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1,76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戏剧 > 劇場事 7 社區劇場專題
劇場事 7 社區劇場專題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劇場事 7 社區劇場專題

作者: 台南人劇團
出版社: 台南人劇團
出版日期: 2009-07-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03
本店售价: RM33.8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十五年前文建會為了縮短城鄉文化差距,以「社區劇團」之名,重點扶植了台北都會以外、發展相對「落後」的許多地方劇團,當時的社區劇場指涉的是相對於台北的各縣市專業劇團;近來二、三年,受到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邊際效應影響,社區劇場再次受到矚目,但其內涵和實踐與十五年前相比,都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意義,並且,如此這般的社區劇場由於受到官方文化政策的支持,將在未來數年間,扮演起型塑新社區文化的重要媒介!在此當口,書寫社區劇場的發展顯得格外具有時代意義。

  社區劇場是應用劇場範疇中的重要一員,兼具藝術教育、社區發展、成人教育、以及公民社會養成等功能,與一般性的表演藝術大異其趣。本期專題針對社區劇場的發展脈絡、社區劇場的公共性、社區劇場實務經驗探討、以及社區劇場與國家文化政策的關係等四部分,進行專文的分析與論述。

  我們試圖就社區劇場在台灣發展的軌跡,耙梳一張社區劇場的地圖,並將從其他國家地區的發展座標中,為台灣的社區劇場地圖找到可能的定位。此外,資深劇場工作者、詩人鍾喬將以其向來尖銳的社會批判性,為文討論社區劇場的公共性何在、它與公民社會的養成要件有何相關;賴淑雅及社區劇場講師、孫華瑛,將為文鉅細靡遺的紀錄多年來的社區劇場實踐歷程,而曾靖雯、賴妍君、曾令羚等人,則分別從他們作為社區劇場的學員、種子師資身份出發,分享社區劇場對她們個人、對社區組織工作、對社區藝術的發展等所帶來的轉變及影響。

本書特色

◎探討社區劇團的發展
◎如何從社區劇場來營造社區文化
◎從資深劇場工作者、社區劇場講師的角度來分享社區劇場要如何影響社區整體營造工程

作者簡介

台南人劇團

  台灣藝文媒體界譽為現代戲劇模範生的台南人劇團,甫於2007年剛轉大人,自1998年起,更是連年榮獲文建會「優秀扶植團隊」,且評鑑成績皆名列前茅,甚至在獲得好幾次第一名的殊榮。

  近年來台南人劇團在現任藝術總監呂柏伸的帶領下,積極推動「西方經典劇作台語翻譯演出」計劃,至今已搬演過5齣作品,分別是希臘悲劇《安蒂岡妮》、《女巫奏鳴曲─馬克白詩篇》(改編莎翁原著《馬克白》、希臘喜劇《利西翠妲》、荒謬戲劇大師貝克特《終局》和《落腳聲》,這些作品不僅型塑本團獨特的表演風格,更是開拓台語文學劇場的嶄新風貌。

  此外,為吸引更多年輕觀眾走進劇場,台南人也分別策劃「莎士比亞不插電」及「K24」電視影集舞台劇的演出系列作品,前者已製作過《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和《馬克白》三齣莎翁作品,後者更是推出演出總長度為6小時,開創台灣戲劇史前所未有的喜劇觀賞經驗,深獲年輕觀眾喜愛。

  台南人的作品一向以創新實驗的手法來展現舞台表演的「劇場性」,著實為國內外觀眾提供新穎獨特的觀戲經驗。除了演出製作外,台南人更是投注許多心力進行戲劇教育的推廣工作,除了不定期為社區民眾舉辦戲劇體驗工作坊外,也於每年夏天舉辦「演員夏日學校」,提供本地演員進修充電的管道。此外,自1999年所開辦的「青年劇場培訓計劃」,更是滿足許多南台灣青年學子想要接觸戲劇、學習表演的渴望和熱情。

主編者簡介

賴淑雅

  1993年起從事「民眾戲劇」工作迄今,除在國內進行表演及訓練計畫外,並積極與亞洲各國的民眾戲劇工作者進行交流、建立連結網絡。

  1998創立「烏鶖社區教育劇場劇團」,與各地社區團體、非營利組織(婦女團體、綠色團體、教育機構)合作,將劇場運用於社區組織工作及社區∕社群的議題教育工作上,多年來,累積了豐富的社區劇場實務經驗。

  2003年起在桃園縣、新竹縣、台北縣市等地展開深入的「社區劇場」培訓教學。2004年底創辦「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整合「應用劇場」領域的師資資源,推廣劇場在教育、社區、治療等範疇的應用。近年來則積極與拉丁美洲、亞洲各國社區劇場團體進行深度文化交流、建立互動網絡,擴展社區劇場在台灣實踐的國際視野。

◆現職: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負責人暨講師
◆學歷: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 College劇場教育碩士
◆著作出版:
翻譯:《被壓迫者劇場》(揚智出版社,2000年)
主編:《區區一齣戲---社區劇場理念與實務手冊》(行政院文建會出版,2006年)
◆重要專業經歷:

擔任公部門計畫主持人:
行政院文建會「2007社區劇場推廣計畫」
行政院文建會「2006社區劇場人才培訓暨推廣計畫」
行政院文建會「社區劇場研究暨出版計畫」(2005)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8社區劇場推廣計畫」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8、2006、2005年度社區劇場培訓計畫

學校任教:
台灣師大、政治大學、新竹師院講師(2001~2004)
台北縣市、桃園縣市社區大學戲劇講師(2001~2005)
各縣市十餘個社區劇場團體的指導老師(2003迄今)

國際串連交流:
國際戲劇/劇場教育聯盟(International Drama/Theatre and Education Association, 簡稱IDEA)2010年世界年會亞洲區籌備委員
東亞民眾劇場網絡(East Asian People’s Theatre Network)共同發起人(2005)
英國格林威治青少年劇團(GYPT)TiE教育劇場演教員,巡迴倫敦地區及德國柏林演出(2000)
參與巴西被壓迫者劇場中心(CTO-Rio)的倫敦訓練計畫(2000)
參與巴西被壓迫者劇場中心(CTO-Rio)的香港訓練計畫(1996)
第二屆「亞洲的吶喊」(Cry of Asia)亞洲十國演員匯演計畫的台灣代表,巡迴至日本、南韓、香港、泰國、台灣、及菲律賓演出(1995)

◆媒體專訪紀錄
公廣集團台灣宏觀電視【文人政事】節目專訪(第69集,蔡詩萍主持)
民視【台灣印記】節目專訪(「社區劇場演故鄉」專輯,李偵禎主持)
中央廣播電台【台灣文學作家系列】節目專訪(王文心主持) 


目錄

評論
深度劇評Ⅰ 反身自省的主體再確立
——評裕美子的倉庫劇團《My Goodness!?》
于善祿

深度劇評Ⅱ 劇場,讓社區成為什麼樣的集體?
——《油炸粿囝仔的夢想》觀後感
黃新高

深度劇評Ⅲ 從沉靜中生出動人力量
——評九歌兒童劇團《愛上白雪公主的小矮人》
謝鴻文

觀點劇評Ⅰ 難以逼視的貧賤場景
——評韓國Shim劇團《柔光照耀的房間裡》
龔偉傑

專題--社區劇場
專題特稿Ⅰ 台灣社區劇場的發展脈絡與核心價值
賴淑雅
專題特稿Ⅱ 蝸牛,不見得比鳥慢
鍾喬
專題特稿Ⅲ 社區劇場與女性賦權
孫華瑛
專題特稿Ⅳ 在劇場中看見自己與社會
賴淑雅
專題特稿Ⅴ 我所經驗的韓國民眾劇場
曾靖雯
專題特稿Ⅵ 付諸行動的力量
賴妍君
專題特稿Ⅶ 流動的覺察
曾令羚
環球劇場 多重文化共和國
林蔚昀

附錄Ⅰ   走入土地
      Wacdaw Sobaszek
附錄Ⅱ   寫在「另類劇場學校」之前

     Wacdaw Sobaszek
劇場事件 記第七屆華文戲劇節
于善祿
戲劇文件 書寫真實的五個困難(中)
藍劍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