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1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亞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東部亞洲海域為中心
亞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東部亞洲海域為中心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亞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東部亞洲海域為中心

作者: 葛兆光
出版社: 商務
出版日期: 2024-03-0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800.00
市场价格: RM121.69
本店售价: RM108.31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核心賣點】
  (1)此套講義是進階式的,對應不同層次的受眾,內容深度、廣度和角度不同。本書是由為博士生講課的講稿整理而成,專業性和研究性較強,涉及的領域也較寬。

  (2)本書重點是通過案例討論亞洲史的研究途徑,也討論如何把中國史放在亞洲史的大背景中。從中國角度觀察周邊,進一步通過中國、東部亞洲海域、整個亞洲,理解歷史的交錯、聯繫和融匯。

  (3)全書每個單元都從“問題”開始,討論亞洲史研究的必要性,以“討論”結尾,作為進一步研究的起點。

  (4)本書不僅是一門針對研究生的歷史課,而且是有關區域史研究的方法論。

  【一句話推介】
  本書重點在於研究亞洲東部,也就是環東海南海這個區域的互動與聯繫,比如明清中國、朝鮮、日本、琉球、安南之間,加上東南亞的呂宋、暹羅、爪哇、滿剌加諸國,以及從南海過來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和西洋諸國的互動。

  【內容簡介】
  本書為葛兆光講義系列之一,全書分為四個單元十三講,從亞洲史研究的可能性,東西方有關亞洲史的學術史,重點講到近世東部亞洲海域史的研究,並把“東部亞洲”或者“東海/南海”作為一個區域,充分研究這一區域內諸多國家之間(如明清時期的中國、朝鮮、日本、琉球、安南等等)的互動和聯繫,以及從南海過來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和西洋諸國的互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葛兆光


  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學專業本科、研究生畢業,曾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現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文科資深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東亞與中國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國思想史》(兩卷本,1998、2000)、《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2011)、《想象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2014)等。


目錄

“葛兆光講義系列”·說明
繁體版序
自序
開場白 “亞洲史的研究方法”課程要旨

第一單元 亞洲史/東部亞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問題:亞洲作為一個歷史世界,可能嗎?
第一講 從“元寇/蒙古襲來”事件說起
引言 同一個歷史事件,在不同的區域、角度和影響
一、“元寇/蒙古襲來”的前前後後
二、“蒙古襲來”及其對東北亞諸國的直接衝擊
三、“元寇”事件的歷史意義:世界史的開端?
第二講 亞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引言 不要畫地為牢:把中國放進亞洲
一、“亞洲”或“東部亞洲”,憑甚麼成為一個歷史世界?
二、所謂亞洲或東部亞洲海域:它與歐洲的不同歷史與文明
三、近世東部亞洲海域:幾個故事
四、超越國境:交錯與糾纏的區域史
第三講 亞洲/東部亞洲史的研究方法
引言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歷史學的變化趨勢
一、仍然是歷史、考古與語言:亞洲史研究在中國
二、物品:物質文化史的途徑
三、人物:族群與文化融合的歷史
四、書籍:圖書中的亞洲史
五、事件:涉及亞洲不同國家的歷史事件研究
討論:文獻、歷史和語言
建議閱讀論著

第二單元 亞洲史的學術史:歐洲東方學、日本東洋學與中國的亞洲史研究
問題:為甚麼要討論學術史?亞洲研究與日本東洋學的興起
第一講 從歐洲東方學、日本東洋學到亞洲史研究
引言 趨向現代:明治以來的東洋學
一、何為東洋?明治、大正時代日本對中國周邊之研究
二、“與歐人爭勝”:歐洲東方學之刺激
三、“有如國土”:明治、大正時代日本的侵略野心與學術取向之關係
四、明治、大正時代:東洋史研究領域的重要日本學者
五、二十世紀中國歷史諸領域所受日本之影響
第二講 個案:近代東西學術中之南中國海及東南亞研究
引言 關於環南海或東南亞的歷史研究
一、東西學術史上的“南海”
二、法國東方學家的南海研究:以費琅、馬司帛羅和伯希和為例
三、日本東洋學家的南海研究:以藤田豐八和石田干之助兩部著作為中心
四、東西學術影響下的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學界:以馮承鈞為例
五、“南海”:歷史課題與政治問題
六、有關南海的歷史文獻,以及《塞爾登地圖》
討論:通向亞洲史或東部亞洲史的途徑
建議閱讀論著

第三單元 環東海南海作為一個歷史世界:十五世紀以後的東部亞洲海域史
問題:為甚麼十五世紀之後,要談論“東部亞洲海域”?
第一講 蒙古時代以後:東部亞洲海域史的一個關鍵時代(1368—1420)
引言 歷史的“關鍵時期”
一、妥協:亞洲東部局勢的暫時穩定(1368—1405)
二、對峙:東部亞洲國際秩序的一段曲折(1403—1419)
三、衝突:“應永外寇”或“己亥東征”(1419)
四、再平衡:朝鮮通信使出使日本(1419—1420年及以後)
五、小結:蒙古時代之後的東部亞洲海域
第二講 十五至十九世紀的環東海南海海域
引言 從一部文獻與一幅地圖說起
一、“蒙古時代”之後:東部亞洲海域成為一個歷史世界
二、海道超越了陸路:十五世紀後歷史重心從西北轉向東南
三、自西徂東:東部亞洲海域的秩序在十九世紀面臨挑戰
四、小結:對“中央歐亞”與“東亞”概念的反省:重提環東海南海海域研究之必要
討論:有關“東部亞洲海域”,我們該做甚麼?能做甚麼?
建議閱讀論著

第四單元 域外有關近世東部亞洲的歷史文獻舉例
問題:就算你研究中國史,是否中國史料就已足夠?
第一講 攬鏡自鑒:為甚麼要關注這些域外史料?
引言 為甚麼有關中國的域外史料開始引起注意?
一、域外史料的意義:舉幾個例子
二、域外史料的意義(續):繼續舉例說明
三、為甚麼中國學界對此關注不夠?
四、現代學術變化可能的又一波?
第二講 有關東部亞洲與中國的日本文獻舉例
引言 且向東瀛尋逸史?
一、《華夷變態》
二、《唐通事會所日錄》
附:《清俗紀聞》
三、《通航一覽》
四、《善鄰國寶記》
五、《入明記》
附說:明清中國有關日本的文獻舉例
第三講 有關東亞與中國的朝鮮史料舉例
引言 最近的“鄰居”,最“漢”的文獻
一、《韓國文集叢刊》
二、《承政院日記》及《同文匯考》
三、《通文館志》
附說:明清中國有關朝鮮的文獻舉例
第四講 有關朝鮮與日本之間交往的漢文通信使文獻
引言 甚麼是“通信使”?日朝之間的往來
一、朝鮮通信使的三類使命:修好睦鄰、刺探情報、弔喪慶賀
二、通信使的影響:東亞文化的交流
三、現存朝鮮通信使文獻:兩種叢刊與《朝鮮通信使文獻選編》
第五講 有關琉球的漢文文獻
引言 十五、十六世紀亞洲東部海上貿易的中心
一、古琉球·琉球王國·納入日本:琉球歷史的簡介
二、《歷代寶案》
三、明清中國有關琉球歷史的文獻
四、注意朝鮮文獻中的琉球
第六講 有關越南與中國的漢文史料舉例
引言 通過北寇敍述塑造認同:越南的歷史文獻
一、掙脫中原王朝的羈縻與控制:安南的獨立史
二、《大越史記全書》的歷史書寫
三、其他史料:碑銘以及北使或燕行文獻
討論:從各種漢文文獻中看東亞的歷史

課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