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94,70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经济/趋势 > 半導體投資大戰:為什麼美、中、台、韓都錢進半導體?了解全球半導體商機的第一本書
半導體投資大戰:為什麼美、中、台、韓都錢進半導體?了解全球半導體商機的第一本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半導體投資大戰:為什麼美、中、台、韓都錢進半導體?了解全球半導體商機的第一本書

作者: 金榮雨
出版社: 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 2022-05-2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1
本店售价: RM51.4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半導體是台灣「護國神山」,到底為什麼?
為何全世界都在搶?未來有哪些發展方向?
中美「半導體新冷戰」,下一步怎麼打?
 
「韓國最可靠的分析師」金榮雨,一本書讓你搞懂
半導體供應鏈、美中對抗、應用趨勢、投資重點
快速全盤掌握半導體商機!
 

  「半導體」是電器運作的關鍵組件,不僅筆電、手機、平板電腦等日常3C商品搭載它才動得起來;近年來設計精密、複雜的人工智慧(AI)、衛星通信乃至國防武器等的核心運算和高級功能,全都依賴半導體完成。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即機器人、人工智慧、奈米科技、量子電腦、生物科技、物聯網、5G、自駕車興起之下,半導體成為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

 

  半導體這麼重要,但是它的生產過程極其複雜,上游(IC設計)→中游(晶圓製造,有先進及成熟製程)→下游(IC封裝測試、IC通路),營運模式有兩種,一為「垂直整合製造」(IDM)的營運模式,即一個公司包辦從設計、製造到銷售的全部流程,需要雄厚的資本,如美國英特爾;另一是伴隨著產業發展與全球化,「高度垂直分工」的模式,像是由張忠謀創立台積電的專業晶圓代工模式,全球巿占率過半、供應鏈佈局在台灣、韓國等地的半導體企業。

 
  ˙中美「半導體新冷戰」如何發展?

  中國在習近平接班之後,以快速成長的中國國力為基礎,向國內外宣布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015年更宣告《中國製造2025》以半導體自給率70%為目標,對台、韓等地代工廠深具威脅性,中國官方色彩濃厚的紫光集團也邀約收購美國電子大廠,展現擴展半導體電子產業版圖的強烈企圖心。

  

  然而,情勢在高呼「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川普上台之後有了轉變,一方面,美國對中路線改為強硬,美中貿易戰開始;另一方面,在本土和經濟區域內建構自有的供應鏈勢在必行。尤其在屬於未來產業核心的半導體製造更是重點所在。在此之下,半導體產業帶動國際政治局勢產生了巨變。

 

  直至2021年拜登上台,由「美國優先」,改走「聯盟優先」(Alliance First),改由形成區域整合,與其他國家共同牽制中國。美國預計投資520億美元興建七至十座晶圓廠,力邀台積電與三星在美國本土投資新廠,並給予英特爾建廠補助。在此之下,世界半導體供應鏈正在重組,中美「半導體新冷戰」已經到來。

 
  ˙台灣在半導體爭霸戰中的角色

  作者特別提醒的是:現在美國最關鍵、但風險最高的環節就是台灣。美國的「第一島鏈」連接琉球群島-台灣-菲律賓-南海-馬來西亞,以台灣為島鏈的中心,如同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現在中國實施大規模軍事訓練,或是侵擾台灣空域的頻率也愈來愈高,若中國占領或封鎖台灣,「第一島鏈」將陷入危機。

 

  由於美國高度依賴台積電代工生產晶片,若台積電受攻擊,美國半導體產業將陷入癱瘓,並且對其他產業造成嚴重影響。也因此,美國也必須將晶片生產移回本土,在北美地區自建「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完整半導體製程的供應鏈。

 
  ˙半導體自主化的新投資商機

  面對這場已經無法回頭的全球半導體爭霸戰,正是時候深入思考這產業變化如何發生、未來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以及即將到來的新機遇。有「韓國最可靠的分析師」的金榮雨,現任SK證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以目前的美、中態勢及台、韓因應來描繪出半導體長期發展藍圖。

 

  他建議,美國尋求建立自家半導體供應鏈的半導體培育策略之下,對於半導體企業而言,原本荷蘭、台灣、日本、韓國等美國傳統盟友都將面對新的市場環境。對於投資人而言,應該將視野放寬,納入與第四次工業革命連結的半導體公司,才是漂亮的投資組合。

 

  半導體已經是是商業、科技、國家安全的關鍵資源,美中兩強爭相擴產,台韓日荷則各占優勢……局勢不斷變化,《半導體投資大戰》從過去、現在和未來展望的宏觀視角認識半導體,這是一本告訴我們應該如何佈局、前進的書。

 
本書特色
 
  1.護國神山的半導體產業,台灣人最關注、也最需要懂

  台灣電子業在國際最受矚目、占最大市值、投資者最多……,是產業最重要的一環。本書由目前最熱門的中美兩強半導體競爭態勢說起,畫出半導體產業的全覽圖及未來可能的趨勢走向,對於業內人士而言,有翔實的資訊整理,對財經主題讀者而言,可了解產業大方向,對投資人而言,可作為投資標的的提點。

 
  2. 兼具半導體的經濟面向與戰略面向

  中美貿易戰,半導體可謂既是經濟資源,也是戰略資源。一本書就可以從兩種面向串連起國際政治經濟的全貌、美中韓台的個別盤算與角力,讀者可獲得的知識含量更大、視角更寬。

 
  3.寫作風格平易、資訊簡單扼要!無基礎者亦可閱讀

  資深IT專家、知名分析師金榮雨,以廣博知識和洞察力,細膩親切的傳達了半導體基礎知識、提供對半導體產業結構和本質的基本理解,再到未來半導體戰爭及總結全球半導體形勢,讓所有讀者都能掌握未來的產業變化和機遇。

 
專業推薦
 

  鄭凱元(財報狗共同創辦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金榮雨김영우
 

  韓國最可靠的分析師,SK證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頂尖IT專家和資深人士,被譽為「韓國最可靠的分析師」。從半導體到大數據,再到AI,以涵蓋軟硬體的廣泛知識和洞察力而聞名,多次在「最佳分析師獎」中榮獲半導體和顯示領域的最佳分析師,在2017年獲得「最值得信賴的分析師」特別獎。

 

  他撰寫的許多報告在業內廣受討論、廣為人知。IPhone採用三星OLED和預告巨大投資的「藍蘋果」、預言全球科技股快速增長的「川普時代和IT典範轉移、IT超級週期」、「中國製造與美國製造:爭霸」、到再次分析大企業統治世界的「巨人」,皆以出色分析和深入洞察力被譽為「值得信賴的報告」。

 

  延世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加入三星人壽負責策略,之後獲得卡內基美隆大學信息系統(IS)碩士學位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國際經濟與金融碩士學位。曾就職於三星SDI策略規劃團隊。他首先於 HMC Investment & Securities擔任分析師,後轉到SK證券研究中心,擔任高級研究員和積極策略團隊負責人。 

 
譯者簡介
 
蕭素菁
 

  (第一至五章)

 

  韓國漢陽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目前為專職韓文翻譯/口譯,同時任教於致理科技大學與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並在大享食育協會官網擔任「韓國食刻」專欄作者,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譯著逾五十本,目前最大心願為「核電歸零」。 

 
陳柏蓁
 

  (第六至九章)

 

  交通大學管科所畢業,曾旅居韓國、任職國科會科技智庫的研究員、韓商在台辦事處總經理特助,現為科技媒體資深韓文編譯。 


目錄

推薦序‧優秀的半導體自主化導讀書(鄭凱元/財報狗共同創辦人)
序幕‧巨大的變化帶來巨大的機會!
 
第1章‧去全球化時代的到來
全球化與半導體產業
全球化時代:中國脫穎而出
去全球化時代的兩大強權:第二次冷戰
 
第2章‧半導體產業的結構與本質
半導體產業的分類
系統半導體產業的分工結構
 
第3章‧中國的對美宣戰 「中國製造二○二五」
習近平所面臨的二〇一二年中國
習近平的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
中國製造二〇二五所透露的中國未來戰略
中國的新型基礎建設投資戰略──新基建
新基建的下一個階段:新商業
 
第4章‧美國,投入全面作戰
美國的強力突襲:華為中箭落馬
海思勢不得已的退出
以美國的勝利終結第一回合戰爭,風雨飄搖的中國半導體產業
對韓國與台灣的依賴度更為加深        
無法放棄半導體崛起的中國
 
第5章‧中國的第二次半導體崛起
無法放棄的中國
資金不足的中國
中國的選擇與集中
中國為半導體崛起所做的努力
不再撒錢,有所選擇與集中
 
第6章‧美國的晶片製造崛起
去全球化時代的兩強:美國的策略與課題
美國最優先的課題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晶片短缺
美國對晶片製造的危機意識
從整體擁有成本看晶圓廠的營運條件
美國的國家半導體研發投入將展現劃時代成長
美國最大的風險──台灣
比中國更強悍的美國晶片製造崛起
美國的最終目標是?
 
第7章‧待解的課題,生產力
工業革命與生產力
美國的另一項弱點:工資高與生產力低
以5G+MEC為基礎的AI時代揭幕
 
第8章‧半導體競爭的未來
迎接巨變的半導體產業
最先準備好5G+MEC的中國沒落
華為與海思半導體被排擠,成為全球企業購併的導火線
期望擁有完整生態圈的美國
贏家俱樂部
 
第9章‧新時代、新角色
大政府時代的復活
從美國產業結構看發展政策
美國對記憶體產業造成的影響
晶片短缺的終點與美國半導體崛起銜接
找上投資人的龐大機會
真正的超級循環現在才開始
韓國必須將危機化為轉機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