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心理学 > 夢,沉睡的療癒力:從解夢到自我追尋
夢,沉睡的療癒力:從解夢到自我追尋
上一张
夢,沉睡的療癒力:從解夢到自我追尋
下一张
prev next

夢,沉睡的療癒力:從解夢到自我追尋

作者: 李香盈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 2018-09-2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24
本店售价: RM47.3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一位為了家庭而放棄夢想的職業婦女
一位理性至上、循規蹈矩的工程師
一位藝術界最閃亮的新星設計師……

  她,以為選了一條最安全的人生道路,但壓抑的夢想在沉睡多年之後,竟開始甦醒……
  透過夢境探索,她開啟了潛意識大門,踏上追尋自我的旅途,
  卻衝擊到工作、家庭、朋友,甚至是婚姻……

  然而,當夢境挑起最深的渴望,一切再也回不到從前。

  「在你還沒想清楚前,不要做太大改變;但一旦你想清楚了,就勇往直前!」

  她從夢境得到人生下一步方向的啟示,
  在與內心逐漸接近的狂喜中,也同時奔向了危險的邊界……

  「生命中有些困難,並不是要解決它,而是要經歷它。」

  本書為運用心理學解夢的諮商心理師李香盈,累積十幾年的夢境探索實務經驗,寫給對解夢、自我成長有興趣的讀者的「解夢小說」。

  藉著潛入小說情境,你將隨主角解開神祕夢境的寓意,更同時探索內在、自我成長。
  書末附有解夢筆記,詳細說明解夢原理,分析場景、人物、物品、劇情的寓意,探索夢境的象徵意義。
  解夢心理師手把手帶領,一步步往幽暗處探索,邀請你作自己的讀夢大師!

  「追尋自我」如果是生活的奢侈品,你值得為自己揮霍一次!

本書特色

  ★入門款的心理學解夢書
  ★藉由小說情境,引起讀者共鳴,逐步探索夢境、汲取潛意識的養分,以自我成長
  ★作者為具解夢專長的諮商心理師,帶領解夢工作坊多年
  ★書末附解夢筆記,介紹解夢的原則和練習方法

共同推薦(依照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修慧蘭|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副理事長
  陳文玲|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X學院@創意實驗室尋獸師
  曹中瑋|專業心理師及督導
  莊慧秋|文字工作者、心靈寫作帶領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香盈


  諮商心理師/夢境諮詢師/夜夢晨光工作室負責人。同時也是聊聊心理治療所的兼任心理師(個別諮商及解夢諮詢);「人我之間」解夢專欄作家(部分文章轉載至東森新聞、TVBS談心問診室);中原大學推廣教育部課程講師;展譽職涯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約聘講師。

  畢業於政治大學心理所臨床與諮商組碩士,曾任中原大學專任心理師、第一屆桃園縣諮商心理師公會總幹事、中壢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值班心理師、各社福單位的約聘心理師、各就業服務中心心理衛生講座講師。

  解夢諮詢累積十餘年的實務經驗,受邀至各級學校、企業單位演講,心理衛生講座累積破七百場。

  夢境探索是我從事自我分析研究與實務工作十餘年的領域,結合心理學各學派的精華,融合成一套實用的探索步驟,協助他人從潛意識更認識自己、更悅納自己,進而展開自我實現的改變旅程,正是我實現天賦的使命。

  作品
  受邀錄製 八大電視台健康No1「解夢知健康」單元
  「人我之間」解夢專欄作家系列文章
  《揭開夢境的祕密:解夢自助手冊》,2013年9月出版
  《療癒小卡:心理師的手繪祕密》,2016年5月出版,2018年8月再版
  《尋.嘗日:生活興趣探索卡》(與林上能合著),2018年8月出版

  臉書粉絲專頁:夜夢。晨光~解夢工作室


目錄

【推薦序一】揭開心理諮商/治療的神祕面紗  修慧蘭
【推薦序二】夢獸養成計劃  陳文玲  
【推薦語】
【作者序】夢,是追尋自我的管道
前言
第一章    與解夢相遇——認識解夢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內心世界——夢境即是心境的呈現
第三章    覺醒——尋找夢境的象徵意義,喚起內心壓抑的渴望
第四章    移動——用實際行動做出生活改變
第五章    碰撞——追尋自我與現實環境的衝突與困頓
第六章    轉變——嘗試新的解決方式與道路
第七章    啟程——勇敢做決定,帶著改變後的自己開展新生活
後記
【附錄一】解夢筆記——探索夢境的方式與步驟
【附錄二】參考書目
【附錄三】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