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5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死亡的藝術
死亡的藝術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死亡的藝術

作者: 波卡仁波切
出版社: 橡樹林
出版日期: 2011-10-2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03
本店售价: RM33.8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我們無法迴避死亡;人若真能不死,認真想想,後果也實在不堪設想。

  但是透過自身對死亡的訓練,我們學會了接受,在命終之際,我們的心可以是輕鬆而愉快的。這不僅在那時對自己有益,對我們的親戚、朋友與所有相關的人士也同樣有益。

  時至今日,死亡這個議題在許多社會中仍是不可碰觸的禁忌。然而不論人們怎麼避而不談、視而不見,死亡仍時時刻刻以各種型態現身,有時來得既快又猛,有時則是慢得令人備受折磨。但無論如何,生命的定律是:有生,就有死。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及早做好準備,以優雅從容的姿態迎接死亡?

  本書是波卡仁波切在印度波卡寺所給予的開示彙編,其中收錄許多他與弟子的精彩問答。仁波切從積極正面的觀點,帶領我們用更開闊的視野,重新認識「死亡」真正的面目。他說,死亡只是無常的結果。當我們越能夠觀照無常,時時刻刻對死亡保持覺察,不逃避,亦不恐懼,我們的心就有能力為死亡做好充裕的準備。因此不論死亡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到來,對我們都不會是一種震驚,因為我們知道:儘管死亡不可避免,卻絕不是生之盡頭,而是另一種生命狀態的開端;死亡的藝術,同時也是生命的藝術。

  波卡仁波切藉由這個珍貴的教法,讓我們了解死亡時會經歷的不同階段,並舉出一些偉大成就者的實例來說明死亡;他也提供我們一些教導,讓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習死亡;此外,當親人即將離世時,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驅除對死亡的恐懼,坦然的面對,也提出許多有益的建議。

作者簡介

波卡仁波切(Bokar Rinpoche,1940 ~ 2004)

  波卡仁波切是達香噶舉傳承持有者,於1940年誕生於西藏阿里地區一游牧家庭。四歲時,為第十六世噶瑪巴嚷窘日佩多杰認證為第一世波卡仁波切的轉世。第一世波卡仁波切於阿里地區的天洞專心苦修,完成一千遍「紐涅」(十一面觀音聖者斷食法)的修持。一如前世,波卡仁波切致力於實修。1959年逃亡至印度後,他在卡盧仁波切的指導下,完成三次嚴謹的三年三個月傳統閉關。1978年,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任命他為隆德寺閉關中心的金剛上師,前後指導了四期的傳統閉關。1984年,他在大吉嶺地區彌律村創建「波卡涅敦確闊林」,往後幾年又建立兩座閉關中心及一所佛學院,致力於培養僧團及利生志業,弘法足跡遍及世界各地。

  仁波切素有「禪師中之禪師」的美譽,是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的上師之一。仁波切圓寂時稀有瑞相環生,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親臨波卡寺主持七七法會。

譯者簡介

項慧齡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學碩士,現專事翻譯,譯有《當和尚遇到鑽石》《修行百頌》《你可以更慈悲》《蔣貢康楚閉關手冊》《穿越六道輪迴之旅》等書。目前定居西雅圖。


目錄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推薦序文
第十二世大司徒仁波切推薦序文
波卡寺住持堪千東由仁波切推薦序文
怙主波卡仁波切簡介
英譯者序
法文版本導言

死亡
死亡中陰
死亡中陰的進一步細節
中陰的修行
自殺
偉大人物的死亡
事物之本質

死亡的藝術
了無恐懼地死亡
死亡的三種方式
特殊的議題

接近死亡
觀照無常
無常五要點
七支祈願文

當其他人死亡的時候
照料亡者
慈悲的法門
佛之名號
進一部細節
特殊的技巧

【附錄一】六種中陰
【附錄二】七支祈願文
辭彙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