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94,67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
上一张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
下一张
prev next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

作者: 彭林
出版社: 華品文創
出版日期: 2019-0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50.00
市场价格: RM68.45
本店售价: RM60.9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中華禮學的活力與魅力

  中國是傳承千年的禮儀之邦,聲播於海外。相傳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之際,周公制禮作樂,就提出了禮治的綱領。其後經過孔子和七十子後學,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禮樂文明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漢以後,作為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和上古禮制的淵藪,《儀禮》、《周禮》、《禮記》先後被列入學官,不僅成為古代文人必讀的經典,而且成為歷代王朝制禮的基礎,對於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影響之深遠,自不待言。隨著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禮樂文化自然成為了東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瞭解中國禮儀文化。

  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萬世一貫的,而只能與時俱變,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優秀文化的因子,往往歷久彌新,長久地存活在歷史的長河中,持續地影響著民族的精神和面貌。例如,西元前6世紀前後,是世界古文明的軸心時代,出現了諸如孔子、老子、孫子以及蘇格拉底、柏拉圖、釋迦牟尼等哲人和光耀千古的經典。兩千多年來,他們始終伴隨著歷史的進程,我們幾乎處處可以感覺到他們的存在。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還每每要回到那個時代去尋找智慧。對於孔子倡導的禮樂文化,我們也應該作如是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彭林


  清華大學教授,1949年10月15日出生於江蘇無錫市。198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26國學網禮樂高級顧問。主要從事先秦史等歷史文獻學和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史的教學和研究,偏愛經學,尤其注重對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以及中國古代禮樂文化的研究。2018年1月,入選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

  專著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中國禮學在古代朝鮮的播遷》、《禮樂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風範》、《中華傳統禮儀概要》、《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十五講》、《儒家禮樂文明講演錄》、《中華傳統禮儀讀本》、《〈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增訂版)》。

  獲獎記錄
  2005在清華大學主講的「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課,獲教育部「國家精品課程」稱號;2006獲教育部「寶鋼優秀教師獎」;2007「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在清華大學主講的「中國古代禮儀文明」課,獲「北京市級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稱號;2010榮獲清華大學首屆「十佳教師」稱號。
 


目錄

自序 ............ 1

第一章 禮是什麼 ............ 1

第二章 禮緣何而作 ............ 13

第三章 禮的分類 ............ 29

一 吉禮 ............ 32
二 凶禮 ............ 37
三 軍禮 ............ 39
四 賓禮 ............ 42
五 嘉禮 ............ 44

第四章 禮的要素 ............ 47
一 禮法 ............ 49
二 禮義 ............ 51
三 禮器 ............ 52
四 辭令 ............ 56
五 禮容 ............ 58
六 等差 ............ 62

第五章 禮與樂 ............ 65
一 德音之謂樂 ............ 67
二 盛德之帝必有盛樂 ............ 71
三 音樂通乎政 ............ 73
四 樂內禮外 ............ 76
五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 79

第六章 以人法天的理想國綱領 ——《周禮》 ............ 83
一 聚訟千年的學術公案 ............ 85
二 理想化的國家典制 ............ 88
三 以人法天的思想內核 ............ 92
四 學術與治術兼包 ............ 95

第七章 貫串生死的人生禮儀 ——《儀禮》 ............ 95
一 《儀禮》的名稱、傳本 和今古文問題 ............ 103
二 《儀禮》的作者與撰作年代 ............ 108
三 《儀禮》的傳授與研習 ............ 110
四 《儀禮》的價值 ............ 113

第八章 闡發禮義的妙語集萃 ——《禮記》 ............ 117
一 《禮記》的成書 ............ 119
二 《禮記》的分類與作者 ............ 123
三 《禮記》的人本主義思想 ............ 126
四 哲理與格言 ............ 128
五 《禮記》的流傳與影響 ............ 131

第九章 冠者禮之始也:冠禮 ............ 137
一 成人之者,將責成人禮焉 ............ 139
二 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也 ............ 141
三 三加彌尊,加有成也 ............ 143
四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 147
五 以成人之禮見尊者、長者 ............ 148
六 古代社會中的冠禮 ............ 150
七 女子的笄禮 ............ 154

第十章 合二姓之好:婚禮 ............ 157
一 婚姻之義 ............ 159
二 議婚和定親 ............ 162
三 親迎 ............ 165
四 成婚 ............ 168
五 拜見舅姑 ............ 170
六 古代婚禮的幾個特色 ............ 171

第十一章 禮尚往來:士相見禮 ............ 177
一 不以摯,不敢見尊者 ............ 179
二 來而不往,非禮也 ............ 182
三 士、大夫、國君交往的雜儀 ............ 184
四 燕見國君的雜儀 ............ 187

第十二章 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鄉飲酒禮............ 191
一 賓興賢能:在鄉學舉行的鄉飲酒禮............ 193
二 在鄉序齒:養老的鄉飲酒禮 ............ 203
三 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 ............ 206

第十三章 立德正己之禮:射禮 ............ 209
一 射禮梗概 ............ 211
二 射以觀盛德 ............ 219
三 「發而不中,反求諸己」 ............ 221
四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 223
五 射禮與擇士 ............ 226
六 孔子射於矍相之圃 ............ 226

第十四章 明君臣上下相尊之義:燕禮 ............ 229
一 燕禮的陳設 ............ 232
二 席位與尊卑 ............ 233
三 賓與主人 ............ 234
四 賓主的一獻之禮 ............ 236
五 四舉旅酬 ............ 239
六 燕禮所要表達的君臣大義 ............ 242

第十五章 諸侯相接以敬讓:聘禮 ............ 245
一 聘禮梗概 ............ 247
二 聖王貴勇敢強有力者 ............ 251
三 圭璋與德 ............ 253
四 還玉與重禮輕財 ............ 255
五 介紹而傳命,敬之至也 ............ 256
六 最早的外交禮儀程式 ............ 258

第十六章 稱情而立文:喪服(上) ............ 261
一 以三為五,以五為九:親屬關係的確立 ............ 263
二 上殺、下殺、旁殺:喪服等差的確立 ............ 266
三 五等喪服的十一小類 ............ 269
四 服術有六:確定喪服的原則 ............ 272

第十七章 稱情而立文:喪服(下) ............ 275
五 喪服的精粗與輕重 ............ 277
六 喪期的加隆與減殺 ............ 281
七 宗親、外親與妻親 ............ 284
八 恩服與義服 ............ 286
九 服喪期間必須堅守的原則 ............ 287
十 喪服制度在海外的孑遺 ............ 289

第十八章 侍奉逝者的魂魄:士喪禮............ 293
一 壽終正寢 ............ 295
二 復 ............ 296
三 奠 ............ 297
四 哭位 ............ 300
五 報喪和弔唁 ............ 300
六 沐浴 飯含 襲 ............ 301
七 為銘和設重 ............ 303
八 小斂 ............ 304
九 大斂 ............ 305
十 國君親臨大斂 ............ 306
十一 成踴、代哭、朝夕哭 ............ 308
十二 筮擇墓地和卜葬日 ............ 309

第十九章 埋藏親人的遺體:既夕禮 ............ 311
一 殯後居喪 ............ 313
二 啟殯 ............ 314
三 朝祖 ............ 316
四 裝飾柩車 ............ 317
五 陳明器 ............ 318
六 祖奠 ............ 319
七 贈送助葬之物 ............ 320
八 大遣奠 ............ 321
九 發引 ............ 322
十 窆和執綍 ............ 324
十一 反哭 ............ 325

第二十章 安魂之祭:士虞禮 ............ 327
一 立屍............ 330
二 陰厭............ 331
三 饗屍............ 332
四 三虞、卒哭 ............ 334
五 祔廟與作主 ............ 335
六 小祥、大祥和禫 ............ 338
七 居喪要則 ............ 340

第二十一章 祭祀萬世師表:釋奠禮 ............ 345
一 孔子的學行與生平 ............ 347
二 釋奠說略 ............ 350
三 四配 ............ 354
四 十二哲 ............ 357
五 先賢、先儒從祀 ............ 358
六 祭祀孔子的文化意義 ............ 359
七 釋奠禮在今日韓國 ............ 363

第二十二章 詩禮傳家:家禮 ............ 365
一 不學禮,無以立 ............ 367
二 《禮記》所見的先秦家庭禮儀 ............ 368
三 《顏氏家訓》 ............ 372
四 司馬光的《書儀》與《家範》 ............ 375
五 朱子《家禮》 ............ 377
六 《家禮》在朝鮮 ............ 380

第二十三章 不見面的禮儀:書信 ............ 383
一 書信格式 ............ 385
二 敬稱 ............ 387
三 謙稱 ............ 389
四 提稱語 ............ 391
五 思慕語 ............ 392
六 書信中的平和闕 ............ 393
七 師生之間的稱謂 ............ 394
八 祝願語及署名敬詞 ............ 396
九 信封用語 ............ 397

後記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