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95,45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环境科学 > 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
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
上一张
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
下一张
prev next

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

作者: 瑪希婭‧貝約內魯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20-04-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0.84
本店售价: RM54.15
促销价: RM51.71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榮獲第11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佳作、2019年美國出版商協會大眾科學與數學類散文獎、201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傑出學術寫作作品、2018 EcoLit Books最佳環境寫作選書
入圍2019年美國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初選、《洛杉磯時報》科學暨科技圖書獎決選、美國大學優等生聯誼會(Phi Beta Kappa)科學圖書獎決選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主任 李元希‖臺大地質學系教授 陳文山‖作家 番紅花‖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科普作家、《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潘昌志(阿樹老師)‖EarthWed成長社群、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 謝隆欽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序)

經過億萬年時間洗禮的靜默岩層,訴說著地球驚心動魄的過往與未來。

鮮少有人明白,地球源遠流長的歷史,橫跨了極其廣闊的時間範疇,而狹隘的時間觀,造成許多難以彌補的環境問題。一滴水停留在地球大氣層的時間通常是九天,這是能夠輕易理解的時間概念。但二氧化碳分子滯留在大氣層的時間長達數百年之久,這就趨近我們理解的極限了。我們現今的日常生活面貌,是由早在人類出現前便已運作億萬年的各種過程所形塑,而人類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後果,也將在我們逝去後,延續好幾個世代。
透過貝約內魯的文字,我們將能夠了解地球在其漫長過往中的脈動,並以地質學家的思維來看待時間,讓我們以嶄新的角度省思人類在時間軸中所處的位置,思索如何因應當今的環境變遷問題,打造永續的未來。

各界好評
本書把地球歷史的豐盈多姿提煉得恰到好處,經由解讀礦物、岩石、化石與地質構造,從萬卷書般的地殼史書中鉤玄提要,也表露地質人的細膩心曲與壯闊宏觀。序言和第一章就引人入勝,處處珠璣;後續的章節娓娓道出地質時間的深邃及其認知過程、地球演化史中的重要轉折,以及現今「人類世」的關鍵抉擇,長長的地球史詩化身於短短的一本書。上乘散文般的敘事,連綴著動人的感悟故事與聯想比喻,帶我們縱橫地球的綿長古今與浩瀚天地。
——吳大猷科普著作獎評審代表/臺灣地質科學學者、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魏國彥

此書讓我們進行一場高速的地球時空旅行,可以看到從古到今地球的演化、生物的滅絕、大氣的演化與環境的變遷,對於地質和全球環境變遷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宏觀的視野,能以更開闊的心胸來看待現在的事物。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主任 李元希

本書文辭生動,對於地球科學觀點敘述清晰深入,內容引述三百年來的許多科學史料,非常引人入勝;尤其對於地球環境的關懷。
——臺灣大學地質學系教授 陳文山

在書中,對地質學死心塌地的貝約內魯,提供我們大量地質科學的知識,有幾章她不吝寫出大量的專業知識,讓我們認識到地質學知識大廈是如何在優秀的地質學家手中打造出來。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

本書的作者,也是位說故事界的佼佼者,無論是演說或是撰文,不只引經據典,也擅用流行文化來為事物作出最貼切的譬喻。讓人同時認識地球歷史,也了解了地質學家如何研究地球。
——科普作家、《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潘昌志(阿樹老師)

本書作者瑪希婭.貝約內魯是一位優雅的地質學家,在這本暢談地質時間的書中列舉了地質學上眾多經典生動的實例,深入淺出地引領大家「以地質學家的思維來看待時間」。
——EarthWed成長社群、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 謝隆欽

在貝約內魯的筆觸下,岩石以溫婉的聲音述說著我們這個美麗星球的故事。《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內容引人入勝、論述清晰流暢,其提醒我們,當下這一刻,只是過去與未來之間的連結,但當今的世界過於關注眼下的一切,往往輕忽了這個事實。
——露絲.迪佛萊斯(Ruth DeFries),《趨動成長的巨輪:人類如何化自然危機為轉機》(The Big Ratchet: How Humanity Thrives in the Face of Natural Crisis)作者

以熱切的口吻適時呼籲建立「地質素養」(geo-literacy)的急迫性。
——大衛.蒙哥馬利(David R. Montgomery),《泥土:文明的侵蝕》(Dirt: The Erosion of Civilizations)與《培植革命:讓我們的土壤重獲新生》(Growing a Revolution: Bringing Our Soil Back to Life)作者

本書為精湛之作,行文縝密,詳確引介最新科學理念。書中以地質觀點探討現代氣候的變遷,並有力呼籲世人起身採取行動。《地質學家的記時錄》是我讀過最棒的科學書籍之一。 
——詹姆斯.勞倫斯.包爾(James Lawrence Powell),《地球科學的四大革新:從異端到真理》(Four Revolutions in the Earth Sciences: From Heresy to Truth)作者

本書言簡意賅,寓意隽永,從約四十五億年前地球的誕生,以至人類引發的氣候變遷問題,細細講述地球的歷史。貝約內魯想傳達的訊息是,我們必須瞭解地質時間的意義,才能意識到我們現下對地球造成的影響,並採取因應之道。
——賽門.蘭博(Simon Lamb),《山上的惡魔:尋找安地斯山脈的起源》(Devil in the Mountain: A Search for the Origin of the Andes)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瑪希婭.貝約內魯Marcia Bjornerud
美國勞倫斯大學地質學及環境研究學科教授,著有《地球用岩石寫日記:追蹤46億年的地球故事》(Reading the Rocks: The Autobiography of the Earth)一書,並為《紐約客》(New Yorker)部落格科學與技術專欄《Elements》特約撰稿人,目前定居於威斯康辛州阿爾普頓(Appleton)市。

譯者簡介

林佩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曾任商界翻譯十餘年,譯有《說出自信與魅力:溝通和克服演說恐懼的50個技巧》等書。


目錄

推薦序 涵養以古鑑今的地質思維——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主任 李元希  iii
推薦序 岩石的記憶,將帶領我們找到環境變遷的解答——臺灣大地質學系教授 陳文山  vii
推薦序 如何像地質學家一樣思考?——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  xi
推薦序 地質系不是只有看看石頭而已——拯救世界也有可能輪到我們!——科普作家、「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潘昌志(阿樹老師)  xv
推薦序 捍衛地球,像地質學家一樣思考——EarthWed成長社群、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 謝隆欽  xix 

謝辭 005

序 言 無時勝有時的誘人世界 007
對於周遭的景觀和一塊塊岩石,我也彷佛可以綜觀其過往與未來;沉浸在其蘊含的故事中,我看見往事依然在目,覺得這些往事甚至有一天能夠以美麗的面貌再現眼前。從此種感觸可以窺見的,不是時間「不復存在」,而是時間「無所不在」,也就是深刻意識到,世界是如何由時間造就而成。

第1章 綜觀時間的重要性 015
理解了某個特定景觀之所以形成特定樣貌的緣由,就像是知悉了某個普通詞語的語源,剎那間有種徹悟之感。一扇窗戶於焉開啟,照亮了久遠但仍可辨識出的過往—好比記起了遺忘已久的事物。這扇窗戶的開啟,賦予了世界多重的意涵,也改變了我們對人類在世上所處地位的認知方式。

第2章 時間地圖 037
地質學科宛如一部光學裝置,可以用來照見地球留存在各度空間的文字。用地質學的觀點來思考,就像是用腦海映照萬物,範圍除了表層可見的事物,也包括表層底下存在的事物,無論是出現在過去或未來。

第3章 地球的步伐 095
我們可以想見在一個運作機制截然不同的星球,地表形態的改變會過於快速,使肉眼可見的生物來不及演化適應,好比伴奏芭蕾舞的管弦樂團演奏得飛快,以致舞者無法跟上節奏。所幸,地球大樂團的所有成員,無論是火山、雨滴、蕨類植物或雀鳥等,都能配合彼此的節奏同步演出。

第4章 大氣的變動 141
大氣的歷史是部成長小說,講述著一座星球經歷蛻變而成熟的過程。就像一棟建築物裡的空氣—可能散發煙味、霉味,通風良好,或是充滿了燒菜做飯的味道—地球的大氣層也會大大顯露出其居民的生活習慣。

第5章 高速推進的變遷 185
在我的生命歲月中,人類已經輕率地搗毀了遠古的生態系統,而經過漫長時間演化而成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也在我們手中化為殘片。我們已驅動了在地質史上少有前例的變遷,而這些變遷將使遙遠的未來蒙上長長的陰影。

第6章 綜觀時間-烏托邦與科學思維 233
地球一直在對我們說話。在每一塊石頭中,地球都揭示了永恆的真理或良好的經驗法則;在每片葉子中,都有一座原型的發電廠;而在每一個生態系統中,都有一個堪為模範的健全經濟體。套用李奧帕德的名言,我們必須開始「像山一樣思考」,洞察這座古老複雜、不斷演進的星球,了解其所有習性及棲息其中的萬物生靈。 

後記 265

附錄一 簡版地質年代表 269
附錄二 地球現象的持續時間與變動速率 271 
           A.壽命 271 
           B.滯留時間與混合時間 272 
           C.變遷的速度與速率 274 
           D.各種循環與再現週期 275
附錄三 地球史上的環境危機:前因後果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