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94,70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建筑 > 東京大學最終演講:我與都市共學的這條路
東京大學最終演講:我與都市共學的這條路
上一张
東京大學最終演講:我與都市共學的這條路
下一张
prev next

東京大學最終演講:我與都市共學的這條路

作者: 西村幸夫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20-01-1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20.00
市场价格: RM48.67
本店售价: RM43.3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近40年的街町保存、社區營造與都市計畫經驗,
沉澱粹鍊出與都市共學所得之10項心法。
本書總結著西村幸夫教授對都市、對社區營造的心血經驗。
既是十個接續的心法,也是社區營造的青年世代值得借鏡的一個整合的態度、一以貫之的價值。

  之所以特別想寫給年輕朋友,最主要的緣故就是來自於二○一八年三月在東京大學的退休演講。雖然我不很擅長講述自己的故事,但在這場演說中,我決意將我從都市身上一路所學分享給年輕學子。
  研究生涯最初的階段,我跟其他多數初出茅廬的研究者一樣,對自己從事的研究沒什麼自信。對我而言再重要的問題意識,一旦放在這個社會上,會不會只是件無關緊要的小事。而今回想,畢竟當時實際經驗不足,會缺乏自信也是無可厚非。
  日後親身前往各種大小都市,有機會與在地前輩接觸,日夜與都市空間搏鬥的過程中,才發現所有的自我懷疑一一都轉變為確信。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改變,回首過往,我想是因為都市無形中教了我許許多多的道理。
  把這些基本態度交棒給下個世代,我相信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也是我將此書付梓的最大動力。──摘自後記

名人推薦

  臺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 丘如華
  臺北市政府產發局局長 林崇傑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夏鑄九
  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所教授 曾旭正
  臺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 陳郁秀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 龔書章

  熱烈推薦(推薦人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西村幸夫


  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1952年出生於福岡。東京大學工學都市工學科、研究所畢業。曾任教於明治大學,1996~2018年任職東京大學教授,目前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教授,為都市計畫、都市保存計畫、都市景觀計畫專家。

  著有與編著多冊都市計畫、都市保存與社區營造主題專書,主要著作有《縣都物語》(有斐閣,2018年)、《西村幸夫文化.觀光論》(鹿島出版會,2018年)、《都市保存計畫》(東京大學出版會,2004年)、《環境保護與景觀創造》(鹿島出版會,1997年)等。已翻譯成繁體中文版的有《故鄉魅力俱樂部》(遠流)、《大家一起來!打造觀光城鄉:從城鄉之傲開始的地域管理》(天下雜誌)等作品。

譯者簡介

廖怡鈞


  1992年生,政大日文系、雙主修新聞系畢業。

  曾任職於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現於東京上智大學攻讀新聞學碩士,研究日本鳥取縣以「書本」為中心的地方情報網絡,課餘時間在東京舉辦中文讀書會與各界交流,增廣視野。
 


目錄


前言:我與都市共學的這一路上
從都市身上的所學
有關都市
之一 都市承載了世代傳承的寄託
之二 都市是一本接力撰寫的書籍
之三 都市空間的構想力
之四 形形色色的都市面貌
有關都市的居民
之五 充滿魅力的人與都市
之六 立足於日常生活的自信
給求教於都市的你
之七 通往最佳解答的路
之八 因應變化而準備
之九 傾聽來自過去的託付
之十 帶著想像力與他人共鳴
 
照片中的都市空間構想力
街道風景
親水風景
都市的小空間
三叉路
斜坡風景
人潮群聚的風景
參道風景
河畔與池塘風景
飛驒古川的景色變遷
拱廊風景
巷弄風景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