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94,70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科普丛书 > 鐘錶的科學:錶面底下隱藏著時間的祕密,科學如何用尖端的技術追求〈分秒不差〉
鐘錶的科學:錶面底下隱藏著時間的祕密,科學如何用尖端的技術追求〈分秒不差〉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鐘錶的科學:錶面底下隱藏著時間的祕密,科學如何用尖端的技術追求〈分秒不差〉

作者: 織田一朗
出版社: 晨星
出版日期: 2022-12-1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70.00
市场价格: RM56.28
本店售价: RM50.09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為什麼時針向右走?
  走300億年僅誤差1秒的超精密時鐘長什麼樣子? 
 
  從日晷到原子鐘,窺探鐘錶的奧祕:
  ◎時鐘共通的三大要素是什麼?
  ◎布穀鳥鐘為什麼變成了鴿鐘?
  ◎什麼是真正的花鐘?
  ◎瑪麗皇后訂製的「極致懷錶」有多奢華
  ◎機械鐘如何計時?
  ◎利用人體體溫發電的手錶
  ◎有可能誕生出原子鐘手錶嗎?
 
  在日本有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沙漏鐘,這個沙漏鐘的計時長度竟達一年!
 
  利用大自然材料製作的時鐘裡以花鐘最為美麗、浪漫。不過我們所認為的花鐘,通常是在花圃中安裝有時針、分針、秒針的時鐘,這其實不是真正的花鐘!真正的花鐘是以栽種植物的開花順序來顯示時間。
 
  本書將長達五千年的鐘錶歷史技術及未來時鐘的概念故事都濃縮成一冊,帶你一起翻轉你對鐘錶的認識!
 
本書特色
 
  1、從機械鐘、石英鐘到原子鐘,帶你看鐘錶的發展、構造與技術!
  在五千多年前的時候,人類從太陽的運行中,發現了樹木或岩石的影子會隨著日出日落而有所變化,透過這些變化,意識到了「時間」的存在。本書從人類利用太陽運動的「日晷」開始,到人為製造時間週期「機械鐘」的誕生、徹底改變時間準確度的「石英鐘」,以及改變時間概念的「原子鐘」,循序漸進地介紹各種鐘錶的發展史、構造分析以及現代鐘錶的發展技術等,讓你看到長達五千年的計時歷史以及未來時鐘的故事。
 
  2、介紹各種關於鐘錶的趣事與知識:
  一天為什麼是二十四小時?為什麼時針是向右走呢?鐘面的數字為何不是從○而是從十二開始呢?布穀鳥鐘為什麼演變成了鴿鐘?所謂的「天文台錶(CHRONOMETER)」是什麼?瑪麗皇后訂製的「極致懷錶」如何成為製錶工藝傳奇?……諸多你想知道關於「鐘錶」的知識,本書都將鉅細靡遺為你一一道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織田一朗
 
  時間研究家,山口大學時間學研究所客座教授。一九四七年出生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一九七一年從慶應義塾大學法律系畢業,進入株式會社服部時計店(精工錶的銷售公司)任職。擔任過業務、宣傳、公關、總務等工作,並從事寫作與參加收音機節目演出。一九九七年開始獨立活動,著作有《時鐘的針為何向右轉》(草思社)、《日本人從何時開始變得很性急》(PHP新書)、《「時間」這種國際壁障》(文春新書)、《時間與鐘錶的雜學事典》(World Photo Press)等。
 
譯者簡介
 
黃怡筠
 
  文字工作者,曾就讀輔仁大學日文系,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資深口譯與筆譯員,同時也是口筆譯教師。曾任職於日本媒體。
 
  譯作有《香氣的科學》《美味穀物的科學》(晨星出版社)、《意.象.京都:12個關鍵字帶你感受京都的空間設計》(蔚藍出版社)、《天堂級的感動服務魔法》《大前研一 形塑生活者大國》(天下雜誌出版)、《以愛創業》(商周出版社)等20餘冊。


目錄

前言

第1章  發現時間的存在
人類最早的時鐘-日晷
不限場所皆可設置的水鐘
方便攜帶的火鐘
簡易方便備受好評的沙漏鐘
什麼是真正的花鐘?
專欄1  一天為什麼是二十四小時?

第2章  機械鐘的發明
世界第一個機械鐘
為什麼要大費周章花大錢地製造時鐘?
動能的穩定供應
加裝擺錘提高精度
擒縱器的原理
發條的發明讓時鐘可以隨身帶著走
政府出手提升精度
日本人創意設計出的「和時鐘」
低成本高精度的電動鐘
專欄2  時鐘的指針為什麼朝右走?

第3章  手錶的誕生
鐘(Clock)與錶(Watch)不同
發條的發明
擒縱器的各種精心設計
便利的自動上鍊(上發條)機構
能補償「方位誤差」的機構
贊助者培養出的鐘錶師
精度證明-「天文台(Chronometer)規格」
促進鐘錶普及的量產技術
火車事故促使人們對品質管理有進一步認識
電池式手錶的登場
防水規格提高了實用性
耐衝擊功能
專欄3  布穀鳥鐘為什麼變成了鴿鐘?

第4章  電子技術促成石英錶、數位錶的誕生
劃時代的音叉鐘錶
石英錶的實用化
日本人的大發明
體積縮小到萬分之一
苦肉計之「跳秒運針」
縮短音叉型振盪器的做法
最後關鍵在於轉換機構
專利策略推動了普及
無法藉助其他產業力量達成的精密程度
節能效果達到不同層次的系統
高精度石英的開發
跳躍出鮮紅時刻顯示的LED效果
神奇的物質「液晶」
充滿震撼的LCD問世了
LED與LCD的競爭
看到了LED的缺點
多功能數位的開發競爭
感測器機能的導入
電源的多樣化
免保養太陽能電池
利用人體體溫發電的手錶
自動上鍊發電的挑戰
以發條帶動的石英鐘錶
專欄4  運動錶的飛躍進步

第5章  超高精度的鐘錶與未來
活用收音機廣播報時
利用手腕接收標準時刻電波
直接接收GPS衛星的電波
自動顯示當地時間
原子鐘以九十二億次振動計算時間
發現地球自轉的誤差
原子鐘的原理
以各國數據決定世界時間
愈來愈發達的小型化-有可能誕生出原子鐘手錶嗎?
三百億年的誤差只有一秒鐘
測量時間以外也在質量測量上發威
高精度鐘錶改變了人類對「時間」的概念
專欄5  逐漸被日本人遺忘的夏令時間

結語
參考資料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