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70,37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鹿鳴

鹿鳴

RM28.80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来西亚出版品 > 有人出版社 > 有人散文 > 徒手殺死那隻狐狸
徒手殺死那隻狐狸
上一张
徒手殺死那隻狐狸
下一张
prev next

徒手殺死那隻狐狸

作者: 黃子揚
出版社: 有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年4月
商品库存: 9
市场价格: RM33.00
本店售价: RM29.70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您可能也会喜欢下列商品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介紹】

 馬華年輕作者黃子揚的第一本書。幽暗處青苔蔓長般的青春記事,十年寫就的孤獨之書。他用挫敗、分離、死亡、成長鑄造文字,殺死了自己。


書分四輯,輯一“青春過敏原”,主要講述大學時期的生活與感受;輯二“青苔日記”,是念大學先修班前後的人事:祖母、祖父、母親、彼時同窗、當臨教的日子;輯三“Y人正傳”,以高中畢業為軸心,回憶童年,那些隨九○年代悄然遠去的電影院、咖啡店、兒時的玩物;輯四“銀河鐵道之夜”,是大學畢業的邊緣,以及投入社會以後。


馬華著名作家及學者林春美寫序;馬華作家翁菀君、新紀元大學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院長鄭詩儐、作詞人陳信延及廣告人曾子曰共同推薦。


現實生活中與我往來的子揚陽光、開朗、感性、沉潛。作品中字裡行間的子揚一改常態,背朝陽光,叩問孤獨、遠行、生別與未來。他的文集裡,多次出現這樣的主基調。我一邊閱讀,腦子裡不時浮現時而感性對話時而大笑的他,竟也不牴觸,不覺矛盾。大抵越是對人生的存在與死別起了極重的心的人,越是執意要去追尋什麼、抓住什麼,而這一路,孤獨多相伴,子揚統統溫柔以待。集子裡未曾見他大聲吶喊,而是輕輕的,靜靜的,如紙般,如雪花般,溫柔拾起、緩緩落下,平淡卻深刻,與你談談心。只要你踏進,便再不肯輕易繞開,不忍輕易掠過。

—— 鄭詩儐(新紀元大學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文案人)


讀子揚的散文我總有疏離而親密的幻覺。雖然書中飽滿傾瀉他對週遭人事物的愛,但這種溫潤始終被一層膜包覆著,以致讀來有一種冷靜的疏離。親密感則因我們都是在那邊(馬來西亞)長大的吧。我像回到擁擠巴士,與他同時被叱喝“belakang sikit”,瞥見那我未認識的孤獨少年手中摟緊一本書,聽着耳機裡的張懸。

—— 陳信延(作詞人)


讀子揚的青春絮語,腦中浮現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那無數男人懸浮在空中的畫作,彷彿他的每一篇散文都是一次“孤獨的漂浮”,常常處於自身與當下之間,不遠不近。子揚的文字有種疏離而安靜的氣質,情緒都被他安置在不同的情境、空間和人物身上,讀着便與他迂迴地走在散射狀的地圖上,因迷路而迷人。一如他說:“我既身處在這樣一個被局限的框格之中,卻遙想着另一邊的世界。”在那“另一邊的世界”,總見一男子的背影,若有所思地望向遠方。

—— 翁菀君(作家)


即使後來總被雨打風吹去,但青春留下讓人悼念的美麗,卻可讓快樂回轉至老去。子揚這一本青春記事本就在他坐二望三時來一個邊緣回望,在自己成為大人後的誠惶誠恐中,在現實與理想的拉拉扯扯間,他用文字記錄了過去式的青春悸動,他筆下總是帶著一抹孤獨沉鬱,字裡行間彷彿看見他拖曳着黑影彳亍而行。坦白說,真人版的子揚跟文字版的他倒是判若兩人,他聰明、開朗、踏實、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有時驕恣有時謙恭有時也欠揍,可能他在現實生活中要將青春

尾巴藏起來,也有可能這個模樣就是他終於長成自己喜歡的成人式。所以,更期待他告別青春之後,能再寫寫關於他的成人初體驗,少一些隱晦,多一點豁達,將躲在櫃子裡的文字變得更輕盈自在。

—— 曾子曰(廣告人、媒體人)

 
 

 

【目次】

序 | 其中最大的是孤獨

—— 讀黃子揚《徒手殺死那隻狐狸》 ◎林春美  ˙ 9


輯一 青春過敏原

˙ 張懸彈錯一把吉他  ˙ 17

˙ 半山芭豆原,和 A  ˙ 20

˙ 父夜  ˙ 23

˙ 週五例行公事  ˙ 27

˙ 無盡的煙火  ˙ 30

˙ 青春過敏原  ˙ 33

˙ 十一月的天空掠過  ˙ 38

˙ 棉花棉花幾時開花  ˙ 40

˙ 花的坍塌  ˙ 43

˙ 那對我們肩膀而言太沉重的天空  ˙ 46

˙ 樹屋  ˙ 49

˙ 最遠的地方  ˙ 55

˙ 螢火時刻  ˙ 58


輯二 青苔日記

˙ 回家路上  ˙ 63

˙ 我想你不回來了  ˙ 69

˙ 水咒  ˙ 73

˙ 霧起的時候  ˙ 80

˙ 雙鑰匙  ˙ 83

˙ 守門  ˙ 85

˙ 看不見的玫瑰  ˙ 88

˙ 師夢  ˙ 91

˙ 第十一戒  ˙ 94

˙ 少女大夢 —— 寄語方娥真  ˙ 97


輯三 Y 人正傳

˙ Y 人正傳  ˙ 103

˙ 少年電影院  ˙ 110

˙ 記憶的一碗白  ˙ 113

˙ 飲早茶  ˙ 116

˙ 永遠的童物  ˙ 119

˙ 椅  ˙ 122

˙ 寫給姐姐:在你離開以後  ˙ 127

˙ 齒心相連  ˙ 132

˙ 邊陲日記  ˙ 135


輯四 銀河鐵道之夜

˙ 怪塔  ˙ 149

˙ 少了一點海的顏色  ˙ 152

˙ 仲夏夜之歌  ˙ 155

˙ 銀河鐵道之夜  ˙ 158

˙ 向風日子  ˙ 161

˙ 徒手殺死那隻狐狸  ˙ 164

˙ 實驗音樂現場死了一群海豚  ˙ 167

˙ 窗外  ˙ 170

˙ 佐夫  ˙ 173

˙ 秋芒  ˙ 176

˙ 百變狸貓  ˙ 179

˙ 養一隻受傷的貓,在路上  ˙ 186

 ˙ 後記∕終於如願的飛行屋  ˙ 193

 ˙ 文章發表記錄  ˙ 197

 
  

 

 
作者:黃子揚

—————————————————————

黃子揚,1993年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畢業自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主修中文。目前為全職廣告人,負責撰寫廣告文案, 每天與文字打交道。曾獲台灣懷恩文學獎、嘉應散文獎、全國華文文學獎等。
 

 

  

 
 
 
 
 
   

 

 【摘錄】
 

序 | 其中最大的是孤獨

—— 讀黃子揚《徒手殺死那隻狐狸》

◎林春美(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我所讀到的《徒手殺死那隻狐狸》文稿,篇末皆未有志期,故不知是否按其發表之先後分輯。然從內容來看,輯一“青春過敏原”,主要講述大學時期的生活與感受;輯二“青苔日記”,是念大學先修班前後的人事:祖母、祖父、母親、彼時同窗、當臨教的日子;輯三“Y人正傳”,以高中畢業為軸心,回憶童年,那些隨九○年代悄然遠去的電影院、咖啡店、兒時的玩物;輯四“銀河鐵道之夜”,是大學畢業的邊緣,以及投入社會以後。當然也有不以此為規律的少數幾篇。而縱觀四輯青春抒情紀事,字裡行間最常躡足走過的,不是狐狸,不是貓,而是孤獨。孤獨,是與太多的離別相關嗎?


離別形式不一,死亡恐怕是其中最決絕的一種。與嫲嫲的生死訣別,多番出現在子揚的文字裡,被他深情的銘記着。他從他自己,以及家裡還有老人的同學,因探病而不時缺席的經驗,“看見化身形體的死亡,正一步一步逼近,填滿課室裡那些空去的座位”(〈回家路上〉)。死亡,使生命某處出現真實的空缺。也許只有時間 —— 更多更多的時間,才能使人逐漸忘卻、抑或習慣,那種實存的虛空。在每一段皆以“親愛的嫲嫲,在你死去的這一年裡”開頭的〈我想你不回來了〉一文裡,我們知道,那是因為人雖然有時“已經學會了不悲傷”,但可能“卻學不會放手”。子揚在文中說,“距離、甚或死亡漸漸把我們隔成兩岸”。橫隔生死的,是一條川流不息的生命之河。若此,待在世者得登彼岸、與逝去的親人重逢之前,思念是要用生命去擺渡的。


然而,兩岸相隔的,何曾只是生與死?自《詩經》以降,所有的可望而不可及,不也都在水一方?一水之遙,可以眺望,但不能抵達。那就是“遠方”。是因為是教人嚮往的,總是在遠方?還是因為遠方總是教人嚮往?恐怕都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在〈最遠的地方〉中,子揚說,“最遠的地方,是你在河的對岸。”之所以如此,因為“我們的世界,總是充滿太多阻隔”。與本書同名的那篇散文裡,在開始時降陸在“有我的國度”的那人,結尾時終究也歸向的一水之外的他方,那個沒有我的城市。在子揚的不同散文中,不管是“你和他”,還是“我和他”,最終都分別走向不同的方向,不會變成“你們”,或“我們”。這自然也有可能是他對同一事件的重複敘述,然而反复重述,無異於反复體驗,致使別離在感覺經驗裡一再發生。而縱使這些散文許多寫得隱晦,我們依然隱約可以感知,那反复重現的河水,不是別的,而正是“我們的世界”,這個滔滔俗世。


別離有時不由自己,極之無奈,而又慣性發生。但有時卻不見得不也是一種慣性的選擇:從少年叛逆期開始,由於“總是嚮往遠方,於是不回家就成了逃離的另一種形式”(〈父夜〉);到進入社會工作之後,“也曾多次在離家路上想着,不如就回來,當一個平凡的小鎮人”(〈養一隻受傷的貓,在路上〉)。行行重行行,與家生別離,此番情景一再重現,儘管思念不斷持續,儘管“不如歸去”的念頭偶爾萌生。


慣於離別,而又畏懼離別,以致有時離別尚未發生,卻已在想像中經歷。所以在前引那篇散文中,他選擇了不養貓,因為預設了“貓會走失”,“深怕有一天它不再回來,我無法再次歷經遍尋不獲的悲傷”。這與寫死亡的〈我想你不回來了〉的感覺,彷彿相似,只是這回似乎是因為害怕悲傷,寧可選擇早早放手。而狠下心腸“徒手殺死那隻狐狸”,或許也出於同樣的畏懼心理?


生離死別,無奈的慣性的,積累成子揚文字裡的孤獨之感。孤獨,具體成時間與顏色,是深夜,是暗黑而偶有光。所以我們在他的散文中看到,即使告別了叛逆期,他“依然獨行在每個夜歸的深夜路上”(〈父夜〉);在他強調自己很快樂,亦例常有友儕圍坐相伴的日子裡,卻仍然有“不想結伴,很多路只想一個人走去”的時候(〈週五例行公事〉)。即使日後選擇工作,萬物俱靜的上班時間也成了他考量的主因:


你如同細小血管穿行於這座城市,白天蔓延如細菌的人潮也已退散,剩下你空白的身體。也是因為這樣,你才選擇了這份工作。避開喧囂的人間,白天毋須早起,很深很深的夜晚你才下班。(〈百變狸貓〉)


人潮、人間,彷彿是他極欲遠遠逃離的,可是他的筆觸卻又常探伸至一些喧騰歡樂的節慶時光。我們由此看到開齋節、大寶森節、情人節等的降臨,此外還有幾場跨年倒數,幾朵煙火在空中絢麗開花。熱鬧與孤獨,人潮與孤島,夜空與煙花,那與其說是反襯,不如說更像一種互相需要。在〈花的坍塌〉中,他引述其友阿怪的話說:“你不覺得我們厭惡悲傷的同時卻也極需要悲傷,才能感覺到靈魂的活着嗎?”孤獨於他,或許不也是如此?在以孤獨抵制世界的同時,他不也正需依靠孤獨,來感知自己?


“在路上,孤獨也是神旨嗎?”子揚如此問道。我想,奔馳於“青春過敏原”上的這個感性而不免有些耽溺的靈魂,他興許不會沒有答案。


2020年6月6日


張懸彈錯一把吉他


哀而不傷。


她一把吉他徑自彈唱兩小時。她說話。她立世界之心為己心。


坐在會場右側,遠遠望去台上,只見五色各紛的燈光打在她身上,一切徒具輪廓。紅色有時,當她唱“玫瑰色的你,不肯改的你”;橘黃曖昧有時,像是台上忽然捲起了沙塵暴,她在塵沙中唱說“當你需要個夏天我會拼了命努力”。此外便是吉他的輪廓。麥克風的輪廓。短髮遮蓋側臉、一遍一遍刷着吉他的,張懸的輪廓。那樣篤定,那樣堅毅。


如此就更能專注聲音了。十二月的吉隆坡彷彿因為張懸的到來變得緩慢了許多。當會場暗下,她默然從後台黑衣走出,沒有過分的聒躁。台上即使沒有華麗的佈景,一整片黑,卻一幕幕上演着各自與張懸的交際與奇遇。


張懸彷彿成為一種信仰,當我十八歲決意當個擺渡人伊始。她便成了河流。常常在那些熬夜拼大考的夜晚,忍着深夜襲來的寂寞,曠野房間,她一遍一遍告訴我“ There's no way out, There's no way out ”。她把我的槳狠狠折斷,在時間的激流中,以一種溫暖而沙啞的聲音告訴我,你是你自己的槳。


十八歲離家在外唸中六,那真是一段美好卻暴烈的記憶。年半的日子,長長又短短,“歲月在這兒,溫涼如絲卻也能灼身”。我每逢遭遇無法解決之難題,杵在原地許久,〈如何〉就會在耳邊響起。她不是答案,她是覆在問題之上的另一道問題。“你要如何原諒時光遺失的過程”、“你要如何離別仍需遊蕩的旅人” —— 那些憂鬱年少一再經歷的愛情、過錯、迷惘,她終究沒有說白,卻把人推向了一個灰色的世界。


而她就在那裡。


音樂會當晚張懸唱了她那首致命的〈我想你要走了〉。有個女孩喊得好大聲。她先是彈了一段前奏,音響系統突然變得好糟,扯出一段刺耳尖銳的噪音。張懸不慌不忙的說,“因為拿錯吉他了”,遂換了另一把吉他,笑着。“ Me bad,台灣我們說醜一”。

 

莫名的難過像遠方的巨流一直一直襲來。


我一直很喜歡〈我想你要走了〉。《神的遊戲》專輯裡日日循環播放, 某夜一個人開車, 駛過暗黑的高速公路, 忽然就聽到了前奏裡的海洋、太陽,以及海鷗棲岸而叫。他們陪我走過嫲嫲死去的那段日子。無法着地的情緒。無法把話留下的嫲嫲。那張門前的躺椅。以及另一個入城的夜裡, 陪我一起參與神的遊戲的男孩。而這場遊戲結束了, 我卻永遠困在這首歌, 以為告別, 卻依然迷宮一樣兀自徘徊。


張懸換了另一把吉他以後,終於把這首歌唱完。她沒有半點遲疑的姿態像是嚴厲的譴責,一面鞭打一面拖曳,把那個耽溺於回憶而不願醒來的我,拉回了現實。


我們終其一生還會踩踏無數的釘子。但當一首歌唱完,一場演唱會結束,一個人的死去,一場單戀的轉身,無止境的流失 —— 每一次,張懸會浮出河面,輕巧溫柔,帶着她常有的幽默感,摸摸後腦勺:欸,不過是彈錯一把吉他,不過是醜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