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1,85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阿毘達磨佛教思想論
阿毘達磨佛教思想論
上一张
阿毘達磨佛教思想論
下一张
prev next

阿毘達磨佛教思想論

作者: 木村泰賢
出版社: 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 2020-06-0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30.00
市场价格: RM95.83
本店售价: RM85.29
促销价: RM81.46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全球最新中文譯本
  知名佛教學者 江燦騰教授專文導讀


  東亞現代佛學研究權威——木村泰賢,奠基於《阿毘達磨論之研究》文獻辯證,以阿毘達磨為論述中心,從佛陀、宇宙、世界、心理、倫理、修道等六個主題,有系統地說明各部派的起源與發展,並予以比較、檢討,深入經藏,探求阿毘達磨真義。

  木村泰賢畢生致力研究阿毘達磨佛教思想,先前已將前人研究阿毘達磨佛教的文獻資料寫成《阿毘達磨論之研究》一書,並另有諸多著述是為了闡明大小乘思想上的關聯而作的準備,本書可謂是阿毘達磨佛教研究的精髓之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木村泰賢(1881-1930)


  生於日本岩手縣,日本曹洞宗僧侶,為岩手縣東慈寺住持。佛教學者,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文學博士與教授。後歷任曹洞宗大學(今駒澤大學)講師、日本女子大學講師、東京帝國大學講師。1918年,以《印度六派哲學》一書,獲得日本學士院恩賜獎。他是日本研究印度哲學及佛學的權威,著有《印度哲學宗教史》、《印度六派哲學》、《原始佛教思想論》、《阿毘達磨論之研究》、《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等,歿後出刊的《木村泰賢全集》六卷到現在仍對佛教學界有莫大的貢獻與影響。

譯者簡介

釋依觀


  臺南人,十八歲剃度,就讀於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剃度恩師是星雲大師。曾參與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出版的《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以及嘉豐出版社的《廣說佛教語大辭典》之編纂。出版過的翻譯書籍有:《天台思想史》、《天台大師之研究》、《阿毗達磨之研究》、《大乘佛教之研究》、《佛教論理與實踐》、《密教經教儀軌解說》、《梵我思辨:木村泰賢之印度六派哲學》、《印度哲學宗教史》新譯本、《阿毘達磨論之研究》、《原始佛教思想論》。

 


目錄

深入經藏,融合現代哲學與心理學觀點的《阿毘達磨佛教思想論》——木村泰賢作品新譯本導讀 江燦騰
 
序言
總敘
第一節原始佛教與阿毘達磨佛教的異同
第二節各派及其阿毘達磨
第三節阿毘達磨論書的起源與發展
一、阿毘達磨的起源
二、阿毘達磨論書發展之過程
三、阿毘達磨論書對於問題的處理方式
第四節阿毘達磨的名義
第五節研究阿毘達磨佛教的意義與現狀
 
本論
第一篇佛陀論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佛傳之相關材料
第三章阿毘達磨中的佛傳
第一節作為過去世的菩薩的經歷
第二節從降誕而至涅槃
第四章阿毘達磨對於佛菩薩的考察
第五章菩薩論
第一節菩薩
第二節輪迴時代的菩薩
第三節最後身菩薩
第六章佛身觀
第一節佛陀
第二節佛陀與聲聞、緣覺之間的差別
第三節佛陀的身體
第四節佛陀的精神力
第五節轉法輪
第六節諸佛之間的異同
 
第二篇宇宙成立的要素
第一章存在的本質
第一節原始佛教的宇宙觀與阿毘達磨的宇宙觀
第二節實在論的傾向(特以有部為主)
一、實在論開展之次第與三世實有論
二、三世實有論之教證與理證
三、三世諸法的區別
四、有部思想與他教的關係
第三節唯象論的傾向
一、唯象論傾向的部派及其學說之特色
二、過未無體論之論據與諸法觀
三、特就《成實論》的主張論之
第四節形而上學的實在論的傾向(特就無為與真如思想論之)
一、現象界,亦即有為法之剎那滅論
二、無為法論
三、真如無為及其形而上學的意義
四、備考
第二章要素的種類及其分類法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法及其分類之意義
第三節種種的分類法
第四節特就五位之分類而言
第五節結語
第三章物質論
第一節印度物質觀之發展與心理機關的關係論
第二節阿毘達磨中的色的意義
第三節阿毘達磨的四大種之本質
第四節能造的四大種與所造色之關係
第五節所造色的種類
第六節關於極微論
第四章心理論
第五章物心兩者的概念(心不相應行論)
第一節心不相應行法思想之起源
第二節北方論部中的心不相應行法觀之發展
第三節心不相應行法各自之相狀
第四節心不相應行法與無為以及因緣觀的關係
第六章因緣論
第一節因緣之意義
第二節原始佛教中的因緣之分類
第三節六因四緣論之起源
第四節各種的緣論與四緣論的成立過程
第五節因緣論的作用
第六節關於十緣的作用
第七節六因論
第八節五果論
第九節結語
第七章關於諸門分別
 
第三篇世界觀
第一章總論
第一節世界觀之定義
第二節原始佛教的世界觀
第三節阿毘達磨的世界觀
第四節關於世界觀的資料
第五節世界的分類(亦即器世間與有情世間)
第二章婆羅門教的世界觀(特就物器世間觀之)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吠陀、奧義書等的世界觀
第三節新婆羅門教的世界觀
第四節往世書的世界起源論
第五節閻浮提洲
第六節其他六洲
第七節空界與天界
第八節以太陽(Sūrya)為中心的年時
第九節關於月與星座
第十節天界(其二)
第十一節下界(Pātāla)
第十二節地獄(Naraka)
第十三節閻魔的世界
第三章佛教的世界觀
第一節器世間(bhājana-loka)
一、前言
二、風輪、水輪、金輪
三、以須彌山為中心的九山八海
四、關於須彌山
五、日月曆數
第二節關於地獄(naraka,niraya)
一、文獻
二、位置
三、其數與種類
四、閻魔地獄
五、孤地獄
第三節有情世間(sattva-loka)(生物現象論)
一、五道或六道
二、三界之有情
三、出生法
四、生活資料
五、身長與壽量
六、閻浮洲的人與修行
第四節世界(物器、有情)之生、住、滅
一、劫波說與四瑜伽說
二、劫之種類
三、成劫
四、住劫
五、壞劫與空劫
六、結語
 
第四篇心理論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心體論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心體論
一、佛陀當時諸學派的心體論
二、原始佛教的心體論
三、從無我論而至有我論
四、機械的無我論
五、生氣的有我論
六、犢子部之有我說
七、經量部的有我說
第三節結語
第三章有關心之相狀的種種問題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何者是心
第三節心之特相
第四節心之一與多
第五節心與心所
第六節心所之分類
第七節心性論
第四章心理作用論(就一般言之)
第一節感覺論
一、感覺器官之組織與性質
二、感覺之發生
三、感覺的對象
第二節感情論(vedanā)
一、一般的感情論(受)
二、特殊感情
第三節意志論(cetanāorsaṃskāra)
一、意志(思)之本質
二、意志活動之過程
三、意志之自由
第四節表象論(知覺saṃjñā──想)
一、想(表象)的意義
二、概念
第五節統一的作用
一、統一之原理的行與識
二、作為統一之原理的作意與三昧
三、特別針對二心俱起、不俱起論
四、作為統一之原理的思
第六節記憶與聯想
一、記憶與業習
二、記憶之主體
三、得以記憶之條件
四、諸心之相生
第七節夢與發狂
一、夢的原因
二、夢之虛實
三、夢與道德的責任
四、能作夢者
五、夢與現實
六、發狂的原因
七、關於發狂的種種問題
第八節無意識論(以及性格與氣質)
 
第五篇倫理論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關於善、惡、無記等三性
第一節善惡的標準
第二節幸福之意義
第三節善惡之心根
第四節善惡的四種類
第五節意志自由的問題
第六節道德的精進之根據
第三章各種的心之作用與三性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善心所
第三節不善心
第四節無記心
第五節煩惱
第六節心性論
第四章道德的行為及其種種相
第一節道德的行為
一、行為與行動
二、行為的種類
三、道德評價的對象
四、善且正
五、行為之完成
六、道德與輪迴,以及與解脫的關係
第二節作為實行之規定的德目
一、關於家庭
二、社會的道德
三、政道
四、信徒的道德
第三節關於十業道
一、殺生
二、偷盜
三、邪淫
四、妄語
五、兩舌
六、惡口
七、綺語
八、貪欲
九、瞋恚
十、邪見
第四節關於別解脫律儀
一、三種律儀
二、戒論總說
三、律儀八相
四、關於戒律的種種問題
第五節作為菩薩道之波羅蜜
一、聲聞道與菩薩道
二、阿毘達磨的菩薩論與大乘
三、菩薩道之德目
四、布施
第五章關於善惡業及其果報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業的心理的影響
第三節業及其果報
第四節三時業
第五節業與異熟之種類
第六節引業與滿業
第七節宿業之轉與不轉
第六章輪迴的相狀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生有、本有、死有
第三節中有
第七章輪迴的形式與緣起論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一般的緣起論
第三節緣起體系之種類
第四節原始佛教的十二因緣之意義
第五節阿毘達磨中的緣起觀
第六節初期阿毘達磨中的十二因緣的解釋
第七節二十四緣
第八節覺音對於十二因緣之解釋
第九節北方所傳的有關十二因緣的解釋
第八章作為輪迴形式的十二因緣論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十二支各自之體
第三節十二支與時分
第四節十二支各支之意義
 
第六篇修道論
第一章修道動機與一般修道法
第一節修行動機與苦觀
第二節修道之德目
第三節修道者的資格
第二章修道的原則與戒、定、慧
第一節修道與三學的關係
第二節慧學
第三節聞、思、修三慧
第四節定學
第五節戒學
第六節三學相互的關係
第三章禪定論(就禪的意義及其課題言之)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禪觀與四諦、十二因緣
第三節禪定的意義
第四節禪定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