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古籍之美:古籍修護與數位化
古籍之美:古籍修護與數位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古籍之美:古籍修護與數位化

作者: 張圍東,林俐伶
出版社: 方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2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90.00
市场价格: RM59.33
本店售价: RM52.80
促销价: RM49.84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古籍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載體,本書對於古籍修護與數位化做出相應的分析,應用現代科學與資訊技術為解決古籍保護與利用間的矛盾提供了可行路徑。並提出圖書館等相關機構,將會對古籍數位化事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書特色
 
  古籍修護與數位化對保護、推廣傳統古籍提供及解決了古籍利用與實體保護之間的矛盾,它不僅可以滿足學術研究文化傳播的需要,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推廣和弘揚具有重大的意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圍東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學士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博士
 
  [經歷]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助理編輯、編輯
  國家圖書館編輯、編審
 
  [教職]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兼任副教授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著作]
  專著
  《山中樵傳》
  《宋代類書之研究》
  《走進日治臺灣時代-- 總督府圖書館》
  《宋代「四大書」編纂出版與流傳》
  《古籍之美—古籍的演變與發展》
  《古籍之美—古籍文獻典藏與管理》
  《古籍之美—古籍的版刻》
  《古籍之美—古籍的插圖版畫》
  《古籍之美:古籍裡的藏書印記》
  期刊論文
  〈日據時代臺灣的雜誌小史〉、〈日據時代臺灣報紙小史〉、〈日據時期南方資料館之研究〉等六十餘篇論文。      
 
林俐伶
 
  學歷
  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
 
  經歷
  國家圖書館紙質修復師


目錄

自 序
上篇:中式古籍修護
第一章 紙張與書籍的起源
一、紙張發明前的紀錄載體
二、紙張的發明
三、古籍裝幀形制演變

第二章 紙張劣化與保護
一、材質因素
二、環境與人為因素

第三章 古籍劣化狀況
一、中式古籍紙張常用原料
二、中式古籍常見劣化狀況

第四章 中式古籍維護與修復
一、保存環境
二、檢視工具
三、修復材料
四、修復工具
五、常見修復方式
六、無酸保存材料

下篇:古籍數位化
第五章 古籍數位化的概念
一、古籍的涵義
二、古籍數位化的涵義
三、古籍數位化性質和定位
四、古籍數位化的原則

第六章 古籍數位化的發展歷程
一、數位化的開端
二、古籍數位化的發展經過
三、數位典藏計畫的成功經驗
四、古籍數位化的成效
五、中文古籍資源相關網站及資料庫
六、中國大陸古籍數位化的概況

第七章 古籍數位化的前置作業
一、館藏古籍清點與整理
二、影像數位化作業規劃
三、設備、人力等規劃

第八章 古籍數位化程序
一、場地規劃
二、色彩管理
三、影像校驗
四、後製處理
五、檔案儲存

第九章 後設資料與資料庫建置
一、後設資料欄位制訂
二、系統開發與後設資料著錄規範
三、資料庫系統建置與檢索

第十章 委外製作
一、招標前規劃
二、招標後規劃

第十一章 數位內容保護
一、數位版權管理
二、數位浮水印
三、創用CC授權

第十二章 結論與建議
一、探索古籍保護新方法
二、加強專門人才培養
三、擴大古籍保護的宣傳力

參考文獻
附件A:國家圖書館特藏古籍文獻暨微縮資料轉製影像掃描/拍攝規格
附件B:國家圖書館特藏古籍文獻數位影像檔案編碼原則
附件C:國家圖書館特藏古籍文獻數位影像文字檔案編寫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