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3,97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来西亚出版品 > 星洲日報出版組 > 史地人文 > 青山不老──马共的历程
青山不老──马共的历程
上一张
青山不老──马共的历程
下一张
prev next

青山不老──马共的历程

作者: 刘鉴铨
出版社: 星洲日报
商品库存: 20
市场价格: RM20.00
本店售价: RM18.0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简介:

在马来西亚历史上,马来亚共产党总书记陈平是最富神秘色彩的人物。

他16岁就加入了马共,1947年起任马共总书记至今,是世上在位最久的共产党领导人;他曾因支援英军抗日而获颁有功勋章;后又因领导反抗英殖民地统治游击战而成为头号通缉犯;在1989年马、泰和马共三方签订和平协议之前,他被马来西亚警察部队列为头号敌人;他行踪神秘,集合数国情报人员的力量也无法捕捉到他。

神秘的人物,总是会引起生活越过越单调的人们对他产生探究的兴趣。越神秘就越有魅力。因此,半个世纪以来,马来西亚及西方的一些跨国媒体都曾想方设法揭开他的神秘面纱。

迄今为止,陈平只在公开场合露过两次面。第一次是1955年的华玲和谈,当时笔者尚未成年,投身报界后只能从前辈的追述中去想像陈平的风采;第二次是1989年的马、泰和马共三方和平协议签署仪式。笔者领着4位文字记者许春、卜亚烈、容耀群、蔡泉兴和2位摄影记者叶子永、王其俊到泰南合艾采访这历史性大事。当时百多位各国记者云集合艾,但没有一位记者能争取到专访陈平的机会。除了镁光灯下那平和的笑脸之外,记者们对这位老共产党员的内心世界及过去的经历所知极少。

自从合艾和平协议签订,马共走出森林之后,过去的许多采访禁区已变得不那么敏感。 《星洲日报》的同仁不断通过多个渠道和人脉伸出触角,试着向陈平传达想要独家专访他的意愿。

经过锲而不舍的尝试,1998年3月中终于得到陈平的回音:配合合艾和平协议10周年,愿意接受《星洲日报》独家专访。尽管我们不知道有关当局会不会阻难我们会见这位马共领袖,但我们毫无反顾和犹豫,毕竟这是新闻工作者一生难遇的采访任务。和《星洲日报》属同一媒体集团的《亚洲周刊》闻讯也要随行采访。

1998年3月23日,笔者率领5位同事萧依钊、许春、林友顺、黄永安、林宝玲及《亚洲周刊》副总编辑丘启枫秘密赴曼谷访问陈平。为免行踪暴露,只有编辑部高层两三位同事知悉我们这次的采访计划。

除了BBC英国广播电视台之外,《星洲日报》是全世界第一家专访陈平的媒体。笔者问陈平:“为什么选择《星洲日报》?”他答道:“《星洲日报》比较公正、比较负责、比较有公信力。”我们在曼谷的一家三星级酒店访问陈平。整个采访分开两天进行,共超过15个小时。这位在老百姓心目中谜一样的人物,经过近距离的接触之后,给我们的印象是:睿智、谦和、从容淡定、发言谨慎。

第三日晚上,我们回到吉隆坡,一走出梳邦国际机场,即听到一个令人泄气的消息:我们秘访陈平的行动全在马泰两国情报人员的严密监视之下。马来西亚政治部警官还传达了一口头警告:对陈平的专访,只字不能写。

我们猜测,负责监视和保护陈平人身安全的泰国情报人员,是在我们跟陈平在酒店接头之后即盯上了我们。

虽然收到禁令,但长期追新闻磨练出来的那种锲而不舍的韧劲,让我们不轻言放弃。我们决定先把访谈录音整理出来,同时花了几个星期时间从《星洲日报》资料室、国家档案局、马来亚大学图书馆搜索补充和论证资料,写成“专访陈平系列”。

我和同事商量了几个方案,决定从内政部找一位精通华文的高官,请他阅读“专访陈平系列”。因为我们深信,凡是有智慧、有判断力的人都应该不会建议内政部禁止这个纯粹叙说故事,不攻击任何一方,也不宣传任何主义或政治思想的“专访陈平系列”。大家都觉得当时的内政部副部长黄家定是内政部高官中最懂华文的人,即把文稿送到他的办公室。几天后,黄家定就拨电话告诉我:“'专访陈平系列'提到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引人入胜,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他确认“专访陈平系列”不会危害国家安全,而且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黄家定答应向当时的国家总警长丹斯里拉欣诺转达我们的上诉信及“专访陈平系列”文稿,并附带了他的推荐语。大约两星期后,黄家定捎来了好消息:内政部和警察总部准许《星洲日报》刊载“专访陈平系列”,惟须全文照登。据我们探悉,负责审稿的政治部官员,没有删改一个字,也不准我们在刊登时加入任何字眼。

几经波折,《星洲日报》终得于1998年6月19至28日刊载“专访陈平系列”,比《亚洲周刊》慢了一步。

“专访陈平系列”获得各方热烈的响应。许多读者,包括一些历史和政治学者要求我们报导警方的说话和记载,以呈现比较全面和完整的马共斗争史实。

一个多月后,我率领同事萧依钊、许春、郑丁贤、林友顺、黄永安、萧妙发到警察总部专访大马总警长丹斯里拉欣诺。在场的还包括多位高阶警官和反共专家。

“专访拉欣诺系列”于1998年8月14至23日在《星洲日报》刊载。这个系列同样得到各方的注意和重视。

本书收集了上述两个专访系列、马共风云人物的特写、对马共成员走出森林后定居之处和近况的报导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报导文章。

《青山不老》不是一本历史书。 《青山不老》只是尝试提供单调、刻板的官方说词与马共领袖回忆录以外的另种声音。

《青山不老》的特点在于──一群新闻工作者从中立的角度,尽量客观地呈现马共历史的点滴和片段。但它不是严谨的学术著作,不可能呈现完整的马共历史面貌,只能期望它填补部分的“历史的空白”。

其实,目前最关键的还在于──历史是怎样经由思想的暗流使我们在平庸的日子里变得更加明智。

2004年2月1日

刘鉴铨──星洲日报集团编务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