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4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藝術批評入門:歷史、策略與聲音
藝術批評入門:歷史、策略與聲音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藝術批評入門:歷史、策略與聲音

作者: (美)克爾·休斯頓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3-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708.00
市场价格: RM127.28
本店售价: RM113.2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梳理了從批評流派緣起到2000年以來藝術批評演變的歷史,為讀者提供了清晰的藝術批評領域的發展脈絡;接下來分別探討了一系列與描述、解釋和判斷這三個主要批評活動相關的具體問題;最後詳細論述了構成批評話語的各種力量和抉擇;書中插入的附頁則用一定筆墨全面介紹了相關思想,並提及了很多論爭和趨勢,正是這些論爭和趨勢的共同作用,才使得藝術批評成為如此令人激動而又富於變化的體裁。
 
本書為《當代學術棱鏡譯叢·視覺文化與藝術史系列》中的一本。

《當代學術棱鏡譯叢》自2000年以來,已譯介百餘部域外學術佳作。複合光通過“棱鏡”便分解成光譜,叢書以“棱鏡”為名,意在通過所選篇什,折射出國外知識界的歷史面貌和當代進展。叢書下設25個子系列,涉及哲學、社會學、文學理論、藝術理論、媒介研究等諸領域,囊括了眾多域外著名學者的代表作、新作,如讓·鮑德裡亞的《消費社會》、居伊·德波的《景觀社會》、海登·懷特的《敘事的虛構性》、C. 賴特·米爾斯的《白領》、邁耶·夏皮羅的《繪畫中的世界觀》等,旨在通過譯介實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標。


作者介紹

克爾·休斯頓  馬裡蘭藝術學院藝術史、藝術理論與批評教授,教授藝術史、古代藝術等課程。
 
譯者

張燕楠   東北大學藝術學院教師。


目錄

001/前言
001/導言
001/什麼是藝術批評?
004/尋找標準之特徵
006/藝術批評及相關活動的區別與重疊
010/藝術批評在更大的批評領域中的地位
014/藝術批評何用之有?
018/批評的影響與合法性
021/批評家與責任
025/誰是藝術批評家?
029/小結

032/第一章 藝術批評的歷史
032/一種文體的誕生
035/早期藝術批評之聲
041/狄德羅與審查制度的幽靈
042/18世紀後期的英國藝術批評
044/政治性抨擊
046/浪漫主義與新古典主義
049/英國藝術批評:哈茲利特和拉斯金
054/法國現代主義的發展
061/形式主義批評的興起
065/20世紀早期的巴黎
068/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歐洲批評
070/美國批評的崛起
077/抽象表現主義與哈羅德·羅森伯格
081/《藝術新聞》和詩人批評家
084/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和形式主義的回歸
087/20世紀60年代的形式主義和《藝術論壇》
090/形式主義的新興替代
093/重返政治
096/早期女性主義批評
099/新馬克思主義和《十月》
103/20世紀80年代與文化戰爭
107/節日主義、全球主義和制度批評
111/2000年以來的藝術批評
116/小結

118/第二章 描述與情境
118/有關描述的一般性問題
118/描述的行為及其目的
120/描述的策略
123/內部和外部證據
126/內部證據:中介要素與形式要素
131/內部證據:主題與內容
134/外部證據:標題、價格、材料和意圖
140/外部證據:藝術家的經歷、類別和歷史背景
143/外部證據:物理環境與群體反應
146/外部證據:個體的反應
148/描述的複雜性
148/喚起式的描述
151/用語言表達視覺的困難
154/解釋性描述
156/描述不當的代價
157/小結

161/第三章 解釋與分析
161/涉及解釋的一般問題
161/描述和解釋的聯繫與區別
165/作為檢索與修正的批評
167/判斷性解釋
169/對於解釋的反對與支持
171/解釋與意圖
175/解釋的內部與外部證據
175/圖像解釋
177/形式分析
178/現象學解釋
180/外部證據的地位
181/傳記式解讀
184/歷史性解讀:時代精神
186/歷史性解讀:文化語境
189/批判理論與系統闡釋
190/精神分析解讀
194/女性主義解讀
198/馬克思主義解讀
203/結構主義和符號學解讀
206/後結構主義解讀
209/小結

215/第四章 判斷與評價
215/判斷在批評中的地位
216/不斷轉變的判斷認知
219/休謨和康德的貢獻
222/對康德的挑戰和修正
226/對普遍標準和個人標準的一些論述
229/普遍標準的早期例證
232/19世紀批評標準的變化
235/獨創性和表現力成為普遍的標準
237/20世紀初期的標準
241/標準使用中的最新變化
245/判斷的形式與相關問題
246/肯定性判斷
249/否定性判斷
257/判斷的複雜性
262/小結

265/第五章 個人批評文體:語氣和風格
265/影響批評的外部因素
266/最後期限
268/字數和篇幅限制
269/語境因素
272/受眾因素
275/體制化的意識形態
278/語氣、風格及相關外部因素
281/語氣的生成:詞語選擇
284/語氣的形成:人稱
289/語氣的形成:標點符號
290/語氣的形成:時態
291/語氣的形成:句法和句子結構
293/語氣的形成:其他策略
295/語氣之爭
295/藝術批評的語氣是否應與主題相吻合?
297/藝術批評應該有多清晰?
300/小結
304/結語
307/選段
307/德尼·狄德羅:《1765年至1767年沙龍彙編》選段
327/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1846年沙龍》選段
344/約翰·拉斯金:《結論:現代藝術與現代批評》(1843)
353/紀堯姆·阿波利奈爾:關於畢加索的兩篇文章(1905)
357 /羅亞爾·科蒂索斯:《後印象派幻覺》(1913)
361/哈羅德·羅森伯格:《美國行動派畫家》(1952)
370/列奧·施坦伯格:《每月回顧》(1956)
376/希爾頓·克雷默:《美國繪畫批評家》(1959)
384/克萊門特·格林伯格:《現代主義繪畫》(1960)
392/邁克爾·弗雷德:《藝術與物性》(1967)
410/露西·利帕德:《女性藝術家運動——下一步怎麼辦?》(1975)
414/《十月》編輯部:《關於〈十月〉》(1976)
417/蘇西·加布裡克:《超越矩形,跳出框架》(1995)
427/詹姆斯·埃爾金斯:《藝術批評怎麼了?》節選(2003)
440/術語表
472/參考文獻
501/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