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70,66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来西亚出版品 > 有人出版社 > 有人散文 > 【有人20周年 | 精选好书】一樹花開:邡眉散文選(2001-2021)
【有人20周年 | 精选好书】一樹花開:邡眉散文選(2001-2021)
上一张
【有人20周年 | 精选好书】一樹花開:邡眉散文選(2001-2021)
下一张
next

【有人20周年 | 精选好书】一樹花開:邡眉散文選(2001-2021)

作者: 邡眉
出版社: 有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年5月
商品库存: 缺货
市场价格: RM40.00
本店售价: RM36.00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您可能也会喜欢下列商品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介紹

 

此書收錄邡眉於2001 至2021 年間創作的五十一篇散文,分作三輯。

輯一〈凱風過郡〉寫昔時舊事、故鄉景色和人物;輯二〈總角之宴〉把時間推前,回到作者幼時,寫親人和成長紀事。這二輯的書寫場域在北婆羅洲、作者的故鄉沙巴。

輯三〈島嶼流光〉時空嬗遞,已是作者流徙而至的檳榔嶼,筆觸也從回溯者拉回,更多著墨現實中的浮生日常,寫此時此事,寫見聞與人情。

張錦忠:

邡眉的散文平淡明朗而別具情韻,讀來令人回味。她的散文呈現特有的淡淡情意與念舊情懷,面對逝去的流金時光,惆悵而非憂傷,惘然而不渲染;文字是一貫的簡潔洗鍊,隨意輕鬆,但意味雋永。

 

 

作者介绍

 邡眉,原名蕭美芳,馬來西亞東馬沙巴人。南京大學中文文學碩士,任職婚姻註冊官,兼職韓江傳媒大學學院中文系講師。第二任馬來西亞作家協會北馬(檳吉波)分會副主席,馬來西亞兒童文學協會名譽理事。

著有散文集《蠟染炎天》(1997)、《傾聽河水》(2007),及兒童小說多本。

  



 

 目次

 

序 01∕ 有缺口的菸罐,沒有缺口的煙灰缸

—— 讀邡眉散文選 ◎ 張錦忠   6

序 02∕ 等到草長鶯飛,等來一樹花開 ◎ 劉征   10

序 03∕ 大地和島嶼,撞擊與融合

—— 邡眉書寫北婆羅洲與檳榔嶼 ◎ 莊諧   14

 

第一輯:

凱風過郡

01∕藍沙浪的下午  18

02∕我的鄰居.大鳥  20

03∕偶遇女祭司  23

04∕被遺忘的馬布  26

05∕吶喊大橋  28

06∕大草花系  30

07∕入睡版圖  34

08∕解說蘿藦科  37

09∕褶疊的房屋  43

10∕想飛的孩子  45

11∕夜色猶酣  48

12∕馬塔加雅  52

13∕太陽部落  59

14∕格雷來過  63

15∕一些讀過的書  72

16∕海角天涯  75

17∕僭越荒蠻  81

18∕且聽誰說  88

19∕說梧桐  95

20∕尋人啟事  98

21∕深淵歸來  103

 

第二輯:

總角之宴

01∕我的領土  116

02∕亮晃晃的日子  119

03∕ 遇上蠄蟧  130

04∕想起父親  136

05∕籐生年月  139

06∕西比洛  148

07∕記憶的菜單  153

08∕等來鶯飛草長  158

 

第三輯:

島嶼流光

01∕越界獵奇者  166

02∕人家的航海圖  168

03∕板凳上的板凳  171

04∕麵包怪鳥  173

05∕看羅袖迎風  175

06∕港口所在  178

07∕所謂皮巷  180

08∕流動理髮師  185

09∕洗眼睛  187

10∕雜說銅壺  191

11∕素馨清芳  194

12∕旁觀者的樹  198

13∕也有笙歌時  200

14∕瘦長的想像  204

15∕一簇奇花  206

16∕啖食密碼  213

17∕我夢見  219

18∕浮生繼續  224

19∕春上村樹  232

20∕湯澡趣  238

21∕機艙片刻  250

22∕偷蜜釀的聆聽者  254

後記∕讓花盛開,結果馨香  256

邡眉年表  259


 

摘錄

 


序 01∕ 有缺口的煙罐,沒有缺口的煙灰缸—— 讀邡眉散文選

◎張錦忠(張錦忠,著名詩人、作家、學者。國立臺灣大學外國文學博士,現為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


邡眉寫作十五年後,於一九九七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蜡染炎天》;從一九八二年算起,迄今四十年,算是資深散文作者了。她開始寫作的一九八○年代初,彼時散文當然已是馬華文學的重要文類 —— 說不定還是數量最多的文類,蓋許多寫作者的起手式不是詩就是散文,甚至寫散文的新秀可能比寫詩者多。所以邡眉成為散文作者並不令人意外。


邡眉的散文平淡明朗而別具情韻,讀來令人回味。散文面對、回應一個變動不居的世界;這個現實環境即書寫的參照座標。散文抒寫現實世界的日常質地,往往表達直接,筆觸平易,情意自然流露。邡眉的散文大體上也是如此。她選擇寫散文 —— 而非小說或詩 —— 來表現她的生命經驗與生活觀感,表示她願意顯露自我的現實面向。


《一樹花開:邡眉散文選 2001–2021》選自邡眉過去二十年所寫的作品。書寫的時間幅度不可謂不長。

二○二一年,作者從“南風和暖的北婆羅洲”沙巴移居馬六甲海峽北端的檳榔嶼也超過二十年了。換句話說,儘管散文有個現實世界的座標,“凱風過郡”與“總角之宴”二輯文字的現實書寫場地,早已不是作者生命經驗發生的真實世界了(她寫道:“深淵歸來,再回想,已經過了二十多年”;“這些年月,根本就與藤本植物同系生長”)。因此這兩輯散文,其實是作者的“記憶書寫”;她記憶中的故人舊物,昔時舊事,在書寫這些散文的雕字時刻,紛紛化作“今朝都到眼前來”的吉光片羽。


於是我們看到邡眉寫某個陽光炙熱的下午,長屋裏年輕女祭司(Bobohizan)在召喚稻神班巴拉雍(Bambarayon)之魂,族人在歡騰彈跳。別一個五月天的午後,她遇到一個祖師奶奶級的女祭司,快八十歲了,“已經記不得與神通靈的經文咒語”。她寫她稱之為“太陽部落”的巴望村一位老婦人,採集許多“被太陽的手照料過”的野菜,挨家挨戶分派,村民各自煮成菜餚後大家共享;這個保留理想群體生活的巴望村,在邡眉筆下,近乎樂土。“凱風過郡”文字多描寫田間黃昏、樹屋夜色,緬懷北婆羅洲故鄉的大鳥(黑鸛)大花(萊佛士花)大橋(丹波羅利河),作者寫記憶中的梧桐樹鬼女蘭,也寫海角魚村之行與山林荒野之旅。邡眉書寫之際,自然鄉野或許已在消失之中,二十年後,那個客家話華語馬來語卡達山-杜順語眾聲喧嘩的世界是否猶在?就像格雷颱風過後,沙巴西岸景色蕭條。“不盡傳經意,難言作賦心”(李攀龍句)。


“總角之宴”為一輯憶兒時作品。邡眉回到更早的時光,寫“美麗的童年”的空間與記憶。當自然消失,環境改變,我們失落了曾經安身立命之處,唯有理想化童年,回到記憶裏的最美好時光。作者寫八歲時的秘密天地,寫六七十年代的舊園老宅,寫老家菜圃,寫校園、雨天冒泡的鞋子,最後是休業式,童年的終結。詩云:“總角之宴,言笑晏晏”;時光已逝,宅院猶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其中寫親人的篇章筆下感情自然流露,尤其動人,值得細細品讀。


邡眉在〈遇上蠄蟧〉寫她祖母。彼時八十九歲的嬤嬤“為人嚴謹,起居定時,樸實節儉,穿着傳統守舊”,每天穿着客家婦女的藍衫黑褲。嬤嬤有個拳頭大小的煙罐,爺爺當年下南洋時攜帶身邊,煙罐不知為何有個小缺口。後來作者到嬤嬤家,發現她不抽煙了,煙罐也消失了,“可是,我想念它,想念它在嬤嬤珍惜下的光潤,……想念她一身藍布衫,和淺淡的煙草味。”邡眉借物喻人;想念煙罐,其實是想念嬤嬤。這樣的以物抒情手法也見於〈想起父親〉。她想念嬤嬤,也想念作風像嬤嬤的父親。接着寫五歲時父親帶她到修車廠對面歪歪斜斜的茶餐室老店吃早餐,喝奶茶,吃烤麵包、及第粥,粥很燙,父親耐心地等她慢慢吹涼,“一湯匙一湯匙送進嘴巴裏”,邡眉寫道:“現在回想起來,父親怎麼就從來都不曾催促我呢?彷彿時間本來就是應該這樣地過。父親讀他的報章,我吃我的粥,我們在人來人往的快鏡裏靜止,畫面就是如此簡單”。不過,現實時間不是散文時間,最終,父親還是離開了人世,沒有抵擋得住時間侵蝕的力量,“像那棟歪歪斜斜的老店”,早已不在了。老店成為作者筆下感情的載體。


到了第三輯“島嶼流光”,空間已是現實生活的空間,時間也貼近“此時此刻”,來到疫情肆虐的眼前當下(“新冠疫情。三月天。椰腳街,冷清,一逛就過了廣福觀音亭”)。散文與書寫者的距離已從漫遊者的視角拉近到浮生日常,近乎是袍子上蝨子的特寫。她寫檳城的街弄、皮巷、椰腳街、色蘭乳巷,寫街上的芋飯鋪子、手工香鋪、戲班子、夜店,寫老理髮師、洗眼女師傅、印度小伙子盛羊奶的銅壺、象樹,也寫峇峇娘惹文化、夢境、泡湯。不過,故鄉的記憶總是如影隨形,賣麵包的印度老人、老街“公司”的酬神戲,竟都似曾相識。〈所謂皮巷〉寫午後巷子跳蚤市場不期而遇的煙灰缸,有如記憶的缺口,喚起童年往事,以及對父親的愧疚。於是她買下那個沒有缺口的古董煙灰缸,而羅弄古力的那株阿參樹,“落葉如雨,沙沙而下,光陰日曛”,寫的是作者自己的抒情時刻。


邡眉的散文世界由這些尋常歲月裏頭的事物人情,藤本植物般交織而成,像她自己說的,“每件事都跟另一件事休戚與共”。這些書寫“吾家日常”的散文呈現特有的淡淡情意與念舊情懷,面對逝去的流金時光,惆悵而非憂傷,惘然而不渲染。二十年來,她的文體變化不大,文字是一貫的簡潔洗煉,隨意輕鬆,但意味雋永。

2021年11月6日


【摘錄】

藍沙浪的下午

 

我脫了鞋,進屋內。

 

裡面大廳寬闊,四面竹編門牆,光腳踩在硬木地板上,就覺得極其舒服。

 

穿堂風過,冰冰涼涼。樹蔭下的長屋有點看不到盡頭的感覺,炙熱的陽光逗留在樹冠上方,撒落些許,又回收些許,白天不點燈,會覺得幽暗,一旦雙眼適應了,就像住進了窯洞,安全舒坦。


木板長廊鋪到盡頭才有光,每走一步,地板弋丫弋丫,像在噓噓呼痛,即便踮起腳尖,它們也依然防盜系統般,發出警戒的聲響。這樣一來,我走得更像個賊了。


其實其他人都沒留意上這些細微的噪動,坦坦蕩蕩的走向大廳的中段,挨着牆壁盤膝而坐。對啊,我幹嘛那麼小心翼翼,反正這是老地板的特色,絕對撐得住我的體重,不會坍塌。那麼一想,心裡就通透了。


我坐下後才看見屋樑上高高掛着的繽紛小物,中央那塊低落半的地板也不是地板,是竹皮密織而成,叫藍沙浪,是彈簧跳板。有特色,有古人的智慧。


整個下午,我們就圍着這藍沙浪,因為長屋裡即將舉辦一個隆重的儀式。


我先看見從田里回來的年輕女祭司,她剛跟稻神打過交道,不會款待我們,我們也不過是一班看新鮮的門外漢。今天的宴會主要是為酬謝稻神而設的。稻神是誰?稻神是班巴拉雍,我曾在圖書館那面用書砌成的牆上,遇見祂的傳說。


跟所有的傳說一樣,你讀了心裡就一滴一滴的淌血。


班巴拉雍的前身是保護神的女兒,一次大饑荒激怒天神,為了懲罰他的失職,神命令他將獨生女兒胡敏娜頓奉獻給大地。女兒死後,她的四肢分別埋葬。過後,土地竟然神跡般長出各種各樣的農作物,包括了滋養生命的稻米。族人感謝她以生命救活了大家,所以把她奉為稻神。人類的眼睛是看不見她的,但她存在,她還在,不少族人是那麼虔誠的相信着,不過,她飄動的靈魂經常迷失方向,所以女祭司必須把她招回來,好好酬謝。


而歡騰地彈跳在藍沙浪的年輕人,用充沛的精力熱翻整個下午。我溜了出去,在大樹下乘涼,沒有書,我只好看樹。樹葉在輕輕搖晃,縫隙裡的陽光在玩耍。地上一隻母雞帶着一群小雞,前呼後應,扒地覓食。豐子愷的畫卷突然在我眼前展開!

 

看吧,藍沙浪的下午,也可以不嘶聲吶喊、不激動,安安靜靜,這樣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