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3,38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社会议题 >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上一张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下一张
prev next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作者:
出版社: 巨流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 2020-06-0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700.00
市场价格: RM106.48
本店售价: RM94.77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台灣社會自1980 年迄今,經驗了經濟快速起飛與蓬勃發展的年代,走過民主轉型與鞏固的時代,並且正於社會轉型與再興的世代大步邁前。在這40 年間,無論在社會運動、第三部門、環境治理、客家研究、東亞與東南亞研究…等領域,在學術研究這一塊,蕭新煌老師是重量級人物。
 
  蕭老師扮演公共知識份子的角色,不僅在學術領域深耕理論研究,結合台灣發展經驗,提出創新見解;對政府的施政方針,也提供具體且清晰的發展建議;更關鍵的是,對於推動社會進步的社會實踐,更扮演重要推手的角色。直到退休後,還擔任「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的董事長,從民間交流的層面繼續貢獻發揮影響力。
 
  本書以蕭新煌教授過去40年來四大學術實踐的地景,作為四篇22章論文的指引,不僅探究戰後台灣社會的宏觀變遷、中生代學者的社會關懷與實作,處處出現在地社會人文關懷的養分,也架構台灣人對台灣社會、東亞(東南亞)族群和社會的深入瞭解與情感。蕭教授的學術座標相信會讓更多後生學者繼續擴大和深耕對台灣和亞洲社會的影響。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蕭新煌教授
 
  蕭新煌教授現任中央硏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暨總統府資政。研究領域包括:環境運動與永續發展、亞洲中產階級、公民社會組織與民主化、台灣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認同。最新相關著作有《東南亞客家社團的組織網絡》(合編)(2020,中央大學出版中心、遠流)、《東南亞的新貌──轉型的動力與未來圖像》(合編)(2019,洪葉)、Taiwan Studies Revisited: Routledge Research on Taiwan Studies(合編)(2019, Routledge)、《面對台灣風險社會:分析與策略》(合編)(2019,巨流)、《客家研究與客家學》(主編)(2019,交通大學出版社)、Middle Class,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cy in Asia(主編)(2019, Routledge)、The Making of Ethnic Movements in Taiwan: Origins and Impacts(2019,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Occasional Paper, No. 241)、China's Footprints in Southeast Asia(合編)(2018, NUS Press)。
 
張翰璧
 
  德國Bielefeld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特聘教授。2003年進入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後,運用之前在中研院累積的東南亞研究為基礎,後來的研究集中在東南亞客家、客家女性、客家族群產業等議題。主要的代表著作有《東南亞客家及其族群產業》(2013)、《東南亞婚姻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2007)等專書與文章。
 
楊昊
 
  中正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政治大學東亞所教授、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暨政大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同時也是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研究興趣包含東南亞與亞太區域研究,著重於國際關係理論的區域應用、東南亞邊境政治、抵抗政治、環境政治與比較區域主義、智庫與外交政策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包含超過八十篇中英文期刊論文與多本學術專書。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1-1 蕭新煌教授的學術實踐座標圖
張翰璧、楊昊
1-2 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轉向、開拓與突破
蕭新煌
 
第二篇 行動與策略:社會運動與環境治理
把民間社會及社會力找回來/徐世榮 
2-1 台灣社會運動研究領域的制度化(1980-2017):文獻回顧與引用分析的觀點
何明修、黃俊豪
2-2 台灣反核運動的開端:1979-1986
劉華真
2-3 韓國社會運動團體與民主改革:以「參與連帶」與「經實聯」為例
朴允哲、李京兒
2-4 新興工業國家之風險治理挑戰:以2005年台灣狂牛症爭議事件為分析
周桂田
2-5 台灣土地改革再審視
徐世榮、廖麗敏
2-6 影響風險意識與支付意願之個人因素:以台南水患治理為例
許耿銘
2-7 核廢風險溝通的反思:核廢政策的公共審議
杜文苓、謝蓓宜
2-8 台灣邁向低碳社會的公眾態度與政策變遷
林宗弘、蕭新煌、許耿銘
 
第三篇 凝聚與記憶:台灣與東南亞客家
把客家帶進社會學,把社會學帶進客家/張維安
3-1 誰需要劉善邦?砂拉越石隆門帽山客家共和國的重建
張維安、張翰璧、黃子堅
3-2 「客家帶」的歷史與空間形成:以台灣和馬來西亞為例
張翰璧
3-3 客家人的移動構圖與聚散連結之時位考察初探
黃世明
3-4 打破客家刻板特色與比較研究的挑戰
林本炫
3-5 馬來西亞霹靂州嘉應客家移民及其網絡關係
林開忠
3-6 檳城嘉應、大埔、永定、惠州與增龍五個客家社團內部與外在的關係
利亮時
 
第四篇 台灣向前行:東亞與東南亞研究的生根與深耕
撐起東南亞研究的學術新空間/王宏仁
4-1 越南與中國罷工的比較:防禦型與攻擊型的威權國家
王宏仁、陳志柔
4-2 又見「懶惰的土著」?:越南台商工廠的勞動政治
龔宜君
4-3 台灣東南亞研究的發展第一個三十年與下一個三十年:蕭新煌教授的貢獻
楊昊
4-4 泰國拉瑪九世(1946-2016)政治遺緒的初探
陳佩修
4-5 台灣的韓國研究、韓國的台灣研究
金潤泰
 
第五篇 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青年的四十年轉進
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青年的四十年轉進─蕭新煌教授的貢獻與影響/官有垣
5-1 台灣第三部門治理的實證研究:1990年代迄今
官有垣
5-2 台灣非營利組織之評估與公私協力:以十年衛生財團法人輔導計畫為例
陸宛蘋
5-3 父母教育期望對青少年憂鬱症狀影響的社會階層差異
范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