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个人成长 > 萎靡解答之書:卡在不上不下心理狀態的你,必須知道的六個解方
萎靡解答之書:卡在不上不下心理狀態的你,必須知道的六個解方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萎靡解答之書:卡在不上不下心理狀態的你,必須知道的六個解方

作者: 蘇益賢,唐京睦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 2024-05-3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20.00
市场价格: RM63.89
本店售价: RM56.86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台灣人限定***

  為現代人說不清楚的各種無力感命名
  給予萎靡心靈解方的自我啟發之書

  提不起勁、沒Fu、微社恐、心累、人生沒有夢想⋯⋯
  「你沒有憂鬱症,但知道自己的狀況不好」
  「你處於一種不上也不下的心理狀態」
  「你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你,無話可說⋯⋯」

  因為沒有嚴重到生病而被忽視,長久下來你的人生停滯了⋯⋯

  本書針對台灣人在後疫情時代,集體身心出現萎靡的情形,將國人的狀況重新定義成六種具體的「無的症狀」:無力、無言、無我、無感、無意、無夢。透過本書為台灣人量身打造的「萎靡自我檢視」,帶領讀者第一步辨認出自己屬於哪一種「無」,並進一步提供完整的身體(芳療、按摩、冥想)、心靈(心理學導引、自我啟發練習)雙療齊下的解方,帶領讀者在本書的自我探索和練習中,獲得全方位的紓解,從萎靡的狀態轉而迎向勇敢盛開的人生。

  ●什麼是「心理萎靡」
  心理學家柯瑞.凱斯定義為:「萎靡是一種停滯、空虛、因為無所事事感到的倦怠感。」

  再說得更直白一點:心理萎靡是一種感覺與快樂、樂趣脫節,人生缺乏目標感的狀態。

  當事人會發現自己時常抱怨人生真無聊,對生活中的可能性、積極正向的那一面不再懷抱期待,也難以找到所謂事情背後的意義、或者人生的意義。

  處於心理萎靡的狀態中的人們,會覺得自己被困住了、生活像泥巴一樣黏膩而停滯,時常有空虛、沒有動力的感覺。另一位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博士則這種狀態形容為:「感覺就像你在混日子,透過霧濛濛的擋風玻璃審視自己的生活。」

  ●你是哪一種萎靡?
  *你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嗎?
  從無力到有力,帶您敢相信——先從躺平到坐著,找到力氣的第一步
  【無力者症狀描述】
  1提不起勁、懶散、沒力氣
  2心中常出現「算了吧」的念頭
  3情緒悶悶的,卻又不至於憂鬱
  4無力感與自我懷疑
  無力者,心的導引練習
  重新找到力量的練習:把控制感找回來
  留意自己非黑即白的思考習慣
  你是內控?還是外控?
  從內外控到「雙控」,讓你更有彈性的思考方式
  成為灰色雙控者的練習
  無力者,身體的紓壓練習
  力量的來源:請別忘了你有身體
  身心能量的拍立得:身體掃描
  活在當下的練習:嗅吸香氣與按摩
  有力的按摩:雙腿與骨盆區域
  有力的香氣:沉香醇百里香、高地杜松

  *你對任何事都沒FU嗎?
  無感到有感(敢有感覺)——不敢有感覺,是一種自我保護
  【無感者症狀描述】
  1因為「有感覺」很麻煩,所以試著不再有感覺
  2因為「在意」很累,所以試著不去在意
  3對自己的「無感」慢慢無感
  4和各種感覺(不管是好的、壞的)失聯
  無感者,心的導引練習
  用另一種方式,勇敢地擁抱感覺
  變得有感的第一步:在感覺出現之前,先停在外在經驗本身
  心理治療好工具:暴露不反應
  無感者,身體的紓壓練習
  接觸是幸福的開關,更是找回感覺的線索
  幸福賀爾蒙:催產素
  有感的開關在下腹、後腰、骨盆
  有感香氣:玫瑰、茉莉

  *你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無意到有意(敢脆弱)——我願意讓別人「進入」我的人生嗎?
  【無意者症狀描述】
  1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
  2害怕受傷,所以不再試著與他人建立連結
  3只要有事情會讓自己看起來很脆弱、很傻,寧可不去做
  4拒絕敏感度高
  無意者,心的導引練習
  自尊 vs. 他尊:擴大他尊資料庫
  擴大自尊資料庫
  罪惡 ≠ 羞愧:允許自己有時就是沒辦法做好,但自己還是不錯的
  勇敢面對他人給予的回饋
  新的「堅強」,其實是敢於脆弱的坦誠
  無意者,身體的紓壓練習
  練習「開心」解百憂
  心痛比快樂更真實
  擁抱是特效藥
  平心之前也需要靜氣
  有意的按摩:胸口與手臂按摩
  有意的香氣:芳樟、桔葉

  *你沒有夢想?有點厭世?
  無夢到有夢(敢作夢)——重新找回做夢的力氣
  【無夢者症狀描述】
  1嘲笑那些還在說著「有夢最美」的人,對此感到不屑
  2厭世、憤世嫉俗的感受(對世界、對社會有各種情緒,卻苦無出口)
  3覺得世上沒有「真實」存在
  4你有一點精神潔癖
  無夢者,心的導引練習
  重新找回做夢的力氣與勇氣
  為無夢找成因:懷抱夢想是有成本的
  在做夢之前,準備好「希望」的火種
  在你的優勢之處,找到自己的勇敢
  擦亮你的招牌優勢
  無夢者,身體的紓壓練習
  要有夢,就要「動」
  在當下裡覺察
  鎮定靜心的反射區
  有夢的按摩:眉心與耳朵
  有夢香氣:高地牛膝草、秘魯聖木

一致推薦

  柚子甜 |心靈作家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海苔熊 |Podcaster
  連俞涵 |演員、作家
  陳文玲 |政大廣告系兼X實驗學院籌備處教授
  溫佑君 |肯園CANJUNE 創辦人
  膝關節 |知名影評人
  臧鴻儒 |精神科醫師
  (按姓名筆畫排序)

名人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不管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又還沒到憂鬱症的程度,這種不上不下有點尷尬的心理狀態,偶爾就能從身邊的朋友口中聽到。認為耍廢有理,但又感覺一直耍廢好像也不行,小天使、小惡魔坐在自己的肩膀上不斷拉鋸。感謝《萎靡解答之書》這本書的出現,讓陷在萎靡中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朋友,有了清晰的指引!

  陳文玲(政大廣告系兼X實驗學院籌備處教授)——
  選擇在大學教書,因為我不是高牆對面的雞蛋,我只會在高牆裡面搞破壞。這些年,最有創意的破壞計畫之一,就是把畢業多年、各懷絕技的蘇益賢和唐京睦找回學校,表面上合授一門必修課, 實則是想擾動一直以來被頭腦綁架的大學課程。我認為,唯有打開一個過去不存在的空間,學生才有機會在此之中長出身心的嫩枝,而有了足夠健康的身心,才能支撐一顆大腦袋,也才能或應付、或擁抱、或對抗社會的期待與科技的追趕。益賢和京睦在政大做的實驗,很像「著涎」——當嫩芽被小綠葉蟬刺吸之後,反而會引發特殊的氣味,從萎靡走向清醒,將青春轉為蜜香,而這本書,就是他們課堂筆記的交換日記,讓清醒之可能、蜜香之甜美,從一所大學的課堂散播出去,願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好好長大,在雞蛋和高牆之間,找到個人存在的意義,帶著我們走向未來。

  溫佑君(肯園CANJUNE 創辦人)——
  本書書名已經暗示了一個重啟人生的開關,因為「萎靡」本是形容被不當澆灌、或擺在錯誤環境裡的植物,而這本書就像是園藝指南,跟著書中明朗的程式走,讀者就更有機會校準生命的節奏,在對的季節裡重現生氣。說這本書「程式化」,只是在強調作者的視角清晰地令人驚艷,比如它同時提供了左腦解方和右腦解方,對各種無力現象精準分類,使人更容易對症下藥。然後書中所提到的精油,也有別於一般芳療書常見的處方箋,而是以盟友的形象現身,為大家建立起一個活生生的香氣支援系統。雖然各類型的讀者都能從中獲益,但拒絕輕信、害怕浪費情感的讀者,應該會對這本書產生最大的共鳴。因為搖旗吶喊的心靈雞湯,對有些人而言恐怕是虛不受補,而本書的冷調暗香,反倒更能讓人無負擔地鬆開,從而慢慢長出自己的力量。

  臧鴻儒(精神科醫師)——
  我覺得這本書蠻適合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躺平」是一種習得的無力狀態,本書提供了一套重啟方法,簡單易行,幫助你找回身心的連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政大心理所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現為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專長為接納與承諾治療、情緒與壓力調節、第二波正向心理學、心理學於職場之應用等。

  除臨床工作外,亦擅長透過講座、工作坊等形式推廣心理學知識。執業後陸續獲邀至各大企業、大專院校、國高中、公部門等單位擔任講座,每年講座時數超過五百小時,授課經驗豐富。

  著有:
  《練習不壓抑》、《練習不快樂?!》、《從此不再壓力山大》(時報)、《轉動內心的聚光燈,照亮人生更多可能》(商周)

  與他人合著:
  《奶油融化了》(雄獅美術)、《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心靈工坊)、《你今天被騙了嗎?》(時報)等心理學大眾科普書籍。

  Blog|心理師的口袋
  FB, IG & Podcast|心理師想跟你說
  Email|[email protected]

唐京睦

  現職肯園香氣私塾專業芳香療法講師,除教授Usha Veda瑞士專業芳香療法一階認證課程外,也開設大量與企業、大專院校以及國高中等單位合作的課程,亦有豐富的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經驗。

  擅長以輕鬆簡單的語言,透過活潑可親的互動方式,讓芳香療法能落實於生活之中,並將精油香氣與書寫、繪畫與圖像等媒介結合,開發出多種激發創意與創造力的課程。

  著有:《歡迎光臨肯園精油新手村》(與張錫宗老師合著,三采)。

  【專業認證與學習】
  瑞士 Usha Veda 自然療法學院:芳香療法專業認證第一階、第二階、第三階並取得正式證書 / 親子工作坊 / 芳香五星術 / 荷蘭Hans de Back 頌缽工作坊結業授證

  肯園www.facebook.com/canjunecom


目錄

【前言】心理萎靡是種怎樣的感受?
你是哪一種萎靡?萎靡自我檢視
關於本書的左腦解方 vs. 右腦解方

【Chapter 1】從無力到有力:敢相信
先從躺平到坐著,找到力氣的第一步
為無力找成因:無力感的心理學
兩邊一樣爛,別逼我表態
當我們放棄面對、逃跑或抵抗
【左腦解方】
重新找到力量的練習:把控制感找回來
留意自己非黑即白的思考習慣
內控vs.外控
從內外控到「雙控」,讓你更有彈性的思考方式
成為灰色雙控者的練習
【右腦解方】
力量的來源:請別忘了你有身體
身心能量的拍立得:身體掃描
活在當下的練習:嗅吸香氣與按摩
無力到有力的香氣
按摩的安全守則
有力的按摩:雙腿與骨盆區域

【Chapter 2】無感到有感:敢有感覺
不想有感覺,是一種自我保護
為無感找成因:無感可能是一種自保機制
為了變得無感,人們想盡各種方法
【左腦解方】
用另一種方式,勇敢地擁抱感覺
變得有感的第一步:在感覺出現之前,先停在外在經驗本身
心理治療好工具:暴露不反應
【右腦解方】
接觸是幸福的開關,更是找回感覺的線索
幸福賀爾蒙:催產素
有感的開關在下腹、後腰、骨盆
無感到有感的香氣
有感的按摩:下腹、骨盆與後腰

【Chapter 3】無我到有我:敢做自己
我是誰?「做自己」是什麼意思?我可以做自己嗎?
為無我找成因:給出承諾太沉重
答案在「自己」身上
【左腦解方】
在「做自己」之前,我們得先思考「自己=X,那X=?」
自我差距理論:你在哪裡、你想要去哪裡?
聊一下「自我差距理論」
畫出地圖,一邊行動、一邊微調
定義完「自己」之後,難題才要出現
自我接納之必要:所謂的理想,也可以不那麼理想
【右腦解方】
「做自己」要顧消化
做自己的代償「在腸胃」
腸胃是第二個大腦——腸腦軸線的魔法
調整自我的閘門:腹部
無我到有我的香氣
有我的按摩:腹腔按摩

【Chapter 4】無意到有意:敢脆弱
我願意讓別人「進入」我的人生嗎?
為無意找成因:萎靡之下的憂鬱三角
拒絕敏感度
【左腦解方】
自尊 vs. 他尊:擴大他尊資料庫
擴大自尊資料庫
罪惡 ≠ 羞愧:允許自己有時就是沒辦法做好,但自己還是不錯的
勇敢面對他人給予的回饋
新的「堅強」,其實是敢於脆弱的坦誠
【右腦解方】
練習「開心」解百憂
心痛比快樂更真實
擁抱是特效藥
平心之前也需要靜氣
無意到有意的香氣
有意的按摩:胸口與手臂按摩

【Chapter 5】無言到有言:敢說敢聽
沒有感覺、與生活失聯,你的話語就不會有重量
為無言找成因:我真頇顢講話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不擅長講話?
【左腦解方】
切換生活視角,豐富自己生活
先花點時間,練習與自己對話
資訊減糖計畫,於是你更能專注在對話之中
正念傾聽的練習
【右腦解方】
找回自己的聲音
進擊巨人的「後頸」,隱藏了真實的自己
發聲練習:聲音共振對身心的好處
無言到有言的香氣
有言的按摩:脖頸與肩膀

【Chapter 6】無夢到有夢:敢作夢
重新找回做夢的力氣與勇氣
為無夢找成因:懷抱夢想是有成本的
【左腦解方】
自我設限
在做夢之前,準備好「希望」的火種
在你的優勢之處,找到自己的勇敢
擦亮你的招牌優勢
【右腦解方】
老話一句:回到當下
要有夢,就要「動」
在當下裡覺察
鎮定靜心的反射區
無夢到有夢的香氣
有夢的按摩:眉心與耳朵
結語:你的X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