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3,38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心理学 >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

作者: 蔡宜芳
出版社: 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 2021-04-0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24
本店售价: RM47.38
促销价: RM44.19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他們,能好好長大嗎?
 
國中校園第一手最震撼,也最令人心疼的輔導故事。
 
「我是不是要死掉,爸媽才會聽我說話?!」
──一個青少年的崩潰吶喊。
 
  青少年自我傷害,甚至走上絕路,逐年攀升,屢創下新高。
 
  我們能不能看見青少年在憂鬱、憤怒背後,
  那些他們說不出口的無助與惶惑?
  我們能不能理解青少年在看似乖張的行為背後,
  那一顆顆渴求關愛的心?
 
  擔任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多年的蔡宜芳心理師,
  以溫柔同理及諮商專業,卸下青少年的武裝與敵意,
  她接住每一個表面上難搞,但其實內心正哭泣的青少年。
 
  ▌25篇文章,皆附有父母、老師如何與青少年溝通的具體建議。
 
  本該是大人世界的問題,
  青少年卻以憂鬱、傷害自己的方式,全然承受;
  以沉默退縮、反抗、說謊、拒學等方式,築起內心的高牆。
 
  青少年心碎吶喊:
  ◆為了考上前三志願,她拚命讀書,焦慮地拔眉毛、拔頭髮……
  ◆「我是不是要死掉,爸媽才會聽我說話?!」
  ◆為了怕爸媽不愛他,他考試作弊,讓自己維持前三名。
 
  青少年絕望嘆息: 
  ◆剛考上台灣前五志願大學的新鮮人,因情傷而自殺,住進精神病房。
  ◆「老師,割腕不夠痛了,還有什麼更痛的方法嗎?」
  ◆「如果這個家沒有我,是不是大家都會開心一點?」
 
  家族治療指出,孩子的問題其實反映出家庭系統的運作出了問題。
 
  例如「你追我逃」,當父母管得越嚴格,孩子就越反彈;當孩子越反彈,父母就更覺得這個孩子太叛逆了,不得不管,如此產生惡性循環。
 
  但從沒有哪個世代,青少年長大的路是如此煎熬,而為人父母也備嘗艱辛。
 
  父母是愛孩子的,但當父母因為婚姻、經濟、工作壓力、原生家庭,乃至於社會結構等所滋生出的困境,而無法給予青少年適切的陪伴與愛,那麼,正值青春狂飆期的青少年往往容易走偏,甚至向下直直墜落。
 
  從小成績優異,但在念了高雄中學音樂班後卻受挫的宜芳心理師,她因而更能理解青少年所面臨的苦痛、絕望和掙扎,也更能與他們站在一起。
 
  於是,她總能以無盡的耐心傾聽、理解與支持,也透過家庭訪視與家族會談,進一步了解青少年及家庭所面臨的困境。她彷若青少年與父母之間,溝通及對話的橋梁,而她提供給父母各式專業又實用的具體建議,讓父母有機會走進孩子的心。因為當大人能給予孩子更多穩定的愛與陪伴,孩子也就更有力量向前邁進!
 
撰推薦序
 
  刑志彬(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沈雅琪(資深教師/神老師)、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暢銷作家)
 
疼惜推薦
 
  彭菊仙(親職作家)、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蘇明進(老ㄙㄨ老師/國小老師/親子專欄作家)
 
好評推薦
 
  ◎我很喜歡宜芳諮商心理師在書中用三個角度來呈現文章,一個是自己的成長經驗,一個是孩子故事的角度,另一個則是用諮商心理師的專業角度,提出一些實務上的專業見解。因為大人對於孩子身上所經歷的事,始終不如孩子自己說得真實、貼近。透過「心理師想說」、「父母、老師可以怎麼做」,宜芳心理師分享了心理專業的觀點,陪伴、等待的歷程,並教導父母可以怎麼做,以及一些小練習,這不僅僅反映當前學校場域常見的一些需要被理解的孩子的類型,也進一步減少父母在協助某些孩子時的焦慮感受與負面情緒。──刑志彬(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
 
  ◎這本書裡,用了很多真實的案例,讓我們跳脫孩子照顧者的角色,透過諮商心理師的角度,看見孩子這些看似叛逆、失序的行為背後的原因,也提供了很多實務的經驗,能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到孩子想透露出來的訊息,也更貼近孩子真實的感受。──沈雅琪(資深教師/神老師)
 
  ◎有一次,有個女孩問我:
  「我要怎麼知道,我是不是得了憂鬱症?」
  除了提供一些憂鬱症自我評估的資源之外,我還順道問她,發生什麼事了。她告訴我,好一段時間與同學相處不來,總是看別人不順眼,別人也不喜歡她。
  「這樣的事情,有誰知道呢?」我問。
  「沒有人……」
  「父母或家人,都不知道嗎?」
  「他們不知道。我已經很久不跟他們講話了。」
  原來,這孩子自從上國中以後,就不再主動找家人聊天。原因是,說什麼都被罵。她說:「他們不願理解我,只會說我不夠用功、不夠積極,可是我努力嘗試了,就是提不起勁。他們不願意聽我解釋,我也放棄向他們說明了。」……
  謝謝宜芳寫了這本好書,為世間的大人帶來諸多提醒:我們都該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大人,給孩子更多成長的力量!──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暢銷作家)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對自己好一點,我不會選擇雄中音樂班;但正因為無法重來,我很感謝在我這麼年輕時,有這樣一段讓我摔了重重一跤的旅程。因為唸了雄中音樂班,讓我更能理解個案的苦痛、絕望和掙扎的感受,而更能靠近我的個案;因為唸了雄中音樂班,磨掉我的完美主義和傲氣,開始學習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因為唸了雄中音樂班,讓我在大學選擇了輔導諮商,重新找到我的熱情所在。」──摘自本書後記〈回憶是人生中的堆肥:過去的「不夠好」,讓你成為獨特的自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宜芳 諮商心理師
 
  專業訓練背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諮商心理學組碩士,國家高考諮商心理師
  108年度若水學堂「家庭治療師培訓課程」
  藝術治療相關課程共72小時
 
  因為高中念了第一志願的音樂班,經歷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懷疑。大學念了輔導諮商,重新找到自我認同,找回那個快樂的自己,也因為走過這段歷程,更能理解個案的痛苦和掙扎,能陪個案走得更深。
 
  有一個三歲多和剛出生的女兒,從她們身上發現哈哈大笑是多麼簡單的事。喜歡小王子說的:「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唯有用你的心。」相信「無論發生任何事,都無損於你生命本質的美好。」願我的文字可以陪你走一程。
 
  曾服務的場域有高中職、社區機構、精神病房。現職為國中專任輔導教師,也持續在「女人迷」發表文章。學了造型氣球後,深深愛上氣球帶給人的歡樂魔力,嘗試將造型氣球與輔導工作結合。
 
  帶領講座、工作坊近百場。主要專長為親職講座、造型氣球紓壓&自我照顧工作坊、情緒困擾、人際、親密關係、生涯、失落等議題。
 
  部落格:折氣球的心理師 造型氣球X心靈療癒
  粉專:蔡宜芳心理師的心靈港灣
 
  .文中所有案例已經過大幅改編或為虛構,以符合助人專業倫理。


目錄

【推薦序】那些千瘡百孔的孩子,需要我們守護  刑志彬(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 005
【推薦序】孩子說:「我好想從三樓跳下去。」  沈雅琪(資深教師/神老師) 008
【推薦序】為什麼孩子總是有苦難言?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暢銷作家) 011

輯一 學習上的挫折
拔眉毛、拔頭髮 020
──媽媽每天幫她畫眉毛及編頭髮。那些無法說出口的壓力,彷若隨著一根根拔下的頭髮消逝而去
作弊、說謊 029
──「是不是我功課好,爸媽才會愛我?」
懼學 040
──身體不舒服、害怕上學,其實是因為對自己好失望
怠學 054
──「我爸媽根本就不關心我,他們只在乎我的成績而已。」上課趴睡、不讀書,父母恨鐵不成鋼的急,卻怎麼也拉不動的孩子
拒學 063
──當臨時工,一天賺一千元,在外得到歸屬感的青少年

輯二 家庭裡的泥沼
青少年成為媽媽的「情緒配偶」 078
──成績優異的孩子不去上學,是想在家裡陪媽媽
手足競爭 086
──「我永遠比不上姊姊,我是多餘的那個人。」
抱怨父母不公平 095
──「爸媽偏心,都要我讓弟弟!」
當父母離婚、分居 107
──「你來找爸爸就是來要錢的,是不是?把我當提款機對吧!」夾在父母中間,不知所措的孩子
生活在繼親家庭 118 
──「你們是不是只愛親生弟弟?」總覺得自己被拋棄的孩子
生長在新住民家庭 129
──瞧不起爸媽,是因為瞧不起自己
「媽媽,我恨你。」 140
──都是別人好,你永遠看不到我的好
「空巢期」的分離焦慮 151 
──無法接受孩子長大,即將離家、獨立的媽媽

輯三 情竇初開的愛情
當青少年談戀愛 164
──父母要強迫孩子分手嗎?
失戀怎麼這麼痛? 173
──成績優秀的孩子買了炭,寫了遺書……
割腕的誘惑 184
──「看到血流出來,我才覺得自己還活著,心不那麼痛了!」
以身體換取「被愛」感覺 195
──孩子和父母的依附關係,如何影響孩子交男女朋友
未成年懷孕 206
──生下來留養、出養,還是墮胎?多難的決定

輯四 人際關係上的難題
關係霸凌 218
──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傷,最痛
ADHD 228
──剎車失靈的孩子,被討厭、被排擠,停不下來的惡性循環
邊緣型人格 242
──不斷測試關係、踩線的孩子,「你是不是也和別人一樣會拋棄我?」

輯五 糾葛的生命困境
當孩子憂鬱 256
──父母別說:「不要想太多……」「哭有什麼用!」「你已經夠好命了!」
當孩子偷竊 268
──「我只是想要你們關心我……」
自殺 278
──孩子自殺不是想結束生命,而是想結束痛苦
家內性侵 287
──「不是我的錯,為什麼是我要離開?我才是被懲罰的那個人……」

【後記】回憶是人生中的堆肥:過去的「不夠好」,讓你成為獨特的自己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