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1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建筑 > 讓空間留白:參與式建築設計
讓空間留白:參與式建築設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讓空間留白:參與式建築設計

作者: 王建明,梁皓晴,陸明敏
出版社: P.PLUS LIMITED
出版日期: 2024-03-1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70.00
市场价格: RM101.92
本店售价: RM90.71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今時今日,很多設計還是由設計師主導,人們以為一切都是設計師創作的物件,那就是設計。

  其實設計不只關於一個物件,甚至是一間房屋,它們最終都有使用者,也就是用家。但是用家是否有參與設計的權利呢?

  參與式設計正是由用家主導,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及喜好與設計師分享,雙方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構思設計的概念,一起製作,再一起享受成果。這種由下而上的設計參與模式,讓不同背景的人也可以參與設計過程,包括本書提及的長者及青少年,透過設計,他們得以發揮創意及想像。設計師亦在過程中更深刻地了解到長者及年輕人的需要,讓設計更到位;更重要的是,設計成為了設計師與他們的溝通工具。原來設計是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

  本書以「留白」為主題,通過不同個案與讀者互動,希望大家在書中空白處動筆思考、發表,從而感受設計、體驗設計,走進設計的魔力中。

 


作者介紹

策劃及作者簡介

王建明(Robert)


  IDEA 基金會(IDEA Foundation)及人人設計工作室(IDEA Design Hub CIC)社會企業創辦人、PremedGo Healthcare Technologies聯合創辦人;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會員、香港註冊建築師。曾獲二○一五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二○一七年香港紅十字會人道年獎、新加坡第七屆泛亞太平洋老年照顧創意大獎Young Architect of the Year。前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助理總幹事,負責設計及營運長者院舍、社會企業等項目,推廣用家參與設計以提升生活質素。於英國劍橋大學Judge Business School、英國倫敦大學學院The Bartlet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及香港中文大學修讀社會企業、工商管理行政、城市發展規劃及建築學。在柬埔寨、尼泊爾、印度籌劃建校項目,推動社區發展及積極參予義務工作。在設計方面,王建明的作品曾在國際及香港建築設計比賽中獲獎;他推廣的參與式設計項目獲邀在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人居署、世界衛生組織、亞洲開發銀行及國際建築師協會的會議上演講介紹。

梁皓晴(Rosalia)

  法國建築師,社區營造者。畢業於法國國立高等建築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chitecture Paris-Malaquais及香港大學建築系。現為香港大學建築系講師,並曾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建築系擔任導師。自2018 年起為香港大學建築系碩士課程“Research on Participatory Design in Architecture” 的導師。她的教學及研究主要探討參與式設計在建築設計領域的方法和應用。近年致力和香港不同慈善機構合作社區項目,帶領學生走入社區,加強學術、專業和公眾之間的合作和互動。

陸明敏(Liza)

  文字工作者、攝影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系,曾任職藝術雜誌編輯和副刊記者,著有《Art Toy Story》(上下)、《囉囉唆唆——又一山人 六十年 想過 寫過 聽過 說過的》(合著)、《物事:97項影響李永銓的……》等。相信想像可以改變社會,藝術會帶來革命。

 


目錄

序    設計和人的價值 王建明
01/理論建築與公民參與的理念及理論——讓公眾參與改變生活環境
參與式設計——關於了解和溝通
02/專業思考從政策桎梏打開缺口 吳永順:「還港於民」的實踐式參與實驗
思想裏激盪:留白是如何產生的? 與劉鳳霞博士對談
從玩開始 從小做起 陳翠兒:讓參與成為改變世界的第一步
03/項目介紹老友記.設計師 爆發小宇宙 老幼共融公園座椅
五大因素促成項目 讓長者走進社區
訪 九十歲的新晉設計師 「能參與當然好開心」
    
印度流浪街童學校 將創意融入傳統大改造
訪 孜孜不倦 授人以漁 印度社工改善婦女兒童困境
訪 印度科學家任義工服務街童 「先讓孩子願意上學!」
    
尼泊爾村民親建防震未來之村 在危難中重拾希望
要賦權 首要學懂聆聽和耐性
訪 讓建築回歸生產 「自己的房子自己蓋」
訪 在年輕人心中留下好種子 從教育實踐中探索人生價值
訪 別被困難局限 從義工經歷突破自我
十年磨一劍 始於柬埔寨建校項目的IDEA實踐
主題式設計 校園變身大型探險樂園
打破傳統校舍想像 圓形廣場設計增凝聚力
訪 以鄉村為本的幼兒教育 柬埔寨兒童機構創辦人的深耕細作
訪 傳承服務社會信念 校長率學生建校體會協商精神
訪 銘記於心的服務學習體驗 讓青年定下探索建築志向
訪 將服務團納入課程 建築系主任冀學生領悟建築真諦
訪 擺脫性別枷鎖追逐建築夢 柬埔寨空姐與孩子一起重拾自信
    
社區百繪集 以公眾的想像建構城巿
訪 可持續的參與模式 社區藝術空間埋下改變的種子
    
協青社蒲吧板場大改造 引領青少年走向新生活
平衡資源與真正需要 設計團隊經驗總結
從參與中貢獻所長 讓社會資本增值
訪 從踩滑板到開網店 「沒有滑板就沒有今天的我」
訪 開設滑板學院留住人才 教練冀推廣運動完善產業鏈
    
人人+參與+玩樂=藝術 小小積木擴闊孩子想像空間
04/結語    眾    眾人心聲
結    結語 參與式設計的未來
    
鳴謝機構
活頁工作紙