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94,70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經方使用標準
經方使用標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經方使用標準

作者: 王克窮
出版社: 大展
出版日期: 2022-07-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30.00
市场价格: RM50.20
本店售价: RM44.6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經方,千古相傳,方小、力專、故宏,經歷代上千億次實驗而屢試不爽。
  當今善用經方者甚少,開方大而雜,忽略法度;用藥多而重,有欠精純。
  學以致用經方,醫術方能精進。
 
  《經方使用標準》從《傷寒論》歷代書目、《金匱要略》歷代書目著眼發現問題,然後從統計學入手,結合日本漢方醫學腹診編撰而成,簡潔明快。通過作者三十年來的臨床使用,安全有效,尤其對初學之人或有裨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克窮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系國家自然科研基金課題評審專家,陝西科技獎勵評審專家,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腫瘤三科主任,世界中聯腫瘤經方治療研究專業委員會第1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臨床合理用藥專業委員會腫瘤分會第1屆副主任委員,陝西省中醫藥學會第四屆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陝西省保健協會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陝西中醫藥大學學報》外審專家,《現代中醫藥雜誌》外審專家。研究方向:惡性腫瘤的辨證標準研究及規範化治療;方劑本源劑量的探索與應用。出版專著1部,主編2部,參編2部。代表作:《經方使用標準》《中華方劑本源劑量大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發表論文75篇。從醫34年,諳熟經典,倡用腹診,善用經方治療大病、重病和某些疑難雜症,獲效甚夥。


目錄

經方篇
一、桂枝湯
二、桂枝加葛根湯
三、桂枝加芍藥湯
四、桂枝加大黃湯
五、桂枝加桂湯
六、桂枝加附子湯
七、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八、烏頭桂枝湯
九、桂枝芍藥知母湯
十、甘草乾薑湯
十一、桂枝甘草湯
十二、芍藥甘草湯
十三、炙甘草湯(又名復脈湯)
十四、小建中湯
十五、大建中湯
十六、黃耆桂枝五物湯
十七、桂枝新加湯
十 八、麻黃湯
十 九、大青龍湯
二 十、桂枝麻黃各半湯
二十一、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二十二、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二十三、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二十四、葛根湯
二十五、葛根芩連湯
二十六、越婢湯
二十七、小青龍湯
二十八、射干麻黃湯
二十九、五苓散
三 十、豬苓湯
三十一、苓桂朮甘湯
三十二、澤瀉湯
三十三、十棗湯
三十四、葶藶大棗瀉肺湯
三十五、木防己湯
三十六、己椒藶黃丸
三十七、小半夏湯
三十八、大半夏湯
三十九、橘皮竹茹湯
四 十、大黃黃連瀉心湯
四十一、附子瀉心湯
四十二、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
四十三、旋覆代赭湯
四十四、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四十五、桃核承氣湯
四十六、大黃甘遂湯
四十七、抵當湯(丸)
四十八、下瘀血湯
四十九、大黃䗪蟲丸
五 十、梔子豉湯
五十一、瓜蒂散
五十二、小陷胸湯
五十三、白虎湯
五十四、白虎加人參湯
五十五、白虎加桂枝湯
五十六、竹葉石膏湯
五十七、大承氣湯
五十八、小承氣湯
五十九、調胃承氣湯
六 十、大陷胸湯
六十一、大陷胸丸
六十二、麻子仁丸
六十三、大黃附子湯
六十四、三物備急丸
六十五、梔子柏皮湯
六十六、茵陳蒿湯
六十七、小柴胡湯
六十八、柴胡桂枝湯
六十九、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七 十、大柴胡湯
七十一、柴胡桂枝乾薑湯
七十二、理中湯(丸)(又名人參湯)
七十三、麻黃附子細辛湯
七十四、麻黃附子甘草湯
七十五、枳朮湯、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
七十六、附子湯
七十七、真武湯
七十八、四逆湯
七十九、當歸四逆湯
八 十、白通湯
八十一、吳茱萸湯
八十二、黃連阿膠湯
八十三、半夏散及湯
八十四、柴胡芍藥枳實甘草湯
八十五、白頭翁湯
八十六、桃花湯
八十七、烏梅丸
八十八、防己黃耆湯
八十九、百合地黃湯
九 十、腎氣丸(又名桂附八味丸)
九十一、麥門冬湯
九十二、瓜蔞薤白白酒湯
九十三、橘皮枳實生薑湯、茯苓杏仁甘草湯
九十四、黃土湯
九十五、柏葉湯
九十六、大黃牡丹皮湯
九十七、薏苡附子敗醬散
九十八、桂枝茯苓丸
九十九、當歸芍藥散
一○○、甘麥大棗湯
一○一、半夏厚朴湯
一○二、膠艾湯

腹診篇
一、腹診之起源、派系與理論根據
二、腹診的目的、內容及方法
三、常見腹證之辨證
四、正確評價腹診,創建中醫腹診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