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內容簡介

  過去,大家稱香港是小漁港。現在,大家稱香港是貿易港。昔日,未有隧道和港鐵前,往返港九兩地,渡輪是唯一選擇;渡輪服務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不可或缺。

  本書回顧香港由開埠至今的海上交通和民生發展之關係。為了迎合時代的變遷,不同的海上交通工具應運而生,由舢舨、「嘩啦嘩啦」、橫水渡、電船仔,到天星小輪的「星」船隊、油麻地小輪的「民」字頭船隊、港九小輪的「海」船,再到愉景灣和珀麗灣的專線船隊,還有離島遊和維港遊的遊覽船,書中都一一分析其興衰始末,由此了解香港百多年來的民生變化。

作者簡介

陳志華

  土生土長香港人,現任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香港通識教育會副主席和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中華文化研究計劃顧問。陳氏長期專注本土歷史、風俗文化研究,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香港歷史的文章、曾接受報章雜誌、電台及電視台訪問及擔任香港歷史講座講者及香港史古蹟考察導賞員等。重要著作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史教材套》、《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新界街道》、《追尋香港古蹟》、《追尋九龍古蹟》、《追尋新界古蹟》、《漫遊九龍屋村》、《漫遊新界東屋村》、《漫遊新界西屋村》、《漫遊香港離島屋村》、《香港巴士九十年》等。

李青儀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本科生。李氏對香港歷史文化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大學期間參與不同與香港相關的歷史文化研究工作,包括參加由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樹仁大學和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舉辦的「第二屆廿一世紀華人社會的歷史教育研討會」、投稿於香港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刊物《今鑑》以及擔任香港大學主辦的「中華文化考察活動—香港圍村」活動的導賞員。

盧柊泠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本科生。盧氏對香港歷史深感興趣,曾投稿於香港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刊物《今鑑》、擔任香港大學主辦的「中華文化考察活動—香港圍村」活動的導賞員、協助撰寫《漫遊香港離島屋村》一書,及擔任公共圖書館香港史講座的客席講員。


目錄

商品属性
[] ??用科學
[作者] 陳志華、李青儀、盧柊泠、黃曉鳳
[出版社] 中華
[ISBN] 9789888181100
[出版日期] 2012-07-01
[开本]
[页数] 200
[装帧] 平裝
[规格] 23 / 單色印刷 / 普級
[版次] 初版
[版本(简/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