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
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

作者: 趙沃天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8.00
市场价格: RM73.35
本店售价: RM65.2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了古天文曆法的沿革、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之間的淵源等,並對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一些重大典故和傳說,提出了新的重要詮釋。既有旁徵博引,又有別具一格的論述方法和結論,令人耳目一新。

本次增補的“論‘三正’之說”部分,涉及古代曆法的起源和演變,乃至夏商周三代的曆法,對讀者從總體上認識陰陽合曆的創建和演變過程、西周曆法在陰陽合曆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作者介紹

趙沃天
 
1942年出生于遼寧錦州正黃旗滿族世家,1965年大學畢業,長期從事科研工作。自2016年開始,曾任國際易學聯合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擅長以古天文曆法探索《周易》之奧秘。曾發表《論<周易>與古天文學之四象》《論“三五以變”》《綜論<周易>大衍之數》等作品。


目錄

再版序言
序 言
導 論

第一章 論大衍之數 1
一、歷代對大衍之數的詮釋概述 4
二、“大衍筮法”一章的基本架構 9
三、詮釋“大衍之數” 13
四、司馬遷論大衍之數 21
五、試論大衍秘術及其傳承 29
六、本章重要結論 36

第二章 古代推步曆法的誕生——西周曆法 39
一、大衍之數與古《周曆》的曆法原則 41
二、西周的朔日與頒朔制度 44
三、孔子論八卦用事十二月與置閏規則 51
四、推步古周曆 57
五、本章重要結論 63

第三章 文王演《周易》 65
一、從筮數易卦到大衍筮法 67
二、筮數與筮數易卦 71
三、以《說卦》解讀“筮數易卦” 74
四、文王演《周易》 77
五、五筮數的“一” 80
六、五行與筮數 82
七、“兩儀生四象”的本質 85
八、本章重要結論 87

第四章 從伏羲觀天法地到帝嚳序三辰 91
一、“大衍”是日月星辰創造萬物 95
二、論伏羲觀天法地 102
三、從觀天法地到帝嚳序三辰 105
四、曆法要素和二十八宿體系的形成 122
五、干支紀時 127
六、對於古代曆法發展階段的重新認識 130
七、本章重要結論 136

第五章 論“三正”之說 139
一、關於“朔日始見” 145
二、曆法建正的演變 150
三、虞夏曆法與夏禹受命 158
四、商湯受命改正朔 165
五、殷商曆法與朔日 170
六、文王受命改正朔 176
七、伶州鳩天象 179
八、西周的朔日施政制度 181
九、朝享、視朔與祭祀制度 184
十、補記 188
十一、本章重要結論 188

第六章 論五行起源 191
一、中國近現代學者對五行起源研究的概述 195
二、胡厚宣先生、楊樹達先生、沈建華先生對五行起源的研究 199
三、五行的本質是曆法概念 205
四、從古代社會發展探尋五行的起源 209
五、早期五行要素的命名 219
六、五方的確定與多種五行要素的命名 221
七、禹與地道五行 225
八、對“金”的再認識 229
九、本章重要結論 233

第七章 大衍之數非“五十有五” 235
一、“‘大衍之數五十’有闕文”說 237
二、陳恩林先生的“乾封詔書”說 241
三、宋人陸秉的“六虛之位”說 251
四、從《周易》筮法看大衍之數的“脫文” 253
五、鄭玄的“大衍之數五十有五”源自《乾鑿度》 256
六、從宗教文化看《周易》筮法 258
七、本章重要結論 260

後記 對文明起源的認識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