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1,85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生死医病 > 瀕死的慰藉──結合醫療與宗教的臨終照護
瀕死的慰藉──結合醫療與宗教的臨終照護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瀕死的慰藉──結合醫療與宗教的臨終照護

作者: 玉置妙憂
出版社: 橡樹林
出版日期: 2022-03-1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1
本店售价: RM51.45
促销价: RM49.14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當病人進入尋求靈性層面的支柱大於醫療照護的階段,
他們尋求的正是介於維續生存的醫療手段與死後宗教信仰之間的橋樑,
這也正是「臨終關懷師」存在的意義──
替瀕死的靈魂提供慰藉。

因為對於死亡的未知與恐懼,
人們常常避於面對,
連身為護理師的作者也曾經如此;
在照顧癌末丈夫的居家療養及臨終後,
她才因此瞭解臨終之人與家屬的身心變化。

癌末病人臨終之際沒胃口是正常現象,
想回家過自己最後想過的生活也是有可能的,
但家屬往往對此感到疑惑與憂心。

如果你是病人家屬,你會順從他的選擇,還是堅持著「為你好」的己見?
此時如果有第三方的人來傾聽臨終之人與家屬的心聲,或許雙方都能更加坦承面對各自的不同立場。

瀕死的靈魂不只僅限於臨終之人,
精神疾病患者亦是如此,
只要是單靠醫療手段難以應對的人,
臨床宗教師便可以從精神層面給予他們適當地心靈撫慰。
這也是作者想要實現的,醫療與宗教不再只是平行線,而是形成一個相輔相成的交會點。

「當病人需要護理師的專業技能時,我就以護理師的身分提供服務;
當病人進入尋求靈性層面的支柱大於醫療照護的階段,我就以僧侶的身分陪伴。
隨時為病人提供當下所需的協助,乃是最好的做法。」──玉置妙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玉置妙憂
作者玉置妙憂身兼護理師、護理教師、照護經紀人與僧侶。
出生於東京都中野區,專門大學法律系畢業。
由於體會到丈夫「自然死亡」臨終樣貌的美好,因而頓悟出家,前往高野山真言宗修行,成為僧侶。
因有鑑於台灣有良善且成熟的臨終關懷師制度,於2015年起每年造訪台灣,學習相關的制度,也會跟隨臨床宗教師一同前往病人的家裡進行訪視。回日本後也致力於發展日本安寧療養制度,目前於小岩榎本診所擔任護理師,工作之餘也持續投入靈性照顧的活動。擔任「一般社團法人照護設計實驗室」代表人,舉辦讓子女學習「父母的看護與照護」之「養老指南班」,以及讓護理師、照護經紀人、照護人員、僧侶學習的「靈性照顧支援培訓講座」。亦舉辦各種演講與座談會等多元活動。著有《先將您的杯子盛滿吧!》(暫譯)(飛鳥新社)等書。

譯者簡介

洪玉珊
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
旅居美國,曾任職於國會圖書館,現為自由譯者。目前為止的人生和用字遣詞都充滿驚嘆號,認為生活就是要為了旅行、美食、電影、動漫和演唱會四處奔波。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面對死亡時,身體和心靈會產生何種變化?

1.     臨終之人的身體和心靈會產生的變化

①    臨終前三個月發生的事

②    臨終前一個月發生的事

③    臨終前數日發生的事

④    臨終前二十四小時發生的事

 

2.     面對至親之人死亡,心靈產生的變化

①    什麼事都不做就感到不安

②    在「說不定還有救」和「可能已經不行了」之間徬徨不安

③    無法理解「前往另一個世界」這件事

④ 即使能做的事情都做了,依舊感到後悔

 

3.     病人在自家過世的後續工作

①    聯絡主治醫師與家訪護理師

②    為亡者更衣、調整姿勢

 

第二章 身為護理師的我,成為僧侶的契機

1.     丈夫告訴我:「不想再繼續接受治療!」

①    明明還有其他的治療方式……

 

2.     丈夫選擇在自家迎接死亡的二年期間

①    並非決定「停止治療」,而是選擇「做想做的事」

②    護理師的判斷基準不一定正確

③    將不可能發生的事,轉念當成「或許也有可能」

④    與周遭的人糾結是否「一定要住院」

⑤    丈夫臨終前的最後一週

 

3.     居家照護所需的環境

①    居家照護的必需品

②    有些病人不希望在自己的家裡過世

 

4.     決定「成為僧侶吧!」的那一天

①    經過四十九天,萌生「出家吧!」的念頭

②    由於不可置信的緣分而皈依真言宗

③    與「俗世」截然不同的修行生活

 

第三章 撫慰臨終之人的心靈

1.     剃度後,病人紛紛向我傾訴

①    病人傾訴的並非身體的病痛,而是埋藏在心底的話

②    從「護理師」轉變為「具備護理師資格的僧侶」

 

2.     以僧侶的身分面對臨終之人

①    身兼護理師與僧侶的我

②    與臨終之人對談

③    諮商師與臨床宗教師有何不同?

 

3.     為現代人解惑而開辦「養老指南班」

①    無法接受父母過世的人其實非常多

②    高齡聽講者的人數超出預期的原因

 

第四章 撫慰生者的心靈

1.     只依靠醫療、或只依靠宗教都尚有不足之處

①    在醫療與宗教的交接點提供照護

②    被賦予意義的事物就具有意義

③    醫療上的NO,並非佛教的NO

 

2.     發現每個人都是獨自一人的事實

①    領悟到每個人都是徹底獨自一人的事實

②    感受到死亡近在身邊,進而開始思考

 

第五章 醫療與宗教的交接點

1.     自古以來,僧侶即為醫者

①    醫學曾是僧侶的基礎教育之一

②    臨終前的醫療與念佛

③    僧醫的活躍與衰退史

2.     安寧緩和醫療病房(安寧療護醫院、機構)與靈性層面的痛苦

①    何謂安寧緩和醫療病房?

②    靈性層面的痛苦是什麼?

③    是否有靈性層面痛苦的照護方式?

 

3.     由僧侶負責心靈療護,台灣的照護現況

①    病人訴說:「看見腳邊豎立著光柱。」

②    在醫院或自家都能與佛教合作

③    台灣與日本的臨床宗教師現況差異

 

後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