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戏剧 > 劇場事 1 演員和表演訓練專題
劇場事 1 演員和表演訓練專題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劇場事 1 演員和表演訓練專題

作者: 藍劍虹
出版社: 台南人劇團
出版日期: 2005-1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03
本店售价: RM33.8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事」或「是」;而「是」的真正意思是「變化成…」。
  「劇場事」首先是關於劇場的二三事,想記錄劇場正在發生的戲、人和事。
  「劇場事」更希望提供出可以去探索「劇場是什麼?」的空間,希望能發生更多的角度來看劇場的種種「事」和「是」。

  本期主題為「演員和表演訓練專題」,內容包括:
  專題:「演員和表演訓練座談會 那一夜,我們說表演」
  深度劇評:于善祿、楊凱麟、藍劍虹
  青年劇評:王威智、吳政翰、彭稚婷
  環球劇場:海納?穆勒的政治劇場,Ι歷史性-政治性…黃建宏
  戲劇檔案:歐洲近代表演論述與實踐年表(上)
  人物專訪:朱宏章談寫實表
  人物專訪:邂逅櫻桃園-蔡柏璋專訪
  劇場事件:演員夏日學校-讓身體唱歌…波蘭「山羊之歌」工作坊側記
  戲劇文件:歌和字詞的解凍

本書特色   

  有鑑於台灣劇場的發展在許多層面有著諸多的問題,從經費、場地、演員來源、訓練乃至經營種種,其中更是缺乏當代台灣戲劇的評論刊物(現僅有的就只是一份報導性質的「表演藝術雜誌」)。此外,由於我們認為評論應該是戲劇創作生產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用以去思考檢視戲劇創作、戲劇美學和表演藝術與社會的根本問題,從而幫助作者、導演、演出者和觀眾(第四位作者)去理解並思考我們所正在參與運作的劇場為何,真正發揮其思辯的能量,從而為創作者和觀眾們開啟出一個真正的對話的空間;直言之,評論,說真話的場域,希望這能是一個關注「問題化」場域的論述空間,是對戲劇自身的問題化和問題化劇場所身處的社會之實踐。因此,台南人劇團決定發行出版一份名為「劇場事」(Theatre Matters)的戲劇評論刊物,一份能更深入去關注並記錄此地劇場發展,且能試圖去描繪未來台灣劇場可能面貌的刊物。

  本刊除了深度劇評之外,更增闢「青年劇評」,以求呈現關注劇場的年輕朋友的想法、意見和台灣劇場之多元樣貌及思考。此外,這份刊物還規劃了三個部份。第一,每期的專題,是討論台灣戲劇運作所遇上的問題。第二,是記錄,主要是想記錄劇場中的人和事。另一個重心部份是「環球劇場」,這部份主要是引入他者的思考進來,以遠離當下的方式,來觀看我們自身,尤其在台灣,我們不可否認,對戲劇的思考仍依賴著西方,因此更有必要能對他者有更清晰的理解。最後為了配合這次專題,我們整理了「歐洲近代重要表演論述和實踐」的年表作為檔案,以供參考,此年表也分兩期刊出,第一期從啟蒙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希望這份刊物的書寫,是一種友誼的共手書寫,它需要許多關注劇場的朋友的多手書寫與支持,才可能真正成為一個公開和獨立的論述空間。

  希望,我們所看見的對戲劇評論和論述空間之企需,是一種「實在」更是一份「期待」(儘管一直有許多關注戲劇的朋友努力在做),更希望這份「實在」和「期待」可以獲得劇場人和關注劇場朋友的共鳴和支持。

出版者簡介

台南人劇團

  台南人劇團於1987年成立,是府城歷史最悠久也是最具專業規模的現代劇團。多年來在展演製作及戲劇教育推廣上的優異表現,深獲各界肯定,不僅改造劇場環境原是一片荒蕪的南台灣地區,自1998年起,更是年年榮獲文建會「優秀扶植團隊」的補助,且評鑑成績皆名列前矛─分別於91及93年度榮獲現代戲劇類組的第一名。「培育南台灣戲劇人才」及「實驗跨界且具本土特色的戲劇展演」是本團自創團以來所追求的目標,而作品風格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實驗台語作為舞台語言的更多面相。

  為此,本團自2001年起特別規劃「西方經典劇作台語翻譯演出」計劃,已先後推出希臘悲劇《安蒂岡妮》(2001)和改編自莎翁原著《馬克白》的《女巫奏鳴曲-馬克白詩篇》(2003)以及荒謬戲劇大師貝克特的《終局》,這三齣作品皆獲得國內學者專家極高讚譽。2004年起劇團規劃《莎士比亞不插電》作品系列,試圖融合莎翁華麗的辭藻,開拓一種說中文莎劇的表演方式,吸引更多年輕觀眾走進劇場感受真正的舞台戲劇演出魔力,亦獲得許多好評。此外,為積極推廣戲劇教育,並針對不同族群提供更多戲劇學習的管道,本團也於1999年起分別成立教習劇場和青年劇場:前者在於將戲劇與教育做更緊密的結合,藉以更有效地推展戲劇教育與社區劇場;而後者則提供南台灣青年朋友接觸劇場藝術的專業管道,同時,也藉此培訓劇團的創作新血。


目錄

專題
演員和表演訓練座談會
那一夜,我們說表演
從業餘愛好到專

深度劇評
此情只待成追憶?
評「眾議院」《麥可傑克森》∕于善祿

究極之亂
評「台南人劇團」《哈姆雷》∕楊凱麟

說真話的方法
「黑門山上的劇團」《人民公敵》∕藍劍虹

青年劇評
新編,或是傳統?
評新編京劇《射天》∕王威智

殺雞取卵的兒童劇?
評「紙風車劇團」《雞城故事》∕吳政翰

小劇場的大解構
為什麼看《K24》∕彭稚婷

環球劇場
海納?穆勒的政治劇場Ι
歷史性-政治性∕黃建宏

戲劇檔案
歐洲近代表演論述與實踐年表(上)

人物專訪
朱宏章談寫實表
邂逅櫻桃園-蔡柏璋訪

劇場事件
演員夏日學校-讓身體唱歌
波蘭「山羊之歌」工作坊側記
戲劇文件
歌和字詞的解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