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94,70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来西亚出版品 > 其他本地出版品 > 學文(第五期)
學文(第五期)
上一张
學文(第五期)
下一张
prev next

學文(第五期)

作者: 丘克威、徐威雄/編
出版社: 學文
出版日期: 2014年4月15日
商品库存: 缺货
市场价格: RM13.50
本店售价: RM12.0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本期專題以「馬六甲峇峇族群特徵」為對像,特由曾氏祖屋切入。以一家族之「小」見一族群之「大」,由其祖屋之「微」顯其文化之「著」。峇峇族群為本地社會發展之一特殊現象,自來研究者已不少。張茹嬌專由曾氏家族入手,長期調研,終必能為細緻入微的文化展現一幅更為細緻入微的長卷畫軸。

 

黃琦旺「銀星藝術團」來馬始末一文,源流脈絡清晰,掩卷閉目,閃爍的確實是「那光明的季節」。其餘且不論,當時文化界之精神,真當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無愧於夫子所謂「學」者。其間涉於馬中邦交,誰謂百無一用是書生。若再證之何啟才所評《風雨征程》一書,其人其事,其有以教諸我輩者實多。

 

翻譯自來是學科發展之一環,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刊由第三期始增設「翻譯」欄目,均屬「半島原住民」文章。半島原住民的研究長久以來牽動世界各地學者的興趣,尤其南亞語系族群文化與語言更是瑰寶﹔然而本地中文學界目前於此近乎白卷,至今竟連族名亦未統一。這正是本欄目之所以致力於此。但本欄目並不限於此。在此更籲請各界翻譯介紹各領域之學人成果,以廣我輩視域。

 

「掌故」四篇。張少寬與李永球專論於一地,能結合田野與文獻﹔尤其張文之目見耳聞。「豐順義學」與「漢麗寶」分別為封面封底著文。年初馬六甲雞場街之火及「豐順義學」,本為深寓先賢振興文教之望,今則混跡商林市肆間,能不慨歟﹔況今人唯聞禍殃一土產店,乃不知是百年學府。陳穎豪由「漢麗寶」首演錄音磁帶,勾勒本地早期歌劇界人才繁盛的歷史。放諸今時,「漢麗寶」仍是擲地有聲的。本地華人音樂史的書寫,實賴有心人之重筆著墨。

 

本地語言研究二篇:其一述本地華語與普通話的句法差異,貫通漢語發展的源流內,同時探討其變異原因﹔其一通過吉蘭丹閩南語中馬來藉詞的調查收集,結合藉詞比較的點面中,揭示了馬來西亞各地語言的差異。

 

凡此都恰如其分地展示了「結合點面、貫通源流」。太史公所謂:「我慾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