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23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政治 > 我們的戰爭責任
我們的戰爭責任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我們的戰爭責任

作者: 纐纈厚
出版社: 人間
出版日期: 2010-12-2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80.00
市场价格: RM27.38
本店售价: RM24.37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對日本軍國主義復甦的歷史根源、參拜靖國神社的實質、日本右翼的「亞洲解放戰爭論」、「殖民統治促進殖民地近代化論」……等重要問題都有深入精闢的探討論述。全書最後並且語重心長的呼籲日本戰後世代,應自覺地負起政治上、道義上的戰爭責任,時刻警惕業巳喬裝改扮的「微笑的法西斯主義」,庶幾可驅逐軍國主義罪孽深重的邪靈,避免重蹈上世紀禍害日本與亞洲太平洋地區的悲慘覆轍。

  這是一個有良知的知識份子,深沉追問本民族歷史罪衍的良心著作,不唯對我們了解日本的近現代史與現况極有幫助,對於台灣分離主義者長期宣傳的所謂「日本是台灣現代化的奠基者」、「日本殖民台灣有功於台灣」的無知謬論,也相當具有摧陷廓清的作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纐纈厚


  纐纈厚,1951年出生於日本岐阜縣。畢業于日本一橋大學研究生院,獲得政治學博士。現任日本山口大學人文學部及東亞研究科教授,博士導師。是山口大學唯一的文科特任教授。從事近現代日本政治軍事史、現代政治社會學等領域的研究。曾任日本《軍事民論》雜誌的總編。纐纈厚先生作為日本軍事問題研究的知名學者,多年來,以一個學者真正的良知,尊重歷史的真實,為達到在亞洲國家形成對戰爭的共同認識一直不懈的努力著。2003年12月,在日本山口縣.福岡縣地裁對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違憲訴訟時,他作為鑒定人出庭作證。纐纈厚先生的調查研究不僅限於日本國內,他還多次到中國、臺灣、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對於二戰期間日本軍隊對亞洲人民所犯下的罪行,以事實為基礎,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取得了具有學術價值的豐碩成果。日本平和學會理事、植民地文化研究會的負責人。

審校簡介

杜繼平


  杜繼平,1956年生於台灣嘉義,淡江大學歷史系學士,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夏潮論壇》編輯、《海峽》雜誌與《五月評論》總編輯、《自立晚報》政治經濟研究室研究員兼記者、《工商時報》記者、《美洲時報週刊》副主任、《中國時報週刊》採訪主任、世新大學講師、《批判與再造》雜誌總編輯。著有《五四時期的反傳統思想》、《從世界體系觀點論東亞經濟模式》、《階級、民族與統獨爭議--統獨左右的上下求索》,另在海內外報刊雜誌發表時評、政論、歷史文章等數十萬言。

譯者簡介

申荷麗


  日本國立山口大學研究生院東亞研究科博士畢業。現任日本國立山口大學研究生院東亞研究科特別研究員,纐纈教授的研究助手。主要著作.譯著.論文有:《亞洲的開發和貧困》(第13章)日本明石書店、2004年4月;譯著《日本軍國主義的過去和現在》中國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9月;譯著《新日本軍國主義的新階段》臺灣人間出版社、2009年3月;《貧困削減中NGO的作用與政府的連攜——貴州省的活動分析》《國際開發研究》第16卷第1號、國際開發學會、2007年6月。


目錄

i 前言
兩個「二十年」
001 序章日本帝國的原型及其復活—田母神問題的本質
002 期盼日本帝國的復活
004 「昭和」歷史前半期的大正民主主義
007 「昭和」初期的二十年
011 總體戰時代的民主主義
013 「平成」時期的二十年
015 「昭和」初期二十年和「平成」時期二十年的共同點
017 日本帝國的復活
020 對「昭和初期」的懷戀
022 自立和一體化的並行
025 政治、憲法和自衛隊
029 第一章帝國的天皇和象徵的天皇—「聖斷」論和天皇的免責
030 「切斷論」和「連續論」
032 保留天皇制引發的問題
033 明治國家的政治體系
034 「聖斷」導致戰後的「戰前化」
036 戰敗和「聖斷」
039 「終戰詔書」
042 「聖斷神話」的形成
045 掩蓋了日本的侵略責任和戰敗責任
047 戰後天皇制和聖斷論
051 第二章戰時官僚指導的戰後經濟復興—岸信介再次登場
052 岸信介再次登場
053 岸信介的總體戰
057 「戰時官僚」岸信介
062 戰後實現的總體戰體制
066 重新評價岸信介的背景
069 重新評價岸信介的現實意義
073 第三章靖國神社和明治以來的戰爭—小泉堅持官式參拜的背景
074 連接過去和現在的靖國神社
077 靖國神社的地位
079 靖國神社在宗教和政治上的功能
080 靖國神社的解體和重建
082 日本社會的右傾化和國家神道教復權
086 靖國神社重歸國家管理和自民黨
088 中曾根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問題
092 九十年代新展開的靖國神社參拜問題
095 堅持官式參拜的理由
097 官式參拜問題何在?
099 為什麼無視亞洲的呼聲?
101 靖國神社和「國民意識」
107 第四章日本侵略了亞洲—歪曲歷史失去信賴
108 殖民地統治意識的淡薄
109 何謂亞洲太平洋戰爭?
111 對亞洲太平洋戰爭的三種見解
113 「亞洲解放戰爭」論的根據何在?
117 「民族解放」論的背景
121 第五章亞洲太平洋戰爭的歷史事實—卑劣的歷史修正論
122 「戰爭目的」的視點
124 「殖民地經營」的視點
127 歷史認識淡薄的原因何在?
131 重覆「亞洲解放戰爭」論的理由
133 歷史的記憶和忘卻
134 圍繞殖民地主義
136 何謂「殖民地近代化」論
138 澄清「亞洲解放戰爭」論
141 能否達成共同的歷史認識
143 達成信賴關係
145 第六章日美安保阻礙了與亞洲的和解—日美同盟和亞洲
146 日美同盟給歷史加蓋了封印
147 限制了日本人歷史認識的美國的意圖
149 日美安保條約的歷史觀
151 〈歷史認識同盟〉的問題點
155 終章面對過去—戰後一代的戰爭責任
156 真誠面對過去和尋求和解
157 戰後世代的戰爭責任
159 政治上的戰爭責任
160 戰爭責任超越國境和不受時效限制
161 戰後世代的「戰後責任」
163 暗中活動的歷史修正論者
165 歷史的「收復」
168 各種各樣的歷史觀
171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