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3,40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清妍.鶴苑.陳永森(附DVD)
清妍.鶴苑.陳永森(附DVD)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清妍.鶴苑.陳永森(附DVD)

作者: 賴明珠
出版社: 藝術家
出版日期: 2022-12-1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00.00
市场价格: RM91.27
本店售价: RM81.23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陳永森1913年出生於臺南市永樂街,幼時父母雙亡,促使他養成獨立剛強的性格。之後考入臺南私立長老教中學,受到留日返臺美術老師廖繼春的啟發,並跟隨膠彩畫家黃靜山學藝。1933年遠赴日本進修,考入日本美術學校日本畫科,先後師事日本畫名家兒玉希望等人。畢業之後,又考進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就讀。
 
  1945年與吳楓錦女士結婚,婚後生活穩定,陳永森展現更加旺盛的創作能量。戰後又於1949年,再度考入東京藝術大學附屬工藝技術講習所。在長達十多年的學習過程中,陳永森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多元習藝之旅。
 
  陳永森在日本期間,參與官展與在野展的競技比賽,表現優異,在一向排斥外國人的日本畫壇,憑藉個人的藝術成就,累積聲譽與名望,可以說是得來不易。陳永森於1953年、1955年,以作品〈山莊〉、〈鶴苑〉,先後獲得「日展」的白壽賞,兩度受到裕仁天皇親自接見與勉勵,並於1955年榮升為日展「無鑑查」畫家。然而在日本畫壇已達登峰造極的陳永森,並未因此而志得意滿,從1950年代至1970年代初期,持續尋找東、西方繪畫,創新與融合的最大可能性。
 
  1970年代中晚期,轉向對東方「詩思情法」理念與精神的探索,藉由「詩情墨法」、「物我兩忘」等觀念的開展,在宗教、戲曲及風景等主題中,表現出內在的精神性,超越外在物質性的晚期風格。
 
  陳永森所創造的特殊膠彩畫風,超越日本、臺灣、中國,以及西方的地域界線,不但給予日本的畫界,也刺激臺灣的畫壇,跳脫了地方的局限,尋求跨域性的創作語彙。陳永森一生的畫業成就,承擔起發揚民族文化、臺灣美術的重責,實有不可抹滅的影響力。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水墨、素描、書法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賴明珠
 
  英國愛丁堡大學東亞研究所文學碩士
 
  現任:
  「臺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
  國立歷史博物館《史物論壇》編輯委員會委員兼主編(2020-2022)
  文化部第8、9 屆古物審議會委員
 
  經歷: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兼任副教授、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副教授。
 
  著作:
  《鄉土凝視──二十世紀臺灣美術家的風土觀》、《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解嚴前後美術團體》、《瑰麗.象徵.金潤作》、《沙漠.夢土.賴傳鑑》、《優美.豪壯.許深州》、《靈動.淬鍊.呂鐵州》、《簡練.玄邈.林克恭》、《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臺灣女性圖像藝術》、《臺灣美術地方發展史.桃園地區──回首桃源三百年》、《日治時期臺灣東洋畫壇的麒麟兒──大溪畫家呂鐵州》、《日治時期桃園地區的美術發展》等。


目錄

1 早年的成長與摸索………9
從事神像雕刻的父親………10
廖繼春的美術啟蒙………10
〈清妍〉首度入選「臺展」………11

2 長期的習藝歷程………15
就讀日本美術學校日本畫科………16
進入兒玉希望畫塾………16
吳三連夫婦之贊助………18
就讀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20
就讀東京藝術大學附屬工藝技術講習所………25

3 在美術競技場累積文化資本……27
戰前在臺展、府展的成就………28
戰前在奉祝展、新文展及再興美院展的成就…32
戰後以日展為主要創作舞臺………33
「萬能藝術家」與「藝術綠野中的五色花」…34
兩度獲得日展「白壽賞」並成為「無鑑查」畫家…36

4 返臺之旅與脫離「日展」的束縛………39
1954年首度載譽返臺………40
1956 年〈綠色裸婦〉遭下架………46
日展中不懈的創作與返臺活動………48
日本商業畫廊巡迴展………59
實踐「中日文化交流」的「藝苑人生」理想…63

5 作品風格與內涵之分析………69
早期的自我摸索………70
日本學院寫實風格的表現
(1930年代-1940年代)………71
東、西方繪畫風格的融合與創新
(1950 年代-1970 年代初期)………88
追求高度東方精神性的晚期創作
(1970年代中期-1997年)………113

6 陳永森畫業的肯定………149
日本畫壇的認可………150
始終關切臺灣藝術的發展………151
重新為陳永森定位………151

附錄
陳永森生平年表………157
參考資料………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