由
第二節 政治平等與經濟平等
第三節 政治民主與經濟民主
第四節 結論

▍第三卷
第五部分 近代西方通向民主之路
第十四章 從雅典民主到近代民主
第一節 雅典民主制的運作
第二節 雅典民主的背景與性質
第三節 雅典民主批判
第四節 近代民主的歐洲起源
第五節 從自由國家到自由–共和與自由–民主
第六節 結論
第十五章 自上而下的英國民主之路
第一節 英國自由傳統
第二節 「英格蘭內戰」的背景
第三節 徵稅權與英國三次內戰
第四節 走向「光榮革命」
第五節 圍繞選舉權的階級鬥爭
第六節 對英國民主化的解釋
第七節 關於英國民主的哲學思考
第八節 結論
第十六章 自下而上的法國民主之路
第一節 法國舊制度下的地主與農民
第二節 18世紀的法國階級結構
第三節 法國大革命為什麼發生?
第四節 法國舊制度的毀滅
第五節 革命危機與「雅各賓專政」
第六節 從拿破崙到拿破崙
第七節 馬克思對法國專制復辟的分析
第八節 法國民主道路的歷史教訓
第九節 結論
第十七章 以人民制衡人民:美國民主的五權分立
第一節 美國的政治分權體制
第二節 美國民主的根源
第三節 對「多數暴政」的警惕
第四節 普選制與美國民主進步
第五節 結論
第六部分 世界民主歷史演變軌跡
第十八章 當代民主化的理論與模式
第一節 世界民主的曲折歷史
第二節 民主化的結構主義理論
第三節 民主化的戰略互動理論
第四節 民主化理論批判
第五節 拉丁美洲民主化案例
第六節 南歐民主化案例
第七節 東歐與前蘇聯案例
第八節 結論
第十九章 民主政治的歷史命運
第一節 第三世界的民主起伏
第二節 民主盛衰成敗的原因
第三節 民眾為何對民主現狀不滿?
第四節 西方國家的民主困境
第五節 走向終極勝利的民主政治
第六節 為實現優質民主而努力

後記 我為什麼寫這本書?
附錄 通向中國民主之路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