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1,85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社會科學總論/研究方法 > 田野敲敲門:現地研究基本功
田野敲敲門:現地研究基本功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田野敲敲門:現地研究基本功

作者: 洪伯邑,陳懷萱,黃舒楣,黃書緯,呂欣怡,陳怡伃
出版社: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 2021-09-1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20.00
市场价格: RM63.89
本店售价: RM56.86
促销价: RM54.31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做」田野──以全身作為理解一個文化的工具

  時下「田野」一詞已經成為廣泛用語,漸漸成為校園內外不同的人因著不同的目的而使用的詞彙,固然是這概念已在社會上不同領域獲得實踐,但這不是浪漫的想像,田野工作的核心目的,在於如何體現「習以不為常」,並從中傳遞世界多樣的面貌與價值。

  本書作者群試圖將這門做田野的工夫,先拆解各項招式----打開感官、觀察、記錄、提問、訪談、書寫、倫理,然後以一種手把手的教學練習,甚還加上Podcast,希望不僅是文字,還有聲音,將多年歷練及功力灌入讀者腦海中。六位各有專長的老師,窮盡所有可能性,想讓讀者理解,在田野之中,「我」該如何行事;也像不斷地在告訴讀者,如果你想進入田野、認識這個立體而寬廣的世界,別怕,你還有這本書。

  田野是門功夫,這本書像是入門祕笈,但一招半式的練就,仍得靠各位到實際的田野地練功,磨練出屬於自己的田野技法。

  「田野跑路中」Podcast節目網址:anchor.fm/fieldrunaway

各方推薦

  這是一本很親切而實用的田野研究入門書。作者群都是經驗老到的研究者,以其切身經驗的展示加上作業練習,讓讀者可以逐步上手,掌握研究的基本功與訣竅。——畢恆達(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從打開感官,到記錄、發問、訪談、書寫,六位身經百戰的臺大教授,在這本書中向大家傳授十八般武藝。田野是方法與過程,也是一門認識社會也認識自己的活學問,對那些尚未敲開田野大門的學子們,這本書會讓你們更有準備。對已經在田野中搏鬥許久的學術工作者,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們回顧和反思作田野的酸甜苦辣,讓你沉澱後再出發!——侯志仁(美國華盛頓大學景觀建築系教授)

  在大數據與社群網站越來越氾濫的今天,這本書帶領讀者培養田野調查的基本功,開啟直接面對人與人群獲取關鍵脈絡資訊的大門。——宋世祥(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作者)

  田野如果可以進補,這本是應該最美味的工具書,不只因為用料精實,更可貴在於作者群將課本的知識現地燉煮,所以彷如雞湯一般濃郁卻爽口。——蘇碩斌(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教授、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終於等到這本專為田野新人而寫、手把手教學,完全貼近台灣地氣的田野入門工具書了!一群佛心而不佛系的田野老手心法大公開,為你一步步指點曲徑通幽的田野研究風景。——蔡晏霖(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芭樂人類學部落格作者)

  作為一個貧窮議題行動者,深感於田野工作是一切行動的基礎,田野的深度恰恰等於行動的深度不多也不少。本書作為一本入門書,用一個個概念搭配例子,讓人在閱讀後明確的掌握田野的意義、方法與原則,因而非常推薦。——巫彥德(人生百味創辦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洪伯邑


  地理角頭。現任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是個關心食物與農漁業、自然與社會、邊界與移動的地理學家。

陳懷萱

  現任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專案計畫助理教授。兼具戲劇與人類學背景,喜歡觀察人的相遇互動,創造連結的舞台,期許自己是推廣人類學視野的社會實踐者。目前核心的關注是在地老化與以戲劇為方法的青銀共融設計。

黃舒楣

  現任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長期關心城市再生、社區參與設計、原住民社群參與災後重建規劃。聽見貓就停下腳步,越走越靠近城市後台,暗黑光影中持續練字描繪百種灰色記憶,目前研究特別關心後殖民城市中的市場、後巷與監禁地景。

黃書緯

  宅爸,跑者,啤酒愛好者。現任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專案計畫助理教授,長期研究都市社會學、政治生態學,與社會設計,關心單車城市、教育創新與食物設計的各種可能。

呂欣怡

  現任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一直以來關注的都是小地方的環境變遷與興衰,以及人在其中的處遇與因應。近幾年在臺灣西海岸進行漁村經濟、能源轉型,與人海關係的田野調查。

陳怡伃

  現任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相信社會服務應以人為本、回應地方,所以推動場域實作和田野工作於教學,研究則努力超越方法和領域的限制,讓知識更接地氣。
 


目錄

各方推薦
推薦序 田野中,「有我」╱何欣潔
 
0寫在前頭

怎麼開始
這本書是怎麼來的?
纏繞在一起的章節
關於「田野」的哲思辯證
從田野技能到田野態度

1打開感官
「做」田野:以全身作為理解一個文化的工具
田野裡的身體感:怎麼理解「我」在田野裡的感官經驗?
從「觀」到「察」:感受「我」的身體在說話

2觀察記錄
Why fieldwork?
角色化(characterization)+劇情(episode)
機會開始於田野勞動中無所不(自)在的思考

3發展提問
開場:從路上觀察到提出問題
深化問題:骨牌法
結語:往前必須顧後

4訪談互動
深度訪談是什麼?
訪談前的準備
訪談過程與技巧
訪談的後續:撰寫訪談筆記

5書寫呈現
開始下筆之前……
從田野素材到書寫大綱
大綱之後,田野素材的斷捨離
從書寫大綱到完稿

6田野倫理
什麼是倫理?
田野工作有什麼倫理?
 
後記:當田野跑路中……
延伸閱讀書目
 
敲敲門Podcast放送
► 語言不通怎麼辦?
► 打開田野大門:進入田野第一步?
► 提問不是一二三四,換個角度,再來一次
► 關係太近或太遠:如何與田野對象保持適當的關係?
► 田野調查後的書寫,能吃嗎?
► 男生、女生有差嗎?
► 疫情期間的田野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