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1,87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唯識義理論爭集
唯識義理論爭集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唯識義理論爭集

作者: 梅愚
出版社: 崇文書局
出版日期: 2020-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68.00
市场价格: RM84.13
本店售价: RM74.8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民國時期,隨著法相唯識學的復興,產生了圍繞唯識義理的幾場大爭論,本書集中展示的就是其中*重要的五場爭論:

1. 法相唯識二宗辨:歐陽竟無大師判法相與唯識為二宗;太虛大師論法相必宗唯識;印順法師論唯識必是法相的,法相不必宗唯識。

2. 相宗新舊兩譯辨:1931年梅光羲發表《相宗新舊兩譯不同論》一文,太虛法師隨即提出批評,而守培法師對梅光羲文和太虛法師文都提出了批評。另收正果法師一文。

3. 見相同種別種辨:1923年景昌極發表《見相別種辨》一文,取安慧之說,主張見分與相分同種;此後,唐大圓與景昌極反復辯論,太虛大師亦對景昌極文予以駁難。

4. 《起信論》與唯識:歐陽竟無師生等據唯識義判《大乘起信論》為中土人士偽撰;太虛大師“乃從《成唯識論》尋得此論立說之依據點”,以唯識釋《起信論》。

5. 唯識與佛法:1922年南京支那內學院開學時,在開講《成唯識論》之前,歐陽竟無大師先以十義作《唯識抉擇談》(聶耦庚記錄,呂澂校訂;文中黑體字為歐陽竟無所撰原稿);太虛大師認為“然以之專談唯識一宗,雖無不可,而置之佛法總聚中,則猶須為抉擇之抉擇焉”,故作《佛法總抉擇談》。
 


作者介紹


目錄

法相唯識二宗辨 1
辨唯識法相/歐陽竟無 2
論法相必宗唯識/太虛 5
再論法相必宗唯識/太虛 12
辨法相與唯識/印順 14

相宗新舊兩譯辨 19
相宗新舊兩譯不同論/梅光羲 20
《相宗新舊兩譯不同論》書後/太虛 28
讀《唯識新舊兩譯不同論》後的一點意見/守培 32
在唯識學上新舊兩譯 關於第七第八兩識論點的分歧/正果 51

見相同種別種辨 67
見相別種辨/景昌極 68
見相別種釋疑/唐大圓 93
見相別種未釋之疑/景昌極 101
釋景幼南《見相別種未釋之疑》/唐大圓 109
《見相別種辨》釋難/太虛 113

《起信論》與唯識 119
《大乘起信論》唯識釋/太虛 120
《〈起信論〉唯識釋》質疑/王恩洋 145
答《〈起信論〉唯識釋質疑》/太虛 152

唯識與佛法 157
唯識抉擇談/歐陽竟無 158
第一、抉擇體用談用義 159
第二、抉擇四涅槃談無住 161
第三、抉擇二智談後得 164
第四、抉擇二諦談俗義 167
第五、抉擇三量談聖言 170
第六、抉擇三性談依他 171
第七、抉擇五法談正智 173
第八、抉擇二無我談法無 179
第九、抉擇八識談第八 180
第十、抉擇法相談唯識 189
佛法總抉擇談/太虛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