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3,38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 > 先秦哲學隅論
先秦哲學隅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先秦哲學隅論

作者: 蕭振聲
出版社: 萬卷樓
出版日期: 2022-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73.01
本店售价: RM64.98
促销价: RM62.06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先秦時代是中國哲學最為輝煌的時代。其時百氏蜂起,學派林立,異論競呈,辯說自由,作為中國哲學的發端,素有「百家爭鳴」的美譽。本書以儒、道、墨、法、名、陰陽六家為主軸,評介先秦哲學家對宇宙本質、政治走向、人性善惡、思辯推理等問題的論辯與看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蕭振聲


  一九七九年出生於香港。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博士,現任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以先秦思想特別是儒、道兩家為主。著有《老子之人性論與無名思想》一書,在學術期刊和學術舍議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導言 先秦哲學的興起 1

第一章 儒家哲學 7
一 概說 7
二 孔子哲學 9
(一)孔子的生平 9
(二)孔子的仁學 10
(三)孔子的「仁」與「親」、「義」、「禮」諸觀念之關係 25
(四)孔子的人性論 33
(五)孔子的正名主義 40
三 孟子哲學 46
(一)孟子的生平 46
(二)孟子性善論的幾組重要觀念 46
(三)孟子、告子的人性論辯 53
(四)孟子的正名思想 66
四 荀子哲學 68
(一)荀子的生平 68
(二)荀子的性惡論 69
(三)荀子的天論 87
(四)荀子的正名主義 92

第二章 道家哲學 107
一 概說 107
二 老子哲學 110
(一)老子其人其書之關係 110
(二)宇宙本原論 114
(三)政治觀念 118
(四)倫理思想 123
(五)語言哲學 126
三 莊子哲學 130
(一)莊子的生平 130
(二)「氣化」的形上學 131
(三)「齊物」的知識論 136
(四)「因是」的倫理學 138
(五)「無情」的人性觀 141
四 黃老之學 143
(一)黃老之學的背景 143
(二)《黃帝四經》 151
(三)《管子》 157

第三章 墨家哲學 165
一 概說 165
二 墨子哲學 166
(一)墨子的生平 166
(二)「務為治」之學說:兼愛、尚同、尚賢 168
(三)「清廟遺緒」之學說:天志、明鬼 183
(四)「用夏政」之學說:節用、非命 189

第四章 法家哲學 195
一 概說 195
二 商鞅的法治主義 196
(一)商鞅的生平 197
(二)法的重要性 198
(三)立法的要件 199
(四)刑法與仁義的關係 202
三 申不害的術治主義 204
(一)申不害的生平 204
(二)術之二型 205
(三)法、勢之思想 209
四 慎到的勢治主義 210
(一)慎到的生平 211
(二)重勢說 212
(三)法治論 214
(四)因循觀 216
五 韓非哲學 218
(一)韓非的生平 218
(二)法術勢之統合 219
(三)歷史觀 224
(四)人性論 226

第五章 名家哲學 231
一 概說 231
二 惠施之「合同異」思想 232
(一)惠施的生平 232
(二)「歷物十事」中的「合同異」思想 233
三 公孫龍之「離堅白」思想 236
(一)公孫龍的生平 236
(二)〈堅白論〉、〈白馬論〉中的「離堅白」思想 237
四 《墨辯》中的名家哲學 241
(一)語言的分類 242
(二)推理形式的分類 245
(三)對戰國諸子辯說的批判 251

第六章 陰陽家哲學 257
一 概說 257
二 《呂氏春秋》中《十二紀》的「月令說」 259
三 騶衍的「符應」思想 262
(一)騶衍的生平 262
(二)騶衍的「終始五德」說 263

第七章 兩漢史家對先秦哲學的分類與命名 267
一 概說 267
二 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 267
(一)司馬談的「六家說」 268
(二)對「六家說」的檢討 279
三 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諸子略》 289
(一)班固的「十家說」 28
(二)對「十家說」的檢討 299

餘話 漢代哲學的特質 307
一 流派的更替 307
二 學術的整理 309
三 儒學的變型 312

參考文獻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