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华文创作 > 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一位精神科醫師的成長筆記(博客來獨家親簽版)
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一位精神科醫師的成長筆記(博客來獨家親簽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一位精神科醫師的成長筆記(博客來獨家親簽版)

作者: 陳嘉新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24-05-2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8.72
本店售价: RM52.26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精神科醫師的養成之路,最懂得絕望受苦的職人書寫
 
  「我們跟那些患者其實只是程度的差異,並不是本質的差異。」——陳嘉新
 
  【精神科醫師的養成之路】
  陳嘉新目前是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但他曾經是親手約束病人的精神科醫師,在本書中他寫下自己從醫學生成為精神科醫師的歷程。
 
  當住院醫師第一天就受到震撼教育,門診病人多到沒時間吃午飯、值班當天只能睡一小時;他的手指頭差點被病人咬下來,咬他手指的不是窮兇惡極的反社會人格者,而是混亂失神的年老婦人;遇見帶著硫酸來掛急診的被害妄想症患者,他只能假裝鎮定,努力安撫與勸退患者,並且稍微把自己的座位調整得離門近一點……
 
  【最懂得絕望受苦的職人書寫】
  對一般人而言,精神科常令人感覺神祕甚至恐怖。精神科醫生這份工作,必須與許多特殊且脆弱的生命接觸,也承受隨時可能失去他們的衝擊與感傷。「他們(患者)的死去也意味著我某部分努力的死去。誰能知道這份工作就是要這樣不斷且不時地面對自己的死去?然後我們還要扛著這些死亡,繼續活下去,服務其他人。」
 
  【治療病人同時自我養成】
  陳嘉新從人文關懷的角度揉合第一手的醫療經驗,以時而幽默時而沉思的筆調記錄與病人互動的過程,那些衝擊他個人情緒的經驗,也形塑自己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他感謝他照顧過的病人:「沒有他們,我無法學習成為更好的醫生。」本書令人瞭解我們與精神病患的距離,是如此似遠猶近。

專文推薦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好評推薦

  王浩威(台灣榮格心理學學會會長╱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執行長)
  王聲昌(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李金蓮(作家)
  李欣倫(作家)
  阿布(精神科專科醫師╱作家)
  陳俊霖(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張子午(《報導者》主編)
  曾念生(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黃宗正(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廖士程(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精神科教授)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
  鄭致道(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主任)
  (依姓名筆畫排序)

  本書是作者在暫別醫者身分多年之後,對於精神醫學志業的凝望。——王聲昌(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我特別喜歡他帶著一丁點學者腔的文字風格,這樣的風格讓他的情感鋪陳有知識的趣味,不致太過抒情,卻又嘎然於抒情。——李金蓮(作家)
 
  用醫師之腦,社會科學學者之眼,與創作者之筆,寫下這些紀錄與反思。——阿布(精神科專科醫師╱作家)
 
  多重認同重新整合一體,本書讓我們重見嘉新的文學魂,帶領讀者神入一段充滿人性關懷的意識世界。——陳俊霖(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陳嘉新老師重返精神科實習醫師的青春歲月,用時而幽默時而沉思的筆觸,擺盪在各種超越日常現實的經驗中,讓我們恍如也踏上一段旅程,來到一個對人性還有智性都充滿無限好奇,開放而純粹的國度。——張子午(《報導者》主編)
 
  這是值得一讀的好書,不同於一般的衛教或科普書寫,而是專業生命歷程的誠摯、真實的自我剖析。——曾念生(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從病歷、暴力、電療、解離、僵直到司法精神鑑定等,反映出精神病患者的艱難困頓及診療醫師的用心思索,期待這本好書能帶來醫病雙方的療癒與再生。——黃宗正(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字裡行間除了一窺優秀精神科醫師的養成與再生外,更展現與受苦者善意連結的價值。忝為當年地下室一同蟄伏的學長,拜讀之後深感榮耀也同時獲得療癒。——廖士程(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精神科教授)
 
  這本書將成為這個年代的實習醫師手記,值得每位對醫業具有憧憬的學子人手一本。——鄭致道(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主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嘉新

 
  過去是精神科醫師,取得科學史碩士與社會學博士學位之後,離開了臨床工作,現在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以前在醫療工作中,最感興趣的是身體與心靈的交引纏繞;如今的學術工作則關注各類邊緣狀態的治理、專業、知識、權力、技術的糾結難解。
 


目錄

好評推薦
推薦序  精神科醫師是怎麼練成的?
 
前言  精神科醫師的地下室手記
初到地下室
王國的病歷
哪種人適合走精神科?
那些暴力相向的日子
我要吃藥,但我沒病
歪頭、鐵板、小煙囪
電是最便宜的治療
青春期只是場病
背後排隊的靈魂
病房那扇門
忘了我是誰
打個藥來說說話
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
身體是症狀,也是抵抗
Psychi醫師來了
難忘九二一
蠟人
聆聽
惡與病
專科口試
這一次離開你,便不再離開你了
尾聲  煙消雲散的都凝聚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