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內容簡介

  悲劇是希臘人特有的成就。他們最早意識到悲劇,並將悲劇提昇至最高境界。若要進入希臘悲劇的殿堂,必先閱讀希臘三大悲劇家的經典之作-伊思奇勒斯的《阿卡曼儂》(Aeschylus, Agamemnon)、沙弗克力斯的《伊底帕斯王》(Sophocles, Oedipus the King)以及尤里庇狄斯的《米蒂亞》(Euripides, Medea)。
  此三位悲劇作家以詩人的直觀洞察生命,他們所創造的悲劇主角展現了偉大心靈歷經人生苦難的感受。請您一同深入這些悲劇靈魂,使憐憫與敬畏之情得經藝術洗滌而臻至和諧之境。

本書特色

  悲劇是希臘人特有的成就。他們最早意識到悲劇,並將悲劇提升至最高境界。若要進入希臘悲劇的殿堂,必先閱讀希臘三大悲劇家的經典之作──伊思奇勒斯的《阿卡曼儂》(Aeschylus, Agamemnon)、沙弗克力斯的《伊底帕斯王》(Sophocles, Oedipus the King)以及尤里庇狄思的《米蒂亞》(Euripides, Medea)。

  此三位悲劇作家以詩人的直觀洞察生命,他們所創造的悲劇主角展現了偉大心靈歷經人生苦難的感受。請您一同深入這些悲劇靈魂,使憐憫與敬畏之情得經藝術洗滌而臻至和諧之境。

作者簡介

蘇弗克里茲(Sophocles,約496-406BC)

  於西元前四六八年首度贏得雅典酒神祭悲劇競賽首獎,從此展開他輝煌燦爛的劇作生涯逾一甲子。傳世作品凡七,創作年代涵蓋雅典歷經知識大變革,民主體制盛極而衰的一段歷史。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是《伊底帕斯王》,寫伊底帕斯子女命運的《安蒂岡妮》,以及寫一代英雄之死的《伊底帕斯在科羅納斯》。

埃斯庫羅斯(Aeschylus, 約西元前525-456)

  埃斯庫羅斯有「悲劇之父」、「西洋戲劇之父」的美譽。他為希臘悲劇加入第二位演員,豐富悲劇的情節衝突,將文本發展成兼具美學價值與文學趣味的悲劇。埃斯庫羅斯曾參加馬拉松戰役,生平十三次獲得悲劇競賽首獎。現存傳世作品共七部。

尤里庇狄思(Euripides, 約西元前480-406)

  是古希臘三大悲劇家的最後一位。他出生時適值雅典城邦的黃金時期,不過他獨立特行,厭世忌俗,很少參與政治活動,交往者多為品趣相同的哲學家和詭辯家。晚年他更離開雅典,到馬其頓宮廷作客,並在那裡寫出了他晚年的曠世巨構。據說他共寫了92個劇本,現存的共有17個悲劇和一個山羊劇。他在悲劇競賽中一共只獲得5次首獎(一說4次)。

譯者簡介

劉毓秀

台大外文系畢業,台大外文研究所碩士,現任教台大外文系。

曾珍珍

台大外文系畢業,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


目錄

  • 譯者序╱劉毓秀
  • 悲劇的理念╱曾珍珍譯
  • 阿卡曼儂╱劉毓秀譯
  • 伊底帕斯王╱劉毓秀譯
  • 米蒂亞╱曾珍珍譯

  • 商品属性
    [] ??劇
    [作者] 劉毓秀,曾珍珍
    [出版社]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ISBN] 9789575862435
    [出版日期] 1984-10-30
    [开本]
    [页数] 256
    [装帧] 平裝
    [规格] 21 / 單色印刷 / 普級
    [版次] 初版
    [版本(简/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