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5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疾病百科 > 糖尿病健康指南
糖尿病健康指南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糖尿病健康指南

作者: 原水文化編輯室
出版社: 原水
出版日期: 2006-02-2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03
本店售价: RM33.8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近十年來,糖尿病一直是國人死因的前五名,更值得關注的是,不僅有50-60歲的糖尿病患者,也不乏20-30歲的年輕患者。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機率較正常人高出25倍;罹患心肌梗塞的比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4倍;嚴重時需要截肢的足部病變,也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而且糖尿病有明顯的家族傾向,因此本書專為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屬與糖尿病高危險群,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衛教常識,讓大家擁有正確的觀念,尋回健康。

本書重點
●糖尿病的併發症:
急性併發症:低血糖症、酮酸中毒、高滲透壓高血糖非酮性昏迷……。
慢性併發症:視網膜病變、角膜病變、青光眼、視神經病變、水晶體病變、腎臟病、尿毒症、對稱性神經病變、不對稱性神經病變、心臟病、心肌梗塞、腦中風……。

●糖尿病患者生活保健:
早餐一定要吃、中午吃飽即可、晚餐吃得少、嚴格遵守用餐時間、口味清淡、避免高脂肪食物、細嚼慢嚥、維持理想體重、了解個人狀況做運動……

主筆者簡介

  • 王治元(亞東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 陳旺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主任醫師)
  • 馬世明(西園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醫師)
  • 李詩應(西園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 楊克仁(長庚醫院視網膜科主治醫師)
  • 許滎鑠(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主任醫師)


    目錄

    【增訂版 序1】明確認知糖尿病◎王治元
    【增訂版 序2】提供最正確的醫學觀念◎陳旺全

    PART1 建立正確觀念
    ◎常口渴、尿多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症狀
    典型症狀
    倦怠或疲累
    視力模糊
    傷口不易癒合或易有瘀青
    常有皮膚感染或牙齦腫痛
    手腳常有感覺異常或麻木
    常有尿路、陰道或黴菌感染
    ●正確診斷糖尿病
    ●75mg葡萄糖耐受試驗
    ●妊娠型糖尿病檢驗
    ◎少吃糖就能搞定糖尿病?
    ●醣類的種類
    單醣
    雙醣
    多醣
    ●糖分的攝取
    減少攝取單醣與雙醣類
    攝取適量多醣類
    ●結論
    ◎只有老人才會得糖尿病?
    ●糖尿病並非老人專利
    第1型糖尿病
    飲食習慣改變
    生活形態改變
    肥胖者增多
    ◎治療糖尿病有偏方嗎?
    ●急尋秘方很危險!
    症狀並非唯一指引
    併發症不可不防
    藥物的副作用
    糖尿病需長期治療
    ◎糖尿病可以根治嗎?
    ●胰臟移植的可行性
    ●血糖控制好就沒煩惱
    ◎糖尿病會遺傳嗎?
    ●第一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
    ●遺傳以外的病因
    飲食習慣
    生活習慣
    疾病
    ◎新藥是否比較好?
    ●考慮換藥的因素
    藥物效果不佳
    有嚴重副作用
    使用的方便性
    代謝途徑
    ◎需要長期跑醫院、花很多錢治療嗎?
    ●掛號、檢查費用
    ●藥物費用
    口服降血糖藥
    胰島素
    其他藥物
    ●其他費用
    血糖測定器及相關費用
    驗尿試紙

    PART2 認識糖尿病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定義
    ●胰臟的位置
    ●人體新陳代謝過程
    ●胰島素不足及敏感度變差是糖尿病的主因
    ◎糖尿病的類型
    ●第1型糖尿病
    ●第2型糖尿病
    ●其他類型糖尿病
    妊娠型糖尿病
    續發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有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者(體重超過正常體重的120%)
    曾有空腹血糖異常或葡萄糖耐受性障礙
    高血壓、高血脂
    活動量低,不常運動者
    妊娠糖尿病或生產嬰兒超過4公斤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年紀大於45歲者
    種族
    ◎糖尿病的治療
    ●多管齊下搞定糖尿病
    理想治療目標
    ●治療糖尿病四大要訣
    控制飲食
    適度運動
    藥物使用
    自我檢查與追蹤治療
    ◎糖尿病的併發症
    ●急性併發症
    低血糖症
    酮酸中毒
    高滲透壓高血糖非酮性症候群
    ●慢性併發症
    眼睛病變
    腎病變
    神經病變
    足部問題
    心血管病變
    ◎中醫對糖尿病的看法
    ●消渴症致病原因

    PART3 糖尿病自我檢查
    ◎糖尿病檢測PART1
    ●依症狀自我檢測
    倦怠感
    ◎糖尿病檢測PART2
    ●糖尿病DIY檢測圖
    頻尿狀況

    PART4 糖尿病的診斷與治療
    ◎何時需要看醫生?
    ●尚未發現糖尿病
    ●已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應該掛哪科?
    ●基本科別
    新陳代謝科(內分泌科)
    家醫科或內科
    ●併發症轉診科別
    小兒科
    眼科、神經科、腎臟科
    ●總結
    ◎醫生會提出哪些問題?
    ●狀況一:尚未確定為糖尿病
    ●狀況二:糖尿病患
    ◎要做哪些檢查?
    ●尿液檢查
    尿糖檢查
    尿蛋白反應
    尿酮體反應
    白血球計數
    微量白蛋白反應
    ●血液檢查
    空腹血糖
    扎指尖血測血糖
    飯後2小時血糖
    葡萄糖耐受試驗
    其他:糖化血色素;血脂肪
    ◎醫生會開的藥物
    ●口服降血糖藥
    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藥物
    抑制肝臟葡萄糖生成的藥物
    抑制醣類吸收的藥物
    改善組織對胰島素的阻抗性
    ●胰島素治療
    必須使用胰島素治療者
    胰島素療效
    注射方式
    胰島素治療須知
    以針筒注射胰島素步驟圖
    胰島素治療的組合方式
    ◎併發症的檢查
    ●末梢神經病變檢查
    症狀的評估
    臨床神經學檢查
    神經電生理學測試
    ●眼睛病變檢查
    一般性眼科檢查
    輔助檢查
    ●心臟血管檢查
    心電圖檢查
    照會心臟科醫師
    ●感染症檢查
    尿蛋白檢查
    X光檢查
    ◎吃中藥有效嗎?
    ●哪些中藥最有用?
    ●單方

    PART5 糖尿病的日常保健與預防
    ◎糖尿病不能吃甜食嗎?
    ●糖尿病患該有的飲食原則
    早餐一定要吃,中午吃飽即可,晚餐吃得少
    嚴格遵守用餐的時間
    口味清淡
    避免高脂肪食品
    細嚼慢嚥
    ◎糖尿病治療從控制體重做起
    ●以理想體重為目標
    ●計算一天所需要的熱量
    ●成年人之理想體重範圍
    ●案例
    ●各類營養所生成的熱量
    醣類(碳水化合物)
    油脂
    蛋白質
    ◎食物熱量的計算與安排
    ●學習正確代換
    ●學習正確代換步驟
    步驟1:決定餐飲量
    步驟2:挑選每餐的食物組合
    步驟3:計算食物熱量
    步驟4:按比例分配熱量
    步驟5:試吃與調整分量
    步驟6:與營養師討論
    ●飲食計畫
    ●注意事項
    準備器皿
    學習認識食物
    養成習慣
    多方嘗試
    常和營養師保持聯繫
    ◎糖尿病患可以外食嗎?
    ●外食者面臨的問題
    油多
    做法不詳
    套餐或促銷的誘惑
    ●外食族注意的要點
    看懂營養標示
    只吃認識的食物
    避開油脂
    濃稠汁液不要碰
    養成喝水或喝淡茶的習慣
    沙拉醬少吃為妙
    不喝酒精飲料
    ◎糖尿病的中醫食療
    ●糖尿病的另一線生機
    糖尿病食療方
    糖尿病單方驗方
    ◎哪些另類療法有助益?
    ●冥想肌肉鬆弛訓練
    ●傳統穴道按摩法
    按摩穴道
    四肢按摩
    ●氣功治療
    練氣功的注意事項
    靜功
    ◎糖尿病患該運動嗎?
    ●不宜過度運動者
    有併發症的人
    病情不穩定或控制不良者
    醫生限制指示運動的患者
    ●了解個人狀況做運動
    ◎糖尿病患該如何運動?
    ●運動時該注意的事項
    ◎糖尿病患能外出旅遊嗎?
    ●糖尿病患出遊原則
    病歷摘要與處方影印本
    糖尿病藥物
    血糖儀
    預防低血糖的食物
    足部護理所需的東西
    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證件」
    與親友同行
    ◎如何預防慢性併發症?
    ●預防眼睛病變
    ●預防腎病變
    ●預防末梢神經病變
    ●預防足病變
    ◎併發症的護理
    ●神經病變症狀測試
    感覺系統
    運動系統
    自主系統
    ●患者該注意的事
    ◎糖尿病可以預防嗎?
    ●初段預防
    注意並改善飲食習慣
    固定運動
    控制體重
    ●次段預防
    篩檢的重要性
    預防併發症
    檢驗方式
    ●末段預防
    預防與延緩併發症
    戒菸
    ◎預防糖尿病該怎麼吃?
    ●食物類
    藍莓葉
    牛蒡
    大蒜
    洋蔥
    肉桂
    秋葵與豌豆

    附錄 糖尿病患建議食物交換表

  • 日常生活消耗熱量表
  • 運動消耗熱量表
  • 食物交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