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1,81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台灣公共藝術:地標篇
台灣公共藝術:地標篇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台灣公共藝術:地標篇

作者: 游本寬
出版社: 游本寬
出版日期: 2011-01-3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0
本店售价: RM51.4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影象創作與相關藝術理論、創作實務論述並重的出版物。

  筆者身為影像創作者,長年以台灣在全球化中的文化認同為主軸,試從幾個環境層面,例如:日常顯現的台灣景觀、庶民建築及其相關文化產物等,探索福爾摩沙美麗本質,並讓影像猶如民間版明信片般,親切、真實(甚至幽默)的呈現在地當代的海島文化與氣質。因此書中所有圖象皆是筆者將長年在國內拍攝的累積成果,經分類整理,挑選出近百幅(約98幅作品)表露台灣庶民公共藝術的「地標」影像,以明信片的概念,將圖、與中英文論述編輯而成。

  全文區分為兩大部份:
  第一部份為英文的創作論述
  第二部份則是以台灣地理區域作為章節,區分為:
  (一)北部地區:包含台北縣、市;宜蘭縣
  (二)中部地區:包含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
  (三)南部地區:包含雲林、嘉義、臺南
  (四)高屏地區:包含高雄、屏東、台東
  並於此部份
  (1)將影像依所在地區分置於相關章節內,並標明拍攝地點(中英文並置)、日期

   
  (2)將中文的創作論述分佈於相關章節中

本書特色

  ◎以影像創作實踐藝術理論
  ◎以文字論述闡釋藝術理念、關懷在地文化

作者簡介

游本寬

  (ad.nccu.edu.tw/benyu)1956年生,美國Ohio University美術攝影碩士(MFA)、藝術教育碩士(MA),現任政治大學廣告系專任.特聘教授,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兼任教授,著有《游本寬影像構成》-1990、《論超現實攝影》-1995、《真假之間》-2001、《台灣新郎》-2002、《美術攝影論思》-2003,以及2009 《手框景.機傳情》──政大手機書。

  攝影藝術以傳統照片、「藝術家的書本」,以及多元影像裝置形式在台灣、中國、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地舉辦過六十餘次展覽;2009年,首次接受「國美館」委托,就該館攝影類典藏品進行研究,並據此策劃了《「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專題展。

  近年來被收藏的作品有﹕《台灣水塔》系列九張——福建泉州華光攝影藝術學院「郎靜山攝影藝術館」,《真假之間--信仰篇》(50英吋系列影像裝置)、《台灣的公共藝術--地標篇》 (70英吋系列影像和裝置)、<芝加哥地圖C-5>——國美館;<有關於高更>、<蘇珊的日記第三十六頁>及<紅色染料#5>——北美館;<有紅線的風景>——伊通公園;《法國椅子在台灣》、《台灣新郎》兩張——美國,紐約州水牛城的第六及七屆《CEPA藝廊攝影藝術拍賣雙年展》;《台灣房子》——德國柏林Forderkoje藝術空間。


目錄

壹、英文的創作論述
貳、影像與中文的創作論述
(一)北部地區:包含台北縣、市;宜蘭縣
(二)中部地區:包含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
(三)南部地區:包含雲林、嘉義、臺南
(四)高屏地區:包含高雄、屏東、台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