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70,66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社会议题 > 網路貧民百萬追蹤:網友≠朋友,RESET你的人際關係
網路貧民百萬追蹤:網友≠朋友,RESET你的人際關係
上一张
網路貧民百萬追蹤:網友≠朋友,RESET你的人際關係
下一张
prev next

網路貧民百萬追蹤:網友≠朋友,RESET你的人際關係

作者: 馬向陽
出版社: 清文華泉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0-07-0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市场价格: RM73.01
本店售价: RM64.98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在這個社群狂熱的年代,
  「追蹤者」為網路紅人架起一座炫麗的舞台,
  但有些擁有百萬、千萬追蹤的網紅,
  卻是心靈上的貧民──

  電視明星已成為過去式,現在是屬於「網紅」的時代
  如今,youtuber、IG網紅的人數呈爆炸式成長,
  最平庸的用戶也能變成超級明星、革命英雄甚至暴徒,
  這些「網紅」會定期會不定期推出企劃,分享生活,與粉絲互動,
  知名的企業也會邀請他們作為品牌代言人……
  粉絲究竟想從這些螢幕紅人身上得到什麼?
  夢想?勇氣?崇拜?還是一些難以言明的理由──

  網路「同溫層」,不只代表不堪一擊的玻璃心
  例如「恐龍法官」的同溫層,
  它不是一個有著地域、職業或者行業等色彩的群體成員身分符號,
  而是代表了社會普通民眾最為敏感的一個文化符號,
  充斥了人們對司法不公正的憤怒和無奈……

  那些充斥我們生活的「網路流行語」
  曾有候選人競選市長時高喊「發大財!」
  而大批網友懷疑此口號的真實度,許多人開始用「OO發大財」造句,
  嘲諷某些不負責任的政府機構及其官員。
  但是,只有嘲諷幽默,並不足以讓人們如此熱衷於網路流行語……

  現實中與網路上完全判若兩人:觀眾隔離現象
  一名做金融投資的投機分子,能成為一名憂國憂民的憤世嫉俗者;
  一名工作表現平平的普通白領,卻是網路上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
  這種自我身分的巨大轉變,緣於「觀眾隔離現象」,
  讓表演者能安全放心的展示另一個自己。
  但萬一他在網路上的觀眾,混雜著他日常生活中的同一批人呢?
  究竟該不該拆穿他的假面?
  你正在煩惱社群人際關係嗎?那就翻開本書,一本重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馬向陽(陽光)博士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傳播藝術和科學學院訪問學者,最早從事互聯網研究的學者之一,研究領域為網路社會和城市文化。一九九八年起在《電腦世界》開闢了一個關於互聯網的個人專欄「人,在網路居住」,並先後在平面及網路等開設關於互聯網發展研究的個人專欄,發表作品數百萬字,主要著作有《網路英雄傳》、「網路中國三部曲」:《新浪模式》、《這,才叫商業模式》、《長尾理論》等,有多篇學術文章在《讀書》等刊物發表。


目錄

第一章 互動與儀式 媒體與社會交往
媒體技術和社會交往
網路分享時代的社會交往
情緒社會學的淵源
文化研究的儀式觀
社會學研究的儀式觀
以社會情緒學觀照網路交往
從互動儀式理論到情緒社會學
媒體的文化研究和技術文化史考察
「網路土著」的眼光
傳播是一個儀式化過程:傳播如何生產意義
本書論述綱要

第二章 原子社會的社會交往
社會交往方式的變遷
原子社會的交往場景
原子社會的傳播儀式
做為儀式的傳播與傳播媒體中的儀式
傳播儀式的類型
日常生活儀式與重大群體儀式
旁觀的儀式與參與的儀式
消極的儀式與積極的儀式
不同歷史時期的媒體場景
物質場景與媒體場景
口語傳播:有機的社區團結
書面傳播:單向度的專業人
電子傳播:工業人的民俗

第三章 電子部落的社會交往
電子部落的媒體場景
分享技術如何告別原子時代
分布式網路:從冷戰思維到大同世界
多媒體:驅散「光韻」
超文本:超級連結力
電子部落素描
真實的虛擬:兩個自我
不確定的身體:時移性交流的魅力
直接的個人化交往:機器即面孔
多樣化的符號體系:重回口語時代
網路交往的若干類型
兩個人的相遇:可擴展的社會風暴
圈子:多角色扮演
社群媒體:我的虛擬客廳

第四章 網路建構媒體場景:櫃檯和後台的相互侵入
網路建構的混亂媒體場景
更深的面具:隱匿與炫耀
平等的假象:鳥兒和空氣能分開嗎
真實的消逝:假作真時真亦假
櫃檯即後台
被推倒的門:櫃檯和後台的相互侵入
名利場與窺視場:「所有的驚奇都在線上」
公共性和私人性混同:和陌生人分享祕密
網路向電視復仇:時間和空間的再平衡
網路中的空間逃逸
從機械時間到「我的時間」
網路分享媒體場景的建構
關注流:建立互相關注和共同關注
情感流:刷新集體意識和情感體驗
符號流:創造社會身分和群體符號

第五章 無所不在的關注流:掙脫地方性聯繫
身體在場與不在場的祕密
身體在場的同步交往
身體不在場的異步交往
參與者的不同類型
積極的參與者:能量明星
追隨者:對個人聲望的渴求
被互動者:儀式中的邊緣群體
網路社會交往中的身分認知
自我表演的多重鏡像
自我和他人的關係:疏離、緊張與不確定性
他人和他人的關係:臨時劇班的形成
個人和群體的關係:「永不無聊」的社交追求
關注流:投射在陌生的群體中
關注與被關注:作為神聖物的自我
相互關注的前提:怎樣信賴陌生人
陌生人群中的流行符號
關注流的形成規律
案例研究一:「上訴媽媽」唐慧:從小人物到「能量明星」
案例研究二:明星姚晨與「公民」姚晨:建立職業之外的個人聲望

第六章 「情感變壓器」:集體意識新流向
權力和地位的影響
權力儀式和情感連結
地位儀式和情感連結
短期情感和長期情感
短期情感:作為代償的網路偶遇
長期情感:情感能量「蓄水池」
強情感連結和弱情感連結
強情感連結:逃避權威的個人空間
弱情感連結:締造更大規模的社會結構
情感流:四處漫溢的集體意識
追逐情感能量的新場所
可隨時中斷的純粹關係
情感流的形成規律
案例一:「華南虎造假事件」與道德義憤
案例二:「鄧玉嬌案」中的社會情緒表達

第七章 符號流:更大社會範圍中的新群體成員身分
作為意義的符號的變遷
神聖物符號的消失
從集體情感符號到個人情感符號
做為儀式成果的符號
普遍的社會信任:烏托邦圖景
從機械團結到有機團結
符號流:被更新的身分
世界性場景與新身分符號
網路流行語與一個社會的集體精神狀態
符號流的形成規律
案例一:三位女性部落格中的性符號表達
案例二:從「我爸是李剛」看社會符號的生成機制

第八章 結論:理想化的社會交往——純粹關係
網路交往中集體儀式的場景建構方式
媒體場景中的社會交往
場景建構:原子社會和電子部落的不同社會交往方式
從原子社會到電子部落:網路交往中的儀式實現機制
儀式實現機制的要素:關注流、情感流和符號流
原子社會的儀式實現:權威中心與集體性
電子部落的儀式實現:純粹關係與個人性
理想的社會交往方式:純粹關係
文化與媒體研究的再探索
未來研究之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沒有人知道你不懂互聯網
在沒有陌生人的世界裡
附錄:內容簡介與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